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39年3月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一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72)

  这些海外帝国不仅是同它们的母国一样脆弱,它们在某些方面却比母国更有价值。对于要想征服它们的母国的征服者说来,这些海外领地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的战略地位,而不在于它们的财富或工业,但荷属印度和比属刚果在世界的战略原料和粮食的生产国中占有很高地位,它们本身就是大家贪图的有价值的目标。殖民小国的处境必然要比殖民大国更困难、更危险。它们在世界上的份量同它们所拥有的领地不成比例,这注定了它们得挨揍。①1939年3月15日,德国还在忙着破坏欧洲的凡尔赛和约,便已经把它的殖②利奥波德?冯?兰克:《拉丁和条顿民族史,1494—1514年》(Leo-poldvonRanke:

  HistoryoftheLatinandTeutonicNations,1494—1514),G·R·丹尼斯修订的英译本,伦敦,贝尔,1909年版,第19页。

  ③见托因比:《研究》,ii.291—292,354—360。

  ②见上文,原着第24—25页。

  ③见上文,原着第148页,第149页和注①

  ④这两处广大的葡萄牙非洲殖民地和比属刚果不同,它们有广阔的边境靠着海洋。安哥拉的大陆边境有一半同南非和英国的领地接壤,另一半和比属刚果接壤。莫桑比克的大陆边境全部和南非及英国的领土毗连。①乡阅阿道夫?希特勒:《我的奋斗》(AdolfHitler:MeinKampf),两卷集第1卷,第305—306页(慕尼黑,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1938年版),第152—153页;《我的奋斗》英文版(詹姆斯?墨菲译),两卷集第1卷(伦敦,赫斯特和布莱克特,1939年版),第127页。原文本和英译本以下简称《我的奋斗》和“墨菲译本”。

  民地要求别具深心地伴随着它的欧洲政策一起进行了。而且,正象它在欧洲②

  的目标已不再是恢复1914年边界③那种保守要求了,所以也就很清楚,当它把注意力转向海外的时候,它是不会简单地满足于恢复过去的殖民地的。意大利对欧洲以外的野心由于征服了埃塞俄比亚而暂时得到满足,日本暂时还全神贯注于征服中国,但这都仅是促使征服者更逼近在非洲和东亚的无法防御的欧洲帝国的步骤而已。这些殖民小国懂得,它们的帝国是得到西方大国的默许才得以保持的;而且它们还记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德关于葡萄牙帝国的那些协定,因此,它们很可能想知道:那种把满洲丢给日本、把埃塞俄①

  比亚丢给意大利、把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丢给德国的政策,是否可能会导致企图牺牲较小的殖民地帝国以满足德国的殖民地要求。

  当时谣传,哈利法克斯于1937年11月访问希特勒对讨论过涉及这些小国的一项英德殖民地解决方案,斯巴克于是宣布,比利时将用它所掌握的一切手段来保卫165比属刚果。有关传说不是没有根据的。虽然哈利法克斯在②

  那次访问时只是一般地谈到了殖民地问题,但三个月以后,亨德森向希特勒③

  提出了一份出自英国政府的关于该问题的书面建议,这份书面建议是对英国的盟友法国人而尤其是对比利时人、葡萄牙人和意大利人保密的。该建议主④

  张在大致相当于刚果盆地条约的协定区的一块非洲地区建立一个新的殖民制度。每个国家在那里仍然主要是管理它自己的领土,尽管要同意某些促进文明的原则;但与此同时,又将是一次对殖民地的重新分配,德国将再一次置非洲土地于其主权之下。不清楚的是,英国政府的心目中是否单单是以委任①

  统治形式把坦噶尼喀归还德国,或者说,其他国家的领土利益是否会受到影响。希特勒的回答是,他要的是归还德国从前的殖民地。而不是一个复杂的②参阅《概览,1937年》,i.33,326,340。

  ③“1914年的疆界对于德意志民族的未来是毫无意义的”(《我的奋斗》,第738页;墨菲译本,第530页;分别参阅该两书的第736页和第529页)。见下文,原着第335页。

  ①见上文,原着第149—150页。

  ②《概览,1937年》,i.368注①。参阅埃里希?科尔特:《空想与现实》(ErichKordt:WahnundWirklickkeit),第2版(斯图加特,德意志联盟出版社,1948年版),第90—91页,作者把亨德森关于值民地问题的建议说成是在1937年秋天提出的。

  ③《德国外交政策文件》,D辑,i.55以下。

  ④同上书,第240—249页;苏联外交部:《德国外交部档案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文件和材料》(DocumentsandMatrialsrelatingtotheEveoftheSecondWorldWarfromtheArchivesoftheGermanMinis-

  tryofForeignAffairs),莫斯科,外文出版社,1948年版,第1卷,第3号(该文集以下简称《德国外交部档案文件》,苏联出版)。

  ①《德国外交政策文件》,D辑,i.242—243,246。协定上的刚果盆地是地理上的盆地的扩大,是1885年2月26日柏林总协定第1条第(2)和第(3)款规定下来的,它在大西洋一面延伸到南纬2度30分和安哥拉的洛热河河口之间,在印度洋一面延伸至北纬5度和赞比西河河口之间〔《英国与外国国家文件》(BritishandForeignStatePapers)〕,伦敦,英王陛下文书局,Lxxvl.9;参阅S·E·克劳:柏林西非会议,1884—1885年》(S.E.Crowe:TheBeriinWestAfricanConference,1884—1885),伦敦,朗曼,格林,1942年版,第108页以下。亨德森在他同希特勒的谈话中具体提到印度洋一面的边界。协定上的刚果盆地包括比属刚果,英国属地乌干达、肯尼亚、尼亚萨兰和北罗得西亚,英国委任统治地(从前是德国的委任统治地)坦噶尼喀、半个濒临印度洋的索马里兰和半个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以及法属赤道非洲、埃塞俄比亚和葡属安哥拉的边缘部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