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第五卷)_[英]阿诺德·托因比【完结】(66)

  根据官方的记录,很难生动地想象出直接参加同莫洛托夫会谈的那十几名美国高级领导人当时是什么看法。至于莫洛托夫提出俄国前线可能崩溃这一点是否真诚,这个问题曾在5月31日总统与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来讨论。罗斯福相信莫洛托夫的报告是可靠的,不是提出来迫使英美两国摊牌的。根据霍普金斯个人的记录,马歇尔也已经相信,“就算是迫于情势”,1942 年发动登陆也将是不可避免的。当时各方面的确都强烈渴望同这位俄国代表取得一次坚定的谅解。马歇尔对他所认为的英国人的半心半意已经不大耐烦,急切地想迫使英国人坚决地承诺在1942年执行“大铁锤”计划,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

  在随后的会谈中,美国人试图使莫洛托夫同意减少对俄国物资供应的数量。美国人指出,为了能开辟一个规模很大的第二战场,需要俄国在这方面作出牺牲。罗斯福建议,根据新的议定书,供应给俄国的物资不是早先暂定的四百四十万吨,而应该削减到二百五十万吨。削减的部分是把原来计划供应给俄国的一般物资几乎全都取消,军需品则维持原议不动。莫洛托夫对这个建议拒绝接受。他问道,如果俄国人同意削减提供给他们的物资,而第二战场最终又不开辟,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罗斯福赶紧向他保证,第二战场的详细计划已在拟订,美国完全有把握在1942年向法国发动进攻。

  关于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到期后再给俄国提供多少物资的问题,莫洛托夫与美国人并没有达成最后协议。如上所述,这个问题的确直到1942年10月才最后解决,而第二战场的问题也没有作出肯定的安排。在起草向报界发表的会谈公报时,莫洛托夫坚持要在公报中加入下述内容:“在会谈中,双方就1942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迫切的任务达成了全面的谅解。”马歇尔将军感到这项声明太肯定了,1942年的提法应该删去,然而罗斯福却决定不删。在说明莫洛托夫访问伦敦的公报中也加进了同样的一句,这当然是得到英国政府同意的。该公报以及英苏条约的文本在莫洛托夫安然返回莫斯科后,于1942年6月12日发表。

  但是英国人不准备让这个公报使他们对“大铁锤”或任何类似的计划承担起无法更改的义务。当莫洛托夫从华盛顿回国途中在伦敦停留下来时,丘吉尔亲自交给他一份备忘录,内容如下:

  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在欧洲大陆登陆进行准备。如同已经说明的那样,登陆兵力的大小,主要限制性因素是,缺乏可资使用的特殊登陆船只。然而很明显,如果我们采取不惜任何代价的行动,贸然从事某种可能带来灾难性结局的战斗,使敌人有机会庆祝我们的败北,那将既无助于俄国的事业,也无助于整个盟国的事业。到那时候,局势能否允许我们发动这一战役,很难逆料。因此,我们不能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保证,但是只要看上去切实可行,我们将毫不迟疑地执行我们的计划。

  莫洛托夫对伦敦和华盛顿的访问,使丘吉尔和罗斯福第一次有机会同苏联的最高级官员进行接触。罗斯福乘此机会向莫洛托夫详细说明了他个人对战后世界的种种希望,诸如裁军,经济协定,对世界落后地区(包括英国与荷兰过去在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实行国际托管,以及四大国对战后世界的控制。他向莫洛托夫提出了诸如此类的想法,要他考虑。莫洛托夫未置可否,但彬彬有礼。他和总统讲的是不同的语言,他对未来的梦想肯定与罗斯福的宿愿迥然不同。这两个人都知道他们之间存在的一条鸿沟,罗斯福觉得很不理解,莫洛托夫何以同他以前所认识的任何人都不一样。翻译的问题也限制住了罗斯福一向滔滔不绝的口才,并在他们两人之间造成了恼人的障碍。

  莫洛托夫的访问还有第二层意义。直到那时为止,美国对俄国的同情,总的看来是不及英国政府的。例如,美国人反对斯大林的领土野心,其强烈程度远远超过英国人,又如美国人对于向俄国提供物资最初曾比较犹豫。但是,作为第二战场的提倡者,美国人似乎成了俄国人的伟大而友好的朋友。英国人不冷不热的态度恰恰成为鲜明的对照。罗斯福从这时起直到他逝世时为止,几乎在英国和俄国之间发生的一切争执中都处于调停人的地位。处于这样一种地位,他能够经常充当一个仲裁人或调解人——这种角色,他本人觉得很合他的意,而且也非常符合他对于美国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的想法。

  英苏条约以及说明莫洛托夫访问伦敦和华盛顿的情况的两个公报的发表,为盟国友谊的突飞猛进提供了机会。莫斯科于1942年6月18日召开了最高苏维埃特别会议,要以盛大而特殊的仪式批准英苏条约。莫洛托夫在会上作了主要发言,对西方国家充满了真挚的感情。他的发言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关于第二战场的一段内容。他说:“……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将给我们前线的希特勒军队带来不可克服的困难。让我们希望我们的共同敌人在蒙受了重创以后,不久就会体会到三大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合作的后果。”莫洛托夫表达这种希望,并不一定是对事实的肯定,但是在俄国没有一个人想要强调西方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诺言是有条件的。在狂热的时刻,一切保留都忘却了,俄国公众开始认为1942年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已是肯定无疑的了。苏联政府的一切宣传手段都用来传播这一消息。宣传的重点放在当时能够指望得到的对德作战的军事援助上。按照《真理报》(1942年6月20日)的说法,这个条约是“投进敌人营垒里的一颗炸弹”。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