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名家一起淡看清朝风云_邢群麟/许长荣【完结】(39)

  学者张研、牛贯杰还谈到一位清史专家的观点,他说雍正后定型的中枢机构及其运行机制提供了“以皇帝个人之力独揽国家一切繁剧军政事务”的条件,“达到了机构精简、迅捷高效、机密严谨、运转和谐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境界,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到这时候才可以说达到完备程度”。这种集权在清朝初期,对于满族人巩固统治地位可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种高度集权对皇帝来说,进一步强化了其“唯我独尊”的意识,帝王一个人的行为很快会对整个国家产生影响。“遇明君则国兴旺,遇昏君则国衰败”,这就对统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雍正以后的清朝皇帝都做得不够好。

  第八章 江南----烟雨蒙蒙 夜流繁华

  江南形胜,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柳永的一曲《望海潮》道尽江南韵致,引得金国皇帝完颜亮怦然心动,挥鞭南渡,可惜终未能“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四百多年后,康乾盛世,三秋桂子仍在,十里荷花怒放,江南的蒙蒙烟雨中,数次迎来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风流皇帝。

  当帝王爱上小桥流水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白居易的文字可谓简练之至,仅一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就写尽了江南的美。的确,温婉柔和的江南总是文人笔下的宠儿,品她的小桥流水,赞她的娴静幽雅,这一切都使江南烟雨中多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息。文才武功俱佳的乾隆皇帝也曾多次为嘉兴南湖的烟雨楼赋诗,表达他对这江南美景的眷恋之情。

  但是,江南水乡不全是温润的一面,当失去控制的水决堤而出,产生的便只有灾难。所以,对于历代统治者来说,治理黄河水患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康熙与乾隆都曾六次巡视江南。康熙南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黄淮冲决为患”的问题,每次南巡,他都会亲临治河工地,看望百姓,并对工程给予指导。在皇帝的直接支持下,治河工程历时数十年,终于取得了显著效果,有效遏止了黄河水患,并疏导了运河,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得以稳定。

  到乾隆时期,他自称为了解江南军事、政治、河务、海防情形及百姓疾苦,同时想感受一下皇祖康熙南巡时百姓夹道欢迎的盛况,决定效法先帝,也协同皇太后进行了六次南巡。但乾隆南巡除了上述两个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与皇太后一起饱览大好河山。范文谰先生就说过:(乾隆)六次南巡均在苏杭之间,“为问民风”显然不足以为“自娱”作辩解。他所体察的民情也只是“有秋无弊病”一类的谀词。乾隆帝为粉饰的升平而陶醉,而自炫,直到晚年退位后才多少有所醒悟,说他在位六十年,“惟六次南巡,劳民伤财,作无益,害有益”。

  康熙南巡时主要走水路,沿运河而下,经直隶(今河北)、山东、江浙,最远到苏杭。途中,康熙一向大多住在地方官员的官邸,只在扬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宫。而乾隆南巡时,自北京到杭州建造了三十个行宫。康熙帝南巡时“简约仪从,卤簿不设,扈从者仅三百余人”,“一切需用之物,皆从节俭”,且不可向百姓派取,只由衙门照价采买供给;他下令地方官员不许与扈从官员以戚友送礼,违者“以军法从事”;巡行所经之处,百姓应照常生活,一旦发现随从人员有横行扰民者,从重治罪。康熙还派人把这些措施以张贴告示的方式明示民间,便于百姓监督。六次南巡中,康熙在一地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三天,惟恐叨扰百姓。

  但巡幸加重百姓负担的情况还是不可避免,一些官员借修建行宫之机敛钱的事时有发生。针对这些问题,康熙说:“百姓足则国家充裕,若期比屋丰盈,必以蠲租减赋,除其杂派为先。”在巡行过程中,他就经常蠲免沿途地区的地丁钱粮。一次南巡时,正好赶上康熙的生日万寿节,民间进献了很多食物,被他以“因阅视河工,巡访风俗而来,非为诞辰”的理由谢绝了。为奖励人才,康熙酌量加增了江南地区的入学名额,起到了笼络知识分子的作用。巡幸所到之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纷沓之中有倾跌之虞。康熙就要求:“止于夹道跪迎,毋得紊乱追趋,致有诸患”。他还会询问道路旁百姓的收成情况,安慰灾民,受到了百姓的拥戴。

  巡幸过程中,康熙照样处理国家事务。首次南巡时,他规定奏章三日一送,有时内阁送的时间晚了,他就要批阅到深夜。

  康熙第六次巡幸结束后三十多年,乾隆帝的江南之行也开始了。其实,乾隆即位不久时,就想巡游江南美景,但遭到了大臣的阻挠。直到乾隆十六年,国力强盛,他的江南之游才终于成行。出发前,乾隆帝曾说“朕巡行江浙、问俗省方,光沛恩膏,聿诏庆典。”意思是,我到江浙地区:巡行,要对百姓多施恩典,让大家共享太平盛世。但是,在此一年前,各省就在为皇帝巡行大做准备,修路、建行宫,还在繁华街市搭建了许多牌楼、彩棚、点景、香亭等,并每隔二三十里设尖营,供皇帝临时歇脚。乾隆巡行队伍的船只多达上千艘,所到之处旌旗蔽空,仅拉纤之人就有三千六百之众。一次,皇帝一行来到运河南岸,发现岸上立着一个硕大的仙桃,待船临近,这仙桃忽然烟火四溅,迸裂开来,桃中竟是几百人正在演寿山福海的新戏,此为水路。当巡行队伍在路上行走时,地方官员为避免灰尘扬起,都会安排人“泼水清尘”,还在各桥头村口等地派兵驻守,务必保护圣上安全。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