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明第一狠人_一袖乾坤【完结】(437)

  其以戚继光训练戚家军的方式为模板,辅以天子的一些想法,最终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模式。

  鸳鸯阵便是一套十分好用的阵型。

  其本来是为了对付沿海倭寇而设计,几经改良在北方也同样好用。

  当然鸳鸯阵最好的使用地方还是南方。

  大概是因为南方的潮湿环境不利于火器的发挥,而冷兵器的相互配合可以使得战斗力发挥到最大。

  而北方车阵以及火器的大量使用可以弱化冷兵器下的阵型作用。

  但在这种巷战中还是直接上刀子比较直接。

  只不过清军只是简单的刀盾手,而明军有各式各样的兵器相互配合。

  朱由榔把戚家军中一些太过繁杂不适应战场变化的兵器摘除,而保留了藤牌、长矛、刀盾等基本兵器。

  长短、攻防皆备,可以说是冷兵器巷战最合理的模式了。

  那些绿营兵气势汹汹的杀过来,却发现他们还没近的了明军的身,就被长矛捅出了数个血窟窿。

  “啊!”

  棉甲根本无法抵御长矛的威力。

  一寸长,一寸强。

  在这一刻,长矛的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

  被戳中清兵们惨叫连连,个个捂着肚子在地上打起滚来。

  血水顺着他们的手缝流出来,将地面染成了鲜红色。

  一时间后排的清兵们都被骇住了,个个止步不前。

  “不要怕,明贼就是纸老虎,跟他们拼了!”

  “现在怂了肯定得死,现在拼一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在军官的鼓舞下士兵们复又生出勇气来,奋力朝虎贲军冲去。

  “刺!”

  赵旭毫不犹豫的继续念着口令。

  在日常训练中虎贲军的士兵们已经不知道训练了多少刺,这些清兵主动送上门来,他们扎他们就像扎稻草人一般简单。

  “去死吧,清狗!”

  “二鞑子比鞑子还该死!”

  “为虎作伥的狗东西,祖上定因你蒙羞!”

  虎贲军士兵们一边刺一边骂,却是十分过瘾。

  “杀鞑子啊!”

  刘虎子是赵旭一手培养起来的新兵。

  虽然从军入伍时间不过半年左右,但刘虎子成长很快,几乎与老兵没有什么区别。

  他一矛刺中一名和他年岁相仿的清兵,随即狠狠一脚将其踹飞。

  这个时候侧翼的几名清兵绕了过来,刘虎子的侧翼便暴露了出来。

  “老五帮我补位!”

  刘虎子厉声喊道。

  “没问题!”

  贺老五年长刘虎子几岁,从军也比刘虎子早。

  他的经验极为丰富,举起藤牌狠狠的朝外顶去。

  虎贲军配备的藤牌远比一般的盾牌要大,几乎齐人高。

  贺老五又是力大无穷,这一盾下去冲来的几名清兵便被弹飞了出去。

  “哈哈,就这个怂样子也敢来太岁头上动土。”

  “狗贼去死吧!”

  刘虎子侧翼没有危险,更是放开了手脚狠狠的刺向面前的清兵。

  虎贲军在袍泽相互掩护这一点上很好的继承了戚家军的优点,将相互补位做到了极致。

  也正是因此,虎贲军在和敌军交手时总能赚到战损。

  清兵们涌入明军阵中后就像混入大海的泥沙瞬间就被冲散了。

  妈呀这些明军也太能打了吧?

  清兵们现在想要逃走也不可能了,只能死战到底。

  只是他们被分割的很开,只能各自为战战斗力很是一般。

  在近距离搏杀中刀盾手的作用便体现了出来。

  相较于清军的刀盾手,虎贲军的将士们动作更加干脆利落。

  手起刀落毫不拖泥带水。

  一刀挥下便是飞起一颗好大的头颅。

  “狗贼受死吧!”

  “清狗不得好死!”

  而清军不仅是在动作频率还是力度上都似乎差了虎贲军一筹。

  别看就是这一截差距,却被无限放大。

  加之明军阵型更为合理,往往能够形成局部以多打少的优势。

  清兵们就像挥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出。别提有多难受了。

  “噗!”

  赵武一刀砍在了一名清兵的脖子上,却一刀没有砍断。

  鲜血从伤口喷涌而出,就像是喷泉一般。

  那清兵被放了血没过多久便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身子抽搐了片刻就没了动静。

  另一名清兵则是被一刀刺中小腹,痛的他龇牙咧嘴惨叫连连。

  虎贲军士兵自然也有伤亡,但比例却远比清军低。

  充足的训练和完备的防护在这一刻终于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杀虏报国”的震天喊声中虎贲军士兵们越战越勇,清兵们却像泄了气的羊皮筏子一样越来越软。

  敌愈弱,我愈强。

  这种优势会无限扩大。

  虽然不是一蹴而就,但也是逐渐积累的。

  清兵们渐渐被杀破了胆。

  他们尝试着抱成一团取暖,至少不会这么快的被击溃。

  “振作起来,不能泄气!明贼没什么可怕的,跟他们干到底!”

  一名清将想要振作一下士气,可下一刻就被一支流矢射瞎了眼睛。

  ……

  ……

  第0360章 洪承畴要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热血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