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人:民主历程_[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完结】(196)

  杜威和他的夫人在芝加哥大学设立了一个实验学校,用以说明上述论点的意义。这个学校把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放在“纪律”上,放在“做”上而不是放在“学”上。学生不是去背书而是去仔细观察岩石和昆虫,去用锤子和锯子制作东西,去和人谈话、讨论和会谈。“任何忙碌的车间都会有点乱的现象;没有安静;人们并不保持某种固定的体姿;他们并非袖手不动,他们手里也不只是那么拿着书本……当我们抱着这种观点时,我们对校规的整个概念都改变了。”旧的纪律概念消失了,杜威同时还将旧的教学内容甚至全部课程也改变了。所有科目都融合到行动的共性中去了。

  顺便说一下,由于杜威将“活动”理想化,因而把哲学中许多旧界限抹杀了。哲学家对各种存在物进行等级分类时把具体的个别事实或经验放在底层,把抽象的东西安排在荣誉位上,然后概括出绝对事物来。可是在杜威的新世界中却没有这种等级层次。

  杜威的包罗万象的宏伟目标是“成长”一一每个公民的成长和社会的成长。这就成了新教育的难以捉摸的目标。“成长”是这一新宗教的核心,一个巨大的奥秘,一种得救的希望。

  人人都知道“成长”意味着什么,但谁也不知道它的极限在哪里。知识可以获得,学问可以占有,但“成长”却是个过程。杜威解释说:如果我们倒退几个世纪,我们会发现实际存在着垄断学问的情况。占有学问这个词说得恰到好处。学问是有阶级性的。这是社会状况必然产生的结果。当时还不存在大众可以接触到知识财富的任何手段。这些财富以手稿形式储存并隐藏起来,至多只有一小部分至今尚存,要处理它需要进行长期而又费力的准备才能办到。有学问的高层大师们卫护着真理的宝库,他们在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从宝库中取出少许施舍给大众,这是当时社会状况必然的表现。但由于工业革命的直接后果……这种情况已经改变。印刷术发明了,而且已将它商业化。书籍、杂志、报纸大量印行,并且价格低廉。由于有了蒸汽机车和电报,迅速、频繁和低廉的邮电交流已经出现。旅行也很容易,这就大大方便了行动自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思想交流。其结果是一场知识领域的革命。学问得以流通……因此明确划分的知识阶层根本不可能存在。硬要划分就是不合乎时代。知识不再是静止不动的固体;它已经液化了。它正在社会本身的各条川流里活跃地游动着。

  杜威还可能进一步发挥。知识不仅是液化了,它甚至还变得稀薄而散入大气之中,既不可能加以限制也不可能有明确的界定。

  当杜威把“成长”当作神圣目的,把“活动”当作神圣手段时,教育不仅现代化了而且也彻底美国化了。知识可以成为一种心灵的电影,只是在运动中才显其意义。既然青年期是成长幅度最大的时期,美国人不可避免地要把青年期理想化,认为是最活跃的认识时期。新教育遗留给现代美国的问题,很象把其它许多生活领域的变化和扩展予以理想化所带来的问题。“成长”是为了什么?“活动”朝向什么目的?杜威注意到:“反对的意见认为,成长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方向:譬如说,一个人干上了盗窃这一行,就可能朝那个方向成长,通过实践可以成为一个精于此道的强盗。于是人们就说先讲‘成长’不行,还必须具体指明成长的方向和成长所要达到的目的。”杜威对此的回答是:这里存在着考验和目的,那就是:要继续成长下去。一个强盗的成长不是应有的成长,因为他的成长并不促进他的“全面成长”。杜威的弟子们想限定新教育(他们把新教育武断他说成是“循序渐迸的教育”),对此,杜威深表不满。“作为教育的成长和作为成长的教育”意味着,一个人只有在成长中才能看出他如何成长及朝什么方向成长。“学习是成长的一种方法……教育的过程不在于取得一套工具,它是一个学习人类成长的方法和手段的过程,而这些方法和手段永远不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必须不断地发展的。”他对于把方法和手段转化成一一毋宁说是逆转成——固定的、本身独立的东西深感震惊。

  由于新教育盛行,美国人对教育的意义日益感到迷惑。而这种迷惑本身又易于促使美国人给教育倾注一种宗教气息。因为美国人始终把握不定教育究竟指什么,正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就更加相信不仅应当也有可能给每个人以教育。在一个民主国家里,不是人人部有成长的权利吗?难道人们不应当从自己的社会中取得一切成长的手段吗?

  使这种新教育的信念得以体现并广泛传播的是一种美国新体制,而这种新体制就是美国的中学。一八九○年以后中学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上文谈到,一八九○年时,全国十四至十七岁年龄组的少年进中学的还不到百分之七;可是到了一九二○年,这一比例已达三分之一:到一九五○年,又增至四分之三;以后逐年都有上升,到一九七○年时已接近百分之九十了。教育这种美国新宗教正在全面普及中,中学成了每个公民顶礼膜拜的地方。在美国历史的早期,公立学校也曾经是外来移民孩子学习讲美国语言的地方,是一个进行“美国化”的地方。而美国公立学校的宗旨和教学内容虽然深刻表达了国家历史的主流,但却并非崭新的事物。霍勒斯·曼恩在他著名的《马萨诸塞教育局的报告》(一八四七年、中宣称,美国的教育应是“使人们处境平等化的大型均衡器,是社会机器的平衡轮”;他心目中的“智育”应是除贫致富的手段。曼恩认为,一度为少数特权者据有的这种宝贵的古老商品,现在应当分给所有的人。美国的公立学校虽然按照新的社区模式组建,但仍教授旧世界的课程。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