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_向达【完结】(58)

  S.2204 (《孝子董永》)(存四六行)

  《太子赞》(存五九行)

  《父母恩重赞》(存二二行)

  《十劝钵禅关》(存六行)

  S.2679 (《禅门五更曲》)(存一八行)

  (《禅门十二时曲》)(存二○行)

  S.2922 《韩朋赋》一首(存八九行癸巳年张爱道写本)

  S.3227 《韩朋赋》一首(存三六行)

  S.3904 《韩朋赋》(存二五行)

  S.4901 《韩朋赋》(存二七行)

  S.214 《燕子赋》一卷(存七五行癸未年社友遂写本)

  S.6267 《燕子赋》(存五○行)

  S.1163 《太公家教》一卷(存六五行庚戌年张顺进写本)

  S.1291 《太公家教》(存五三行)

  S.3835 《太公家教》一卷(存九三行)

  S.6173 《太公家教》(存四六行)

  S.4307 《新集严父教》一本(存一九行雍熙三年李府奴写本)

  * * *

  以上简目,略就性质归类,不依号码次序。我之所以将变文放在开始,因为敦煌所发见的俗文学材料,其名称曾见于唐人记载者,不能不推变文。孟棨《本事诗》中曾论到《目连变》,唐朝一位不大知名的诗人吉师老有《听蜀女转昭君变》的诗。就变文的本身而言,如《降魔变》的序文中也有"伏惟我大唐汉朝圣主开元天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陛下"云云的字样。所以变文起源甚早,那是无可怀疑的。

  第72节: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2)

  伦敦所藏《降魔变》,只残存篇首四十一行,还不及我国郑西谛先生所藏的好。不过伦敦本篇首完整,似乎正可以补胡、郑两本之缺。《舜子变》这一卷原本黏合杂文十篇而成,《舜子变》只占一段存二十三行,鱼鲁亥豕,不一而足。但是敦煌缀琐所收巴黎本前缺,而伦敦本却存前段,不无可以校补之处。

  关于变文,如:《目连变》文、《八相变》文、《降魔变》、《舜子变》、《昭君变》之类,早为世人所知;可是伦敦藏的《汉将王陵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是记汉将王陵夜斫楚营的故事,存一二六行,后面残缺。《王陵变》的首段提到"变初"的一个名辞,这于研究变文的体裁,不无关系,因不嫌累赘,抄录如后,以示同好;原本文字有不可解者,照本直录。

  汉将王陵变

  忆昔刘、项,起义争雄。三尺白刃,博乱中原。东思禹帝,西定强楚。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大陈七十二陈,小陈三十三陈,陈皆输他西楚霸王。唯有汉高皇帝,大殿而坐,诏其张良,附近殿前。张良闻诏,趋至殿前,拜儛礼中,叫呼万岁。汉帝谓张良曰:"三军将士,受其楚痛之声。与寡人宣其口敕,号合三军,怨寡人者,任居上殿,标寡人首,送与西楚霸王!"三军闻语,哽噎悲啼,皆负戈甲,去汉王三十步地远下营。去夜至一更已尽,左先锋兵马使兼御史大夫王陵,右先锋兵马使兼御史大夫灌婴,二将商量,拟往楚家斫营。张良谓灌婴曰:"凡人斫营,先辞他上命。若不辞他上命,何名为斫营!"二将当时夜半越对,得皇帝洽背汗流。汉帝谓二人曰:"朕之无其诏命,何得夜半二人越对?"遂诏二大臣附近殿前,"莫朕无天分!一任上殿,标寡人首,送与西楚霸王亦得!"王陵奏曰:"臣缘事主,争敢妒煞!臣见陛下频战频输,今夜二将,拟往楚家斫营,拟切我情。"皇帝闻奏,龙颜大悦,开库赐雕弓两张,宝箭二百只。分付与二大臣,事了早回,莫令朕之远忧。二将辞王,便任斫营处。从此一转,便是变初。……

  伦敦所藏《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我还没有看到。不过这一卷已收入《大正藏·古逸部》,矢吹庆辉的《鸣沙余韵》中也有影本,知者甚多,可以不谈。

  * * *

  敦煌俗文学中有一种敷衍《维摩诘经》故事的:罗叔言存有《文殊问疾》第一卷,北平图书馆存第二卷,巴黎存第二十卷。这一种不仅体裁与变文不同,其气概之雄伟,也不是变文所可仿佛;上举三卷每卷都长近万言,巴黎的第二十卷大约还不是最后一卷,全书总计当不下二十万言。在第十世纪左右,居然有用《维摩诘经》那样的一部小书搬演到二十多卷,二十余万言的一种通俗文学,这真是中国俗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不仅篇幅长,文章辞句都很清丽,较之《目连变》文等,进步得多。伦敦所藏的S.4571一号也就是其中的一卷。原本裂成九段,除去七、八、九三段恐为他书外,尚存六段,共五三二行。将近万言。此卷断裂凌乱,仅三、四两段可以衔接;在全书中属于第几卷,不得而知。至于这一件的名称,究应是"唱文",还是"唱经文",国内时贤,议者纷纷,尚无定论,姑从"盖阙"。

  * * *

  伦敦所藏《季布骂阵词文》,我一共看到五卷,其中二为卷子,三为蝶装小本。S.5440一本曾收入罗叔言的《敦煌零拾》之中,《零拾》末行的"季布歌"三字,并不见于原本。又《零拾》于此篇题下注"今藏伦敦博物馆",而篇末罗氏跋语谓系日本狩野直喜从法京图书馆录回者,当系偶尔笔误。

  《季市骂阵词文》,伦敦、巴黎各有所藏,大约可以凑成一全卷。全部用七言韵语。至于何以称为词文,同后来的词话有无关系,现俱不得而知。伦敦藏S.5441一本,前后大致完整,结尾一句是"莫道词人唱不真",大约唱这种词文的人,就称为"词人"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