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布雷大传_王泰栋【完结】(51)

  三、判断国联之目的,始终在尽力削除日本上项计划之实行与成功,英、法皆同。外间各种怀疑,殊非事实。虽今后如何,不易预测;然至今日止,确系如此。但各国重要政策,因计划皆未完成,故此次决不对日作战。因此,国联不能采取任何有力制裁。现在国联努力已将用尽,但即使因日本武力政策之猛进,而国联陷于困境,亦决不致因此而倒。因国联乃欧战所产生之惟一国际团体,非世界大局破裂后,决不至于破坏也。

  四、判断美国态度,至今虽极力避免表示意见,但将来必要时,有运用“九国公约”,出面对日本作有力抵制之可能。现在其态度愈趋和平,劝中国让步等表示意思,皆为保留其将来活动之预备。

  五、判断此次对日交涉,中国在国际上,必得最后之胜利。此时一切政策,以团结民心,保持政府人民之信任为根本要图。对外策略,第一,中国无论如何,决不先对日本宣战。第二,须尽力维持各国对我之好感。第三,须尽力顾虑实际利害,但至万不得已时,虽在军事上为民意而牺牲亦所不。惟必须筹划取得真实之牺牲代价。故对锦州方面,如日军来攻,只有尽力抵抗,以树立今后政府在人民间之信仰,维系全国人心,俾中国不致因全国瓦解而亡;且必须如此,方能取得国际上较好之地位。对于天津事件,必须以力保省政府完全之地位,一以巩固人民对政府之信任,一以使各国知中国政府保持国权之决心。

  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官非宜解(2)

  六、判断此时仍须尽力表示中国政府完全信任国联之意思,并须设法显出时局益趋危急,由于国联不能完全尽责不肯采取有效制裁方法,以致日军愈无顾忌,国联权威愈加丧失。如此,第一,对于国内可减少人民责备政府之心理;第二,不致伤各国之感情;第三,将来运用“九国公约”,而对美国做工夫时,较易说话。因国联重要各国,即“九国公约”之签字国,若中国对国联方面不情到礼到,做尽工夫,将来改变方针时,不易得各国之同情。

  七、日本国内反陆军政策之力量并不薄弱,且部门甚多。惟此时均被军部举国一致之威力所屈服;但至军部政策用尽时,一切反陆军政策之势力,必将继起执政,中日间方纯正外交时期。就大体推测,反陆军政策之势力者,即与占领满蒙之政策,在主义上或利害上冲突之全部势力。第一,西园寺,牧野等元老一派。第二,海军由本、财部等一派。第三,金融家全部。第四,对中国中部南部贸易之一切商家。第五,与欧洲、美国贸易关系密切之一切商家属之。因陆军占领东三省政策,与上述各方之主张及利害完全相反,而日本国家在经济上亦有陷于破产之危险故也。但此时期之实现尚远,吾人须知将来对日本外交必有办法而不能此时即有办法。且人民对政府信任未坚,此时时机未熟,见人谈话,稍一不慎,即召误解,妨碍进行。不过预备工夫,不妨着手。只管一面于必要时从军事上尽力自卫,一面民间从实际上坚决反对,一面在此观察之下,作预备工夫。三者并不冲突也。

  报告书末段谓:“上述各节,为特种外交委员会自开始至今之一贯的观察判断,所已作之工夫,与现在正作之工作,均在此观察与判断之下进行。惟国策决定,中央自有权衡。主席与副司令为中央负责之军政领袖,应有决定。本报告二、三、五三款所陈各节,尤为急待决定,刻不容缓之根本策略所在。用特详细报告,敬请裁夺”。特种外交委员会所提七点方针,经蒋介石采纳实施。

  陈布雷回忆说:“特种外交委员会每日七时必集会。外交部部长、次长均列席,报告消息及使领馆情报,当场决定应付办法,由外交部执行之。有时起草文件,戴主委常以属余,故每日上午必十一二时会毕,乃得至教育部办公一小时,而午后则均在中央党部,即晚间亦往往在中央宣传部办事,常至十一时后始归寓。学生团体来京请愿出兵宣战者不绝,大队集合于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提出种种要求,常有不逞之徒,从中煽动,故意与政府以难堪。唯蒋主席始终保持中和严正之态度,对青年学生绝不取压迫之办法,故两三月间,至京请愿者无虑五六万人,而卒未发生一次冲突,其行动越轨者,亦只以警察徒手驱散或弹压之而已。所谓粤方委员之在沪上者虽欲造成惨案而终无间以入也。此一时期中在职务上偏重于宣传方面,间亦奉蒋主席命办理特种文件之撰拟,每日工作常在十二时以上。所歉然于心者,则身为教育次长,未能助李代部长平息学潮,致使首都要地,发生殴辱中央大学校长教员等事件耳。”

  这一时期,陈布雷基本上在中宣部办公,常常工作12小时以上。这恰好给他一个机会,就是学生请愿的事,他可以避开了。自从九一八事变后,平、津、沪学生团体来京请愿者,络绎不绝,两三月间,不下五六万人。对于青年学生这种热血沸腾的爱国热潮,蒋介石无计可施,后来他干脆派警察弹压。而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行为又态度暧昧,行动迟缓,日本更加嚣张。蒋介石只好派出蔡元培、张继、陈铭枢对粤方中委进行斡旋,请胡汉民、汪精卫、孙科及粤方中委来南京开会。胡汉民公开提出,“只有蒋介石先有辞职表示,我等才去南京。”蒋介石没有办法了,乃于12月15日向中央常务委员会正式提出辞呈,将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及陆海空军总司令本兼各职一并辞去。常会接受辞呈,推林森代理国民政府主席,陈铭枢代行政院长。17日,孙科才率粤方诸中委来南京,但胡汉民、汪精卫仍留在上海,而汪的老婆陈璧君倒先来南京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