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_[俄罗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完结】(15)

  也不应认为共产党内的反改革派不能适应民主政治。经历了几十位“机关的”候选人在1989年3月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中的失败所引发的休克和气愤之后,苏共保守派开始组建自己的选民大军,到1990年,他们在俄罗斯联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享有充分选举权的议会党,无论苏共保守派人暗藏什么样的野心,总的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还是符合宪法的,甚至在叶利钦取得共和国行政权首脑选举的胜利、苏共在苏联历史上首次成为反对党后也是如此。

  对于随着联盟的解散而散伙的苏共戈尔巴乔夫派的选举潜力只能加以猜测,而它的保守派政敌却很快就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正如一位俄罗斯观察家所说,他们作为反对派“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在1993年成立了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该党很快便成为在后苏联的俄罗斯最大的、最受选民欢迎的政党,到1996年,该党掌握了俄罗斯许多市和州的政权,在议会中拥有比其他任何政党多得多的代表,在总统选举期间收集了40%的反对叶利钦的正式选票(某些分析家认为甚至更多),从而使叶利钦未能组成群众性政党。2003年以前,该党在一次又一次选举中的得票率不断上升。这一切说明,如果根据选举能力来评判原苏联共产党可否改革,那么它的两派都是可改革的。

  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苏联制度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国有经济和联盟。即使认真地研究专业书籍,也不可能从中找出一个表明苏联经济不可改革的实实在在的证据。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近乎一致的肯定看法: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彻底失败了”,但即便如此,这也是他的领导和改革政策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苏联经济制度本身的问题,许多西方专家不仅认可苏联经济是可以改革的,而且提出了各自的改革方案。不可改革论是决定用“休克疗法”给旧制度迎头一击的俄罗斯政治家们(和他们的西方保护人)后来的又一个臆造。

  我们应当再来看看“改革”这一概念。如果所谓“改革”在这里意味着转向完全的私有化和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那么苏联经济制度当然是不可改革的,它只能被彻底取代,某些自封的西方顾问在1991年就坚持必须这样做,而且后来也不肯原谅戈尔巴乔夫,因为他没有听他们的话,然而在苏联政治家和政治分析家中,包括在激进改革派中,当时很少有人支持这一主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非常赞同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并一再坚定(1990年以前)重申的“改革”目标:拥有“可调节的”、同时又“丰富多彩的现代市场”的“混合经济”,它能为公民提供“经济自由”和为各种形式的所有制提供“平等权利”,但仍可被称为社会主义经济。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混合经济的主张在西方受到许多人的讥讽,叶利钦当时炮制出的一种观点——苏联领袖想把不可合并的东西合并在一起,或者如一位西方历史学家所说,他想“让兔子和驴杂交”——得到了普遍赞同。但这也是不正确的,所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混合型的和可调节的,都包含着私人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市场调节方法和非市场调节方法,它们的对比关系会时常发生变化,任何一种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其实从来都不存在其思想家所鼓吹的完全的“自由市场”。此外,俄国除1929年新经济政策结束后的那段时期外(无论是沙皇俄国还是苏维埃俄国),历来是大规模的国营经济成分和私营经济成分结合在一起的。

  从政治和经济观点来看,将“资本主义”成分植入改革后的苏联制度是一件比把“社会主义”成分带入——比如说——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更加困难的事情,但是,使市场成分——私营公司、银行、服务企业、商店和农场(与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场一起)——无法对苏联经济加以补充并获得发展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原因并不存在。在东欧的共产党国家和中国,在政治限制多得多的情况下发生过某种类似的情况。当时需要的只是坚定地遵循戈尔巴乔夫的原则——循序渐进并且决不将生活方式,哪怕是改革后的生活方式强加给人们。这一点之所以没有在苏联和后苏联的俄罗斯实现,首先是由于政治原因,而不是经济原因,——就像1990—1991年国家遭遇的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原因一样。

  我们也必须讨论一下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是否真的“彻底失败了”的问题,因为果真如此的话,那就意味着苏联经济没有对他的倡议作出反应,如同在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这一论点也是回头看的结果,甚至在1990年,尽管当时戈尔巴乔夫的政策显然已经产生一系列严重情况——预算赤字增加,通货膨胀加剧,消费品日益短缺,生产不断下降,但某些西方经济学家仍然认为他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如果说经济改革是由几个必要阶段构成的“转型过程”,那么到1990年时,戈尔巴乔夫已在几个重要方面启动了整个这一过程,他使得全面经济改革所必需的几乎所有法律得以通过,使相当一部分苏联精英具有了市场思维,而且这种思维在他们头脑中非常牢固,在1991年的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一位主要的新斯大林主义者甚至宣称:“如今只有疯子才会否定市场关系的必要性”,不仅如此,戈尔巴乔夫还废除了一些旧的思想教条,使私营企业和私有制即市场关系合法化,带头拥护各种所有制“积极和正当地竞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经济摆脱了党的机关用来约束经济的种种禁令和限制的桎梏,于是,作为这些变化的直接结果的苏联经济市场化、私有化和商业化过程开始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