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特工王戴笠_杨者圣【完结】(13)

  上海采办礼品事件不久,戴笠一次充伙食采买时,故伎重演,贪污了3 元多伙食费。这件事,戴笠自认为做得干净利落,滴水不漏。谁知骑兵们对戴笠早有怀疑,加之有上海的教训,心中愤懑未平,对戴步步存警惕之心。

  这次把戴笠所购实物和帐目一查,发现他果然贪污菜饷,中饱私囊,事情传开,骑兵们顿时怒不可遏,群情激愤,提出要对戴笠进行公审严惩。戴笠一见势头不对,情知上次因沈振亚、陈继承保护才侥幸过关,这次绝无幸免的道理,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连夜逃离苏州胥营,赶往南京,投奔时任蒋介石侍从副官的胡靖安。戴笠于胡面前谎称:因在清党中告发学生,结怨在身,现在有人借机报复,进行陷害,军校不能立足,请求保护等等。胡靖安当时负责情报工作,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向蒋禀报同意,收留在自己身边。自此,戴笠通向蒋介石的路程只差一步之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_3 密查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7 年夏,戴笠在胡靖安手下,没有任何军职,每天只是自动去搜集情报,以晚生身份向胡靖安递送。这段时间戴笠搜集的情报,因为不了解高层意图,也没有活动经费和职业情报特务的经验及眼光,情报来源面很窄,大都是凭自己过去打流的一段功底,搜集一些社会花边新闻之类。有时偶尔打听到一些较有价值的情报资料,经过胡靖安一转递,往往又成了胡靖安的功绩。戴笠此时人微言轻,寄于胡靖安篱下,当然不会去跟胡靖安争功。相反,他为了感激和报答胡靖安的收留,取得胡的信任,还经常跑到胡家,给胡抱孩子,做一些杂事,以取悦于胡。

  当时,同与胡靖安在蒋介石身边负责情报工作的另一个老牌特务蔡劲军,也是黄埔二期毕业生,胡是江西赣北靖安人,蔡是广东海南万宁人,两人都受到蒋的宠信,并以侍从参谋和副官的身份搜集情报,向蒋呈递。戴笠当时半途脱离黄埔军校,按定例应作为自动放弃军校学籍处理,经胡靖安疏通,学籍虽得以保留,但还没有取得六期毕业生的资格,因之每每见了蔡劲军、胡靖安,犹如见了顶头上司,毕恭毕敬,谨言慎语。蔡见戴态度谦卑有礼,工作勤奋,人亦机警敏捷,精明能干,也就常常给予关照。当然,蔡、胡也都从来没有防范戴有朝一日会爬到他们头上,成为他们的顶头上司。

  1927 年7 月,蒋介石在政治上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4 月12 日分共清共之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府,与汪精卫为代表的武汉政府形成宁汉对立的局面。7 月15 日,汪精卫也开始反共清共,主动提出宁汉合作,但蒋介石认为汪精卫是与他争夺国民党领袖地位的强敌,拒绝合作,引起国民党内各派政治力量的不满,使蒋氏处于被动地位。同时,在南京政府内部,蒋氏与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黄绍 ■的矛盾爆发。新桂系在平定广西和北伐诸役中屡建战功,后又帮助蒋氏发动四一二政变,建立了南京政府,自认为出力颇大,不肯对蒋称臣。蒋看到新桂系日渐坐大,已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曾密令第一军军长何应钦执行剿灭桂系的计划,何应钦认为当时蒋、桂力量已不相上下,无必胜把握,加之何应钦与白崇禧私交颇好,不愿立下杀手,执行此项计划,蒋何关系也日趋恶化。李宗仁、白崇禧得知蒋的计划后,遂加紧联合各方的反蒋势力,准备寻机对蒋发难。

  在这种复杂的政治形势之下,蒋决定加强情报工作,随时掌握新桂系及各方反蒋势力的动向以及嫡系部队各级部队长的忠诚情况。于7 月底,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密查组,派侍从副官胡靖安为组长,经胡向蒋推荐,戴笠、许忠五、成希超、东方白等为该组成员。该组任务除了调查异己分子的活动,以加强蒋氏对嫡系第一军及杂牌部队的控制外,还兼调查各级部队的军容风纪情况,以作掩护。这是蒋介石成立最早的一个准特务组织。

  密查组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提高,戴笠很快显示出他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他的情报不但来得多,而且来得快,视野开阔,质量较高。戴笠搜集得最多的还是各方面的反蒋言论和黄埔失业同学的牢骚。一般每隔两天,他就有一份材料报蒋。戴当时以密查组成员的身份难以直接见蒋,但他又不甘心每每假胡靖安之手转递,把自己辛辛苦苦搜集到较为重要的情报材料,为他人作嫁衣裳。于是,每逢搜集到较为重要的情报材料,戴总是千方百计直接交到蒋的手中,以期引起蒋的注意。为此,他常常守候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或中央军校官邸门口,当蒋的汽车减速到达时,戴先远远立正,敬一个军礼,然后快步上前,双手把材料递过去。蒋开始对戴的情报不甚重视,往往粗略地看过一遍,就丢过一边。原因就在于蒋是久历江湖之人,深知下属的心理。他认为戴笠这种人不经过常规传递手续,唐突地越级上送,无非是沽名钓誉之徒,企图一步登天罢了。虽然有这种心理活动支配,蒋每次坐车看到戴笠站在路边等候,照例吩咐停车,命令警卫人员接过戴笠的情报。戴笠也不问情报送上去有没有引起重视,每当搜集到稍有一点价值的情报,就用拦车的老办法送上去。久而久之,蒋介石觉得戴笠这种精神着实可嘉,并且他发现戴的情报大都出于第一手资料,比较真实,也就逐渐重视起来,开始注意到戴笠的情报才能。后来,蒋亲自下条子追认戴笠的黄埔军校六期正式毕业生资格,偶然也慰勉戴笠两句,让他多多搜集情报,以补耳目不足。在这段时间里,戴一人调查搜集的情报,比密查组其余所有成员搜集到的情报都要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