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第一狠人_一袖乾坤【完结】(115)

  朱由榔声音十分柔和,让人听了如沐春风。

  王贺年听了十分激动。

  想不到日理万机的天子还挂念着他这个小人物。

  天子唠家常一样的和他在大殿里对话,一点也没有架子,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谢陛下挂念,臣一切安好。”

  王贺年感慨道:“只是臣觉得应该帮朝廷多做些事情,故而前来成都。”

  “哦?你想为朝廷做什么事?”

  朱由榔饶有兴致的问道。

  “朝廷需要臣做什么,臣便做什么。”

  王贺年给出一个很官方的答案。

  这当然不是朱由榔想要的。

  他清了清嗓子道:“在朕面前不需要拘谨,照实说就好。”

  呃……

  王贺年强自使自己镇静下来,过了片刻恭敬道:“草民想要助陛下推行新盐政。”

  原来是这样……

  朱由榔仔细想想确实有些道理。

  涉及到盐就是暴利,王贺年怎么可能不心动。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像王贺年这种人就是君子,朱由榔愿意用他做事。

  “你来说说看。”

  朱由榔轻声道。

  “陛下,在臣看来,朝廷新盐政的核心是以盐带商,以商带民。只有成都商业繁荣了,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定居。”

  王贺年早有腹稿,见天子发问当即答道。

  见他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朱由榔微微颔首道:“不错,朕就是这个意思。如今蜀中人丁不旺,迁移人口势在必行。但现在四川的情况你也知道。成都的情况更糟。朕也是没有办法,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刺激百姓们来。”

  朱由榔侃侃而谈道:“有了商人一切就都流动起来了。有了基础,有了生活必须的东西百姓们自然就愿意来了。”

  “陛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不已!”

  王贺年拍马屁道。

  “好话就不必说了。朕且问你,若要你经营皇商你会怎么做?”

  ……

  ……

  第0095章 文安之面圣

  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夸夸其谈。

  王贺年讲了许多很实在的东西。

  朱由榔不是学经济出身,但听了后也觉得王贺年说的很有道理。

  在皇商这块他确实需要一个代言人,王贺年是个不错的选择。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殿之内许久的沉默令王贺年憋不住了,他鼓起勇气主动问道。

  “你说吧。”

  “陛下,臣自从加入锦衣卫之后还没有接到任务。虽然是暗卫,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作为……”

  从加入锦衣卫的那刻起,王贺年便觉得自己的人生发生了重要改变。

  可这么多天过去了,他并没有接到所谓的任务。

  “这个你不用操心,朕已经吩咐下去了,到了时间会有人主动联系你的。”

  朱由榔淡淡说道。

  呃……

  王贺年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心中直是感慨不已,陛下真是深不可测啊。

  “没有其他的事情就先退下吧,朕和文阁老还有些话要讲。”

  听天子如是说,王贺年立刻识趣的退出殿去。

  天子和内阁首辅的对话可不是他这个小人物能够旁听的。

  却说王贺年走后,文安之应召入宫。

  此次他是带着皇明日报的样报来的。

  作为皇明日报的总编纂官,文安之对报纸的所有内容负责。

  他既要保证报纸的内容能够体现朝廷收复失地光复天下的决心,也要摆出事实来。

  譬如前不久的昆明之战,重庆之战就值得大书特书。至于东虏的暴虐统治,倒行逆施,可以作为反面例子进行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两相对比下谁正谁邪就一目了然了。

  “给文阁老赐座。”

  朱由榔见到文安之手中拿着的报纸,就知道皇明日报的初稿已经做出来了。

  “谢陛下恩典。”

  文安之拱了拱手,端坐在了大殿中央的锦墩之上。

  韩淼看着文安之露出了羡慕不已的神情。在大明能得天子亲自称呼阁老的恐怕也只有文安之一人了。

  “文阁老手中拿的可是皇明日报。”

  “陛下英明,此为老臣刚刚编纂出来的样报,还请陛下过目。”

  皇明日报是朝廷的官报,是朝廷的喉舌,自然要代表朝廷的利益。

  作为皇明的掌舵人,朱由榔自然要保证报纸的内容符合朝廷的利益。

  韩淼从文安之手中接过报纸,恭敬的交到天子手中。

  朱由榔展开来看,一目扫去排版十分精美整洁。

  不愧是文安之编纂出来的东西,美观度是不需要质疑的。

  再细看内容。

  报纸的头版头条就是朝廷奇袭重庆,收复西南重镇。

  文章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可谓是鞭辟入里。

  最关键的是文章还从侧面写出了重庆百姓如何欢迎王师的,这彰显了皇明深得人心。

  也许大明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在和东虏作对比的时候,百姓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大明这一边。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深得朕意。”

  朱由榔夸赞道:“看文风,应该是文阁老的手笔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热血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