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和名家一起淡看清朝风云_邢群麟/许长荣【完结】(7)

  对于八旗制度的性质,有人说是一种进步,有人则说这仅仅是氏族发展的结果,算不上什么进步。这些我们暂且不管,我们根据八旗制度在女真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来进行判断。与此前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金、元不同,这些少数民族在入主中原后直接接纳了汉族制度的模式,虽然各有不同,但骨子里却是一模一样的,他们直接从氏族部落制度跃至封建制度。而努尔哈赤创立的后金(皇太极时改为清)不同,在接纳汉族封建制度之前,自创了一套颇合自己民族发展的八旗制度。入主中原后的制度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钱穆先生称之为清朝特有的“部族政治”。

  努尔哈赤去世前创立的八旗是“满洲八旗”,通过八旗这个纽带,努尔哈赤把原来分散的女真人,统一编制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政治、经济、军事、行政、司法以至于家族,统一到一起,把分散的力量形成了一个拳头,来对付外敌。

  后来,皇太极又将归服的蒙古、汉人分编为蒙古八旗与汉八旗。八旗制度施行牛录(汉名佐领)、甲喇(汉名参领)和固山(汉名旗)三级管理体制。以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

  八旗制度反映了女真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当时农业已经成为女真的主要生产部门,铁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工商业的发展、商品交易的频繁,使得满洲民殷国富。八旗兵丁为各部平民,八旗拥有耕地、牲畜或蓄奴数人,负担兵役力役。(张研、牛贯杰)

  八旗中最具特征的是兵民合一制度,平时耕猎为民,战则披甲为兵,每个八旗平民都有出征厮杀的义务。各个时期敛丁披甲的比例不一,有时一牛录出五十甲,有时一牛录一百甲,有时一牛录一百五十甲,大体上是三丁抽一。这样,就建立起一支拥有精兵数万的军队——八旗劲旅。八旗军队纪律严格、组织严密,当时传言女真人不能满万,满万则天下无敌。努尔哈赤八旗军队开始有六万人,后来发展到十万人,更是天下无敌了。所以阎崇年先生不吝赞美之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支八旗的骑兵,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一支骑兵,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最具有战斗力的一支骑兵。”在这支骑兵面前,无论是形同朽木的明军,还是李自成的农民军,都仿若一群乌合之众,这是后金、清能够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定鼎北京、入主中原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以兵民结合、军政结合、耕猎结合的制度,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一方面满足了向外扩张的需要;一方面便于对民众进行统领;另一方面兼顾生产,为战争备足良好的物质与经济基础,恰恰适合了不断扩张的后金政权的战争需要。

  张研、牛贯杰认为,努尔哈赤的绝对专权始终以诸贝勒大臣会议为辅助,这既是女真氏族社会民主制的残余,也是努尔哈赤在频繁征战中集思广益而后决策所必需。原则上,八旗的每个旗主互不统属,看似独立,因此有所谓的“八王共治”之说。实际上,这些都是努尔哈赤为各旗主画的一个满足他们参政需求的“大饼”而已。作为后金国汗,努尔哈赤和此后即位的皇太极一直都是八旗的家长和最高统帅,始终将大权握在手中。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对八旗的绝对控制,才是实行专权统治的重要前提。

  所以,无论是后金建立前的与努尔哈赤有着生死之交的“五大臣”,还是其后四位年长子侄组成的“四大贝勒”,议政大权始终集中在努尔哈赤家族手中,并日益向最高权力者聚拢。这是历朝统治者统治之路走向的必然结果。

  八旗制度提高了女真人的战斗力,成就了八旗劲旅的功绩,而将这些功绩记载并流传下去则有赖于努尔哈赤的另一项伟创:创制满文。

  经过几个世纪的颠沛,女真文已残缺不全,发布政令要么用蒙古文要么用汉语“代言”,使得政令传达诸多不便。努尔哈赤便决定创制满文,于是两位大臣便用蒙古文字与女真语音拼成满文,作为满族统一的文字。有了文字,满族历史才能得以记载,人文社会的资料才能记录下来。此外,满文后来还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桥梁,阎崇年先生感慨“满文的创制是满族历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一件大事”。

  努尔哈赤25岁起兵,68岁故去,44年的金戈铁马将他的人生磨砺得辉煌灿烂,这种光芒经久不灭,以至于三百多年后依然吸引着众人,尤其是西方人的眼光。许多西方学者最关注的中国古代杰出的人物是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其实在中国灿若星海的历史人物中,不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样的杰出帝王,他们为什么更钟情于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呢?对于这个问题,阎崇年先生认为:

  “主要原因可能是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都是少数民族,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以汉族为主、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同成吉思汗相比,努尔哈赤的传奇色彩似乎更浓,在中国自秦始皇以下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建立过两百年以上大一统皇朝的只有西汉、唐、明、清。大清帝国占据中国历史舞台长达268年,为自秦以来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八分之一。而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都是汉族,只有清太祖努尔哈赤是少数民族。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