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途岛奇迹_[美]戈登·W·普兰奇【完结】(150)

  这4艘航空母舰上的舰员们……个个情绪高昂,还没有同敌人较量,就觉得自己是胜利者了。这种情况确实令人鼓舞。但是这样一种态度和精神状态在现代战争中是有致命危险的。在现代战争中,态度再谨慎,计划再周密、精确,都不会过分。信心十足、情绪高昂的人往往容易轻举妄动。命运就是如此。最终的厄运已有预兆,只是没有人能看到这些预兆。“一切可能做的都做到了”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不合适。 [ 注:千早的手稿,第73页。 ]

  然而,在指出了南云的错误之后;也必须指出,南云和他的航空母舰舰长们是按照海军最好的传统战法指挥作战的。由于这些战术的运用,由于他的勇敢的零式机飞行员(虽然人数太少)的出色表现,又由于美国人糟糕的命中率,南云一次又一次地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出现最后那种败局的原因是美国人运气好──当鱼雷机仍在攻击时,俯冲轰炸机不期而至,不谋而合,协同作战,同时击中了三艘日本航空母舰。要是没有这短短的六分钟,南云满可以成为胜利者,他的所有决策会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正确的。胆怯会被说成是谨慎,犹豫不决会被说成是深思熟虑,僵硬刻板会被说成是经验之谈。

  而且,南云不得不在一个注定要失败的战略框框内行动。十分值得称赞的是,联合舰队的参谋们从不推卸自己的责任。事实上,也确实有一些人几乎是病态地热衷于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拉。黑岛和渡边总是深感内疚,后悔没有坚持把南云的指示──任何时候都要有半数的轰炸机装好鱼雷──写进他的命令。然而,正如源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所明智地指出的那样,规定如此死板,任何现场指挥官也无法进行指挥。 [ 注:见本书第四、二十六章。 ]

  宇垣却与众不同。他在6月14日的日记中(也许当时就考虑到将来他的日记要出版)写道:“回想起来,我认为我已经受尽了艰难困苦,我已经做了我该做的工作。这些想法给了我一种慰藉。”但是当时他并不像这则日记中所说的那么心安理得。中途岛战役前的日子里,他留着长发,战役之后,他把头发剪短了以表示谦卑。 [ 注:对渡边的采访,1964年11月25日。 ] 他也许真的是那样想的。因为他不仅是赞成“战列舰万能”的那一群人的头,而且他在指挥图上演习时的专横行为使别人无法实事求是地评价中途岛作战计划。 [ 注:见本书第四章。 ]

  事实上,战役刚刚结束时,无论哪一方都没有掌握必不可少的事实,因而,对这次战役的计划作出评价的努力注定要失败。直到美国获胜、日本战败的种种材料均为双方掌握后,中途岛战役的全貌才一清二楚。日本人的真正的盲点是山本。他功勋卓著,光芒四射,使人眼花缭乱。那些在他手下工作的人,对他个人的感情太深,不可能客观地看问题。山本对他的幕僚说,“这是我的过错。”他说这话,不仅仅是在承担指挥上的责任──这种观念对日本陆、海军的传统来说多少是陌生的 ──而且是在说大实话。如果需要有一个日本人对在中途岛的惨败负责的话,这个人就是山本五十六。正如他在制订袭击珍珠港的计划时所做的那样,他想好了一个计划,然后迫使海军军令部接受。但是当时的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像袭击珍珠港时那样了。而且山本似乎已经变得闭目塞听了。要是他诚心想证明一个海军大将在一次战役中可以违反多少条作战原则,中途岛作战倒是一个。

  美海军军官们在海军学院所学的O2S4MEC [ 译者注:O2S4MEC,即下述9个原则的英文缩写:目的性(O),进攻性(O),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S),突然性(S),保密性(S),简略性(S),运动—机动性(M),节省兵力(E),协同动作(统一指挥)(C)。 ] 原则为分析研究任何陆战或海战提供了方便之路。让我们对照这些原则,看一看中途岛战役中日本人打得怎样吧。

  1.目的性  在所有作战原则中,这是首要的、最基本的一条。计划制订者必须考虑:“这次战役的意义是什么?我希望达到什么目的?该战役对本国有什么好处?从估计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考虑,这次战役是否值得进行?”

  这项原则是如此基本,以致是否需要提请明智的读者注意它我们都有点犹豫。然而,整个联合舰队却正是在这条原则上跟头摔得最重。从一开始,“中途岛作战”就是一个双头怪物,相互争论不休。山本一方面计划攻取中途岛环礁,另一方面又打算诱歼美太平洋舰队残部。就连刚刚培养出来的海军少尉也能看出这两个目标犹如水火,不能相容。强攻并占领一个岛需要有一个与自然界诸种不变因素紧密相连的固定不变的时刻表,而与一支善于机动的敌舰队作战则需要极大的灵活性。

  更为糟糕的是,在这两个目标中,日本人还搞错了重点。在联合舰队看来,攻占中途岛是首要任务。 [ 注:见本书第四章。 ] 他们本应集中兵力消灭尼米兹在中太平洋的残存的主力舰只。然后,在有些空闲余暇时,日本人就可以拿下中途岛,至少暂时可以这样。

  无怪乎千早感到,“这次进攻中途岛的计划中某些环节根本没有对准焦点”。例如,为什么要去攻占阿留申群岛?“是为了防止这些岛屿被用作进攻日本的航空兵基地吗?这种猜测只能说明他们对阿留申群岛的地形一无所知。因为这些岛屿的地貌表明它们根本就不适合用作远程轰炸机的基地……”是要把中途岛战役作为进攻夏威夷群岛的准备吗?“但是想当初,形势对我们有利得多,我们尚且不能一举攻占夏威夷,我们又怎能在这个阶段占领它呢?”这次战役是为“全面大决战”作准备吗?“但是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如果把它作为酝酿已久的‘舰队大战’,为什么他们不再等两个月待另外2艘航空母舰修好后,6艘航空母舰一起出动呢?”而且,“为什么又要加上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这些累赘呢?”但是,尽管矛盾百出,“这个计划还是被强制实施了。结果落了个应得的下场。”他怀着明显的厌恶之情补充说,“在这样一团糟的情况下,要想理出一个统一的、兵力集中的行动方案,得有超人的本领。” [ 注:千早的手稿,第71—72、103页。 ]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