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魏文魁_赤军【完结】(775)

  是勋对于江东形势一向是很关注的,陈登常有信来,或者主动陈述自己所探查到的情报,或者回应是勋的问题。不过即便如此,普通人也很难洞察到以吴郡四姓为首的江东大族对孙氏政权的反感,更难一语道破陆议心中所想。只有是勋,他读过那么多后世研讨东吴政治形态的论文呢,对于原本历史上你陆伯言将来表面风光无限其实满把辛酸泪的结局,也都一清二楚。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哪有瞧不明白的道理?

  陆议倒是没料到这位是使君果然如同传闻中一般善于洞察人心、剖析大势,自己还没开口,他就点明了主题,心中又是感佩,又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来路上也设想过各种可能遇见的情况,要怎么曲折而陈,或者直言不讳,才能让是使君相信自己的诚意呢?才不会被他当作是江东方面的试探,甚至是反间之计呢?这回可省了大事儿喽。

  既然话已经挑明了,就见陆议把腰一挺,开始与此前完全不同地急逞口舌,侃侃而谈:“孙氏窃据江东,自外王化,若不能及早去之,恐异日有吴楚之祸也。前朝廷专事于北,致其坐大,蹂躏地方;今丞相既南征荆襄,若能底定,即可溯江而上,以收吴会。吾等不才,愿为先导……”

  可是他话才说到一半,却见是勋微微摆了摆手——陆议想说些什么,是勋早就心知肚明啊,这就跟历史上的张松献地图毫无差别,没营养的话多听做甚?是勋问道:“卿且再为我言孙权何如人也?”刚才你站在孙氏属吏的立场上,把孙权夸得一朵花儿似的,那么现在你站在吴郡大姓的立场上,再跟我谈谈孙权吧。

  陆议一愕,随即坦然答道:“雅量宽宏,任才尚计,实当世之雄才……”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只是最后加上一句:“若朝廷放之于外,狼也,收之于内,犬耳。”孙权确实是个人物,我刚才夸他也并非违心之言,但这人终究年纪轻,还缺乏足够的斗志,只要能够把他召还或者俘还朝中,他就蹦跶不起来啦,只不过一条丧家狗而已。

  是勋闻言,微微点头。孙权跟刘备、孙策不能比,或者更准确点儿来说,这会儿还不能比。在原本的历史上,赤壁之前,张昭等人皆主降顺,孙权也曾经动摇过——要摆在刘备身上,那怎么可能啊——若非鲁肃、周瑜苦苦相劝,他说不定就真降了曹操了。

  而且自己挖东吴的墙角确实有点儿狠,太史慈就不用提了,此外还得了鲁肃、诸葛瑾。要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孙权继位后疏远秦松、陈端,同时对张昭、周瑜也一定程度上心存疑忌,急不可耐地就开始收拢自家亲信,其中最主要两个外来户便是鲁肃和诸葛瑾,结果都让自己给提前抢了出来。尤其是鲁子敬,缺了他这个坚定的主战派,孙权还有与曹操对抗的足够信心吗?

  所以是勋忍不住就询问陆议,说王师南下荆州的消息传到江东,你们是怎么商议的哪?四处派人来拉关系,究竟是谁的主意?

  陆议答道:“张子布、张子纲、秦文表、陈子正等,皆谓曹丞相代天征伐,军又勇锐,其势不可当也,当速遣质,以示无他。唯周公瑾云长江天堑难渡,兼之北兵不服南水,或可战而胜之,程德谋、黄公覆等并不愿降。孙权犹豫,颇欲遣质,周公瑾乃云可遣使四方,以阻王师挟胜而进,若不能时,再遣质不迟……”

  是勋听了这话,忍不住就一皱眉头:“据卿所言,四方遣使乃周瑜之谋?!”

  陆议点一点头,但随即他也想到了什么似的,猛然瞪大了双眼。是勋不禁冷笑道:“此真好计也——可请陈子正前来商议。”

  陈端还没有睡下——他还等着陆议跟是勋交涉完毕以后,回来向自己汇报工作呢——所以一请就到。是勋把刚才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适才据伯言所言,四方遣使,以阻王师东征者,乃周瑜之谋耶?”

  陈端点点头,脸上瞧不出一点儿表情来。是勋心说不会吧,这你都想不明白?你枉为孙策的谋主啊——“卿等北上之际,或权已遣瑜兵犯王师矣!”孙权肯定已经被周瑜说动,打算跟朝廷对抗到底啦,你们这些投降派全都让周公瑾给耍啦!

  你说怎么会这么巧,孙权派出来四处游说之人——张昭、张纮、秦松、陈端——全都是主张归降朝廷的,而且皆为孙策留下的腹心之臣。其实道理很简单,周瑜故意献计,把这些人全都给暂时轰将出去,然后他就方便单独向孙权施加影响力啦。孙权本来就不大乐意投降,只是害怕打不过曹操,要是被周瑜这知兵之人一煽动,那还不当场暴起,点兵迎敌?

  你们这些货还敢自称智谋之士?就这么被周瑜给耍得团团转?!

  却见陈端微微苦笑,缓缓说道:“彼等自有定策,吾等尚有何计?若朝廷不往征者,江东亦可保全也。”

  看起来陈子正也早就看破了周瑜的算计,问题他毫无对策可应。要说张昭、陈端这些人的立场非常尴尬,一方面他们是孙权的臣子,必须为孙家考虑,另方面又是中原士人,对于汉朝仍然抱有相当大的忠诚心,如今这两个效忠的目标产生了激烈冲突,势难两全,他们所能做的,也只有尽全力去加以弥合,阻止战争的爆发啦。

  这些人跟陆议等吴中大姓不同,并不希望看到孙氏政权覆灭,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劝孙权向朝廷遣送质子,而朝廷则允许孙家久镇江东。原本汉室倾颓,这是一个瞧着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这些人还因自己为朝廷保住了东南一方净土而沾沾自喜呢。可是谁想到曹操突然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臣服于汉朝很可能同时代表着臣服于曹操,这是谁都不乐意见到的局面——我可以当大公司的董事,但绝不肯当分公司的董事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