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梅列茨科夫元帅战争回忆录_[苏联]基·阿·梅列茨科夫【完结】(142)

  方面军主力在困难的山林地条件下攻占了筑垒地域的三个中心,即虎头、绥芬河和东宁,两天战斗中在各别方向前进约七十五公里。红旗第1 集团军和第5 集团军粉碎敌人顽抗,顺利向牡丹江进攻。在此击溃敌军重兵集团后,红旗第1 集团军向哈尔滨挺进,而第5 集团军则向吉林猛进。第25集团军粉碎了日军几个师,沿汪清方向和沿朝鲜东海岸前进。

  第35集团军的行动是在稍微不同的条件下开始的。这里,在军队转入进攻前,对敌支撑点先进行了猛烈的炮兵急袭射击。尔后,集团军主力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通过大片沼泽地,粉碎了敌人的抵抗,至日终前到达敌坚固抵抗枢纽部虎头的后方。经最初六天的进攻,方面军所属军队突破了所有边境筑垒地域,通过了难于通行的山岳原始森林地,向满洲腹地推进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公里。

  日军指挥部希望我军主力被拖在边境地带,一蹶不振,但落空了。敌军不但未能迟滞苏军的进攻,反而被强大的正面和翼侧突击所分割,而在头几昼夜战斗中就失去了指挥和通信联络,改而采取以其后卫、敢死队和别动队进行绝望的抵抗。

  由于进攻神速,我军还在关东军总部没有能够利用交通线撤退和在纵深内预有准备的各地区组织防御,就把敌方所有交通线都切断了,苏军行动之快,出乎日军指挥部意料之外。但是如果认为日本人一心想退而无意负隅顽抗,那就错了。恰恰相反,我每天接到报告,都说他们拚死作战,没有哪一个筑垒要点,哪一个高地不是经过战斗才交出的。例如有这么一件事:在第25集团军攻打的东宁筑垒地域,日本军官看到进一步抵抗徒劳无益,就命令自己士兵去投降。可是士兵拒不执行命令,反而开枪把军官们打死了。日军指挥部在许多守备队中派去神职人员和当地教师,给士兵讲明继续抵抗毫无意义。但是士兵们多年受的是武士道教育,连神职人员的话也不听了,继续顽抗。

  日军主要集团在牡丹江附近作战。敌人在此处损兵四万人左右。我得知红旗第1集团军的战士们已突破了牡丹江地区敌人防御后,即乘车去看,只见开始是一道蜿蜒五公里的最前防御地带,是为迟滞我军前卫而构筑的。没走多远,我们就到了主要防御地带,内有一些钢筋混凝土永备火力点,我当时还算了一下这一地带的纵深,计有四公里。继续走了整整十五公里,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道新的三公里纵深的防御地带。再走出十五公里,又发现一道纵深大小相同的防御地带。各抵抗枢纽部看样子异常坚固。我们细看其中一个枢纽部,就算出有十七个炮兵永备火力点,五个炮兵和机枪火力点,五十多个机枪巢,以及大量各种野战工事。

  现在翻阅我的日记本,这个抵抗枢纽部的情景唤起我对五年前一段往事的回忆:曼纳林防线又浮现在眼前。不过这已不是那些落上芬兰白雪的灰暗色的被炸得裸露钢筋的钢筋混凝土工事,而是在茂密的绿色灌木林映衬下的黑压压一片日军坚固工事上坡度很缓的梯形顶盖。

  有些筑垒地域抵抗很久。我们到了哈尔滨和奉天(今沈阳)附近,可是在我们的后方,还有个别已被四面合围的抵抗枢纽部的日本兵进行着毫无指望的混战。稍后,他们转而采取破坏行动,分成小股偷越战线。我发现,凡是近处还有日军大兵团作战的地方,别动队活动就最频繁。而如果该地区敌军被肃清,别动队觉得自己已经孤立,其气焰就一落千丈。抽象他说,不管人们属于哪个民族。集体行动对他们总是有益的。当你感觉到有别人支援,自然会使你提起精神,因此日本兵在这里的行为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日本武士所吹嘘的“日出之国”的士兵的所谓“特殊性格”也是白说。我们确信,问题绝不在于民族特点,而在于日本兵被愚弄到了何种地步。审俘表明,文化程度高、有相当学问的日本人更能用批判的态度来评价本国统治集团的政策,就不像文化低、落后和深受压制的人那么狂热。我想,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各资本主义国家军人所共有的某些规律。

  在这方面,我要说,日本人退却时在许多地方最初广泛地使用了敢死队,这些队员是注定去送死的士兵。且看他们是怎样对付我军坦克的。在磨刀石车站附近的战斗中,我们算出约有二百名敢死队员,他们身上缠着炸药包和手榴弹,在密集的高梁地里匍匐前进,一跃而起,扑向我军坦克下面。当然,这些“活地雷”也够危险的。不过,我军对敌人的这种战术早有准备,很快使这些队伍停止了行动。在另外场合,敢死队员先把我军部队放过去,随即从背后射击。真没料到,日军指挥部想用这种办法使我们遭受损失。更确切地说,他们指望破坏苏军的坚韧精神和进攻锐气。至于日本军官,他们却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清醒得多。比如说,我们几乎没有碰见剖腹自杀的事。

  方面军航空兵(空军上将索科洛夫指挥的空军第9 集团军)在几乎没有敌方航空兵抵抗的有利条件下遂行了战斗任务。这就使我军全部空军都能用来保障陆军行动:无论轰炸机、强击机还是歼击机,都直接给步兵和坦克开辟通路,对地面目标实施突击。军事运输航空兵也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远距离给军队运送油料和弹药。伞兵的使用是很成功的。其他方面军也运用了伞兵。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