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939年3月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一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86)

  班牙的报道而大为震怒,1938年5月14日他在热那亚演说时竟宣称法国和意大利是站在“敌对阵营中”的。法国和英国都承认了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①

  的主权,英意协定也于1938年11月16日开始生效,然而以此作为全面解决欧洲问题的前奏的希望并未实现。②事实上,墨索里尼当时就告诉过齐亚诺,①见《概览,1981年》,第3编A。

  ②见《概览,1934年》,第487—507页;议定书全文见《文件,1933年》,第396—398页。③见《概览,1934年》,第474页以下。

  ④见同上书,第442—448页,第454—455页,第484—487页。

  ⑤见《概览,1935年》,i.156—161。

  ⑦据报道,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时曾对希特勒说,如果国联实行石油制裁,他在一个星期内扰将被迫从埃塞俄比亚撤军。保罗?施密特:《外交舞台上的跑龙套演员,1923—1945年》(PaulSchmidt:Statistaufdiplo-matischerBuhne,1923—45),波恩,阿瑟瑙姆出版社,1949年版,第342—343页,第416页。

  ①见《概览,1935年》,i.106,108—109,109—11O注;博塔伊:《二十年》,第124—125页;齐亚诺:《日记(1987—1938年)》,1938年12月24日;1939年9月26日《星期日快迅报》盖达的文章;索尔特:《政治上的个性》,第236—237页;马西莫?马吉斯特拉蒂:“德国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事业”,《国际政治研究杂志》(MassimoMagistrati:‘LaGermaniael'impre-saitalianadiEtiopia’,

  RivistadiStudiPoliticiInternazionali),1950年10月至12月号,第563—606页。

  ②见《概览,1935年》,i.178—193。

  ③见齐亚诺:《日记(1937—1938年)》,1938年5月11日和30日;齐亚诺:《欧洲》,第326—327页,337页;英译本,第211—212页,第217—218页。

  ①《概览,1938年》,i.155。

  ②见同上书,i.158—163。

  交换批准书丝毫不改变法西斯主义的政策。在欧洲,其政策的基础依然是德意轴心;在地中海,它与英国人的合作尽可能继续维持,但法国仍然被排除在外,而且这时还正是意大利要向法国提出要求的时候。③仅仅两个星期以后,此项政策便由齐亚诺在法西斯议会上的演说中向全世界宣布了,接着就是随之而来的听众的大叫大嚷。④

  ③见齐亚诺:《日记(1937—1938年)》,1938年11月16日。

  (四)罗马—柏林轴心:意大利的希望和忧虑

  与此同时,纳粹对意大利的追求却取得了大不相同的结果。⑤齐亚诺于1936年10月访问德国是友好姿态到达顶峰的时期,当时签订了一份秘密议定书,双方就一些当前问题协调政策,①还有便是墨索里尼在11月1日提到轴心国的米兰演说。在恢复友好关系的早期阶段,齐亚诺和意大利驻柏林大②

  使阿托利科在推动轴心政策方面较之后来在此项政策的危险性显而易见时又抑制它要卖力得多。③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加入反共产国197际公约,④事前它还同日本谈过中立和协商公约。同年12月,意大利又宣布退出国际⑤

  联盟。⑥1937年9月墨索里尼访问德国,希特勒于1938年5月回访意大利,并提出军事互助条约,当时墨索里尼尚不愿意接受。秘密经济议定书是在1937年5月14日和12月18日签订的,意大利的军事情报处开始向德国提⑦

  供情报。然而两国虽在若干问题上协调了它们的政策,特别是在西班牙战争⑧

  问题上,但在不少其他问题上却还是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对抗和相互捣鬼。两国政府都曾为另一方的鲁莽行动而感到震惊。诚然,一些其他国家注意德意关系的人们往往容易时而夸大两国伙伴关系的自觉自愿的团结,时而又夸大其关系的不稳定性。

  在公开场合,两国不断地大肆宣扬轴心国的团结,在纳粹和法西斯领导人之间的会谈中,他们则都利用下列论据,即如果德意不保持团结,西方国家便可将它们各个击破。另一方面,只要有最微小的暗示,说德国有可能向①

  英国或法国靠拢,便足以使法西斯政府复萌陷于孤立的恐惧;他们还要苦心②

  说服纳粹领导人别走那条路,他们更富于戏剧性的一着就是把他们在伦敦秘⑤见《概览,1936年》,第575—583页;《概览,1937年》,i.28—55,324—346:又见伊丽莎白?威斯克星:《罗马—柏林轴心》(ElizabethWiske-mann:TheRome-BerlinAxis),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49年版。

  ①这份议定书的存在是齐亚诺和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在1936年1O月21日谈话中透露出来的。齐亚诺:《欧洲》,第87—92页;英译本,第52—55页。

  ②见《概览,1936年》,第582页。

  ③据内维尔?亨德森爵士的《似水流年》〔(SirNevileHanderson,WaterundertheBridges),伦敦,霍德和斯托顿,1945年版,第188页〕说:阿托利科常说,意大利当德国的得力的第二把手也比当有名无实的英一法一意同盟的无能的第三把手要强。

  ④见《概览,1937年》,i.43—44,46以下,301以下,336。

  ⑤在《概览,1939—1948年》的一卷中将谈到。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