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_[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完结】(115)

  现在,在改革开始几乎20年之后,可以谈谈把这两个事件相互区分开的方面了。据我所知,那些谋划改革的人,首先是戈尔巴乔夫自己,在改革的过程中尽力避免不顾国家的特点和能力、不顾国家的过去、不顾大多数居民对彻底改变的准备程度而进行暴力的、毁灭性的、扫除自己前进道路上一切东西的革命。我认为,不是通过革命而是通过改革转向民主,这是改革的倡导者的意图,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民主很少是暴力政治转变的直接后果,很少是掌权的政治精英一厢情愿的结果,它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人民的赞同、群众的支持、广泛的公民主动精神。即使是最彻底的民主派,也不应该在掌权之后用强力迫使人们按照崭新的规则和法律生活。现在人们会说,为了走进民主不仅需要国家领导人的权力意志,而且要有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把人们作为自由的、意识到自身权利的、奉公守法的、能够自我组织的和在政治上积极的公民联合在一起。虽然人们是在晚些时候才谈起了公民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过渡当然并非总是被清晰地表述为改革的目标,这一过渡的前提条件是取消束缚人们的政治主动精神、阻碍人们的思想、情绪和感觉自我表达的所有限制。从整个俄罗斯历史角度来看,公民的政治自由(以及政治积极性)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发展的顶点。

  我个人对改革的理解与当时出现的全新的、从前没有体验过的公众自由感有直接联系:只要你认为有必要,就有权随意去想、说、写、读和听。第一次自由的政权代表机关选举,政权代表机关变为真正由人民选出的代表能够完全自由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政治论坛,使这种感觉得到了加强。政治成了令人感兴趣的事情,阐释政治的报刊、广播和电视吸引了全国的注意力。所有曾在当时生活过的人都记得那段时间。而忘记了或者不想回忆的人,显然任何时候都不需要自由,也从来没有感受到对自由的任何需要。

  自然,改革所带来的自由还不是整个民主,而只是民主的序幕。人们当时也是这样理解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尤其是经济制度,在许多方面依然如旧。这个制度的实质,是一党政权与国家的结合,而国家的实质是一党政权与经济的结合。因为党被叫做苏联共产党,而国家被叫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所以这个制度在国内和世界被看做社会主义或者共产主义(而在意识形态上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应体现。由此得出一个似乎完全合乎逻辑的结论:不彻底消灭社会主义(不仅在其实际体现上,而且在理论上),民主就永远不能取得胜利。

  这个结论迅速支配了那些充满激情地开始改革的知识分子的头脑,他们认为自己是比改革进程的倡导者更彻底的民主派。我深信,是他们葬送了改革的思想,他们成了叶利钦的情绪和意见的扬声器,他们赋予改革进程的不是改良的性质,而是真正革命的性质。苏联以实际发生的那种形式解体,随后戈尔巴乔夫被解除权力,虽然这都是叛乱所引起的,但不是以法律方式,因而也不是以民主方式解决问题的实例,而更像在上层发动的一场政变。也许,有人觉得随着苏共和苏联的消失,民主终于取得胜利了,但那些能够稍微看得远一些的人很清楚,在戈尔巴乔夫之后掌权的那些人所遵循的绝不是民主的利益。后来俄罗斯及苏联的许多共和国所发生的事件证明这种意见是正确的,虽然在90年代初,这种意见曾经被认为是对尚未消除的“苏联制度惯性”和反进步性的证明。

  为了正确评价改革的意义和作用,应首先消除我们从1991年起开始生活在民主国家的神话。现在可不可以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民主国家呢?如果民主意味着摧毁人们赖以生存和在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所信仰的一切的话,那么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果民主指的是公民社会、法制国家、三权分立、独立的大众传媒、公开执行的政策、处于社会和社会代表机关监督下的行政权等等,那么民主在今天仍是一个离现实很远的幻想。那么,那种不再是社会主义、却没有成为民主的现实应叫做什么呢?如果把叶利钦政权和现行政权关于民主的动听词句抛到一边,就会发现政权所实行的政策的实质一目了然——政权把向公民社会的过渡替换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把这称为民主。在没有真正的民主的条件下,这样的过渡实际上只能意味着把公共财产按有益于政权特别选出的个人的方式进行重新分配,实质上意味着对国家的掠夺。我国所实行的私有化是一种剥夺,但不是剥夺私有者,而是剥夺全体人民。这就是改革时期和改革后时期的差别同民主的目标和理想与实际的经济掠夺、腐败和没有任何法律限制的恣意妄为之间的差别一样大的原因。

  在我看来,那些自认为是民主的发展道路的信徒,并且为了所谓的叶利钦的激进主义和反社会主义而抛弃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人,弄不清什么呢?我只对他们发生兴趣,因为那些当时公开怀念旧时代和仇视试图进行民主改革的戈尔巴乔夫的人,不是他的主要对手,不是他被解职的原因。甚至为这些情绪所引起的叛乱也不是他被解职的原因,如果叛乱没有被满怀民主胜利的希望而把赌注押在叶利钦身上的人所利用的话。他们归根到底也失败了。现在似乎许多人明白了这一点,但也有人执迷不悟,把一切归结于普京,认为正是从普京开始背离民主的。我国激进民主派的政治失算显然就是从改革之后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中应该吸取的主要教训。他们的错误是什么呢?为什么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能按照叶利钦的方式建设民主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