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哈尔滨档案_[澳]玛拉·穆斯塔芬【完结】(26)

  第50节:骨肉离散(3)

  后来我想起了80高龄的季马·利特文,一位居住在以色列的世交好友。利特文家族是一个来自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的犹太大家族。与奥尼库尔家一样,他们也在俄国革命前来到海拉尔,经营家畜和毛皮生意。季马1920年出生在海拉尔,并在那里度过了风云变幻的四十多个年头,遍尝人生的悲剧和折磨而幸存下来。他曾是我外祖父莫佳的生意合伙人,经常带着妻子来哈尔滨看望我们。后来,他到澳大利亚探亲的时候,我见过他;而我去以色列时还在他那儿呆了几天。我一直认为他是个思维敏捷、说话风趣的人,并且喜欢他那豪爽的个性。

  于是,我给季马打电话。听说我想了解他在海拉尔的生活,季马非常激动,表示乐意谈一谈,并且为我对这段历史感兴趣而高兴。我给他开列了一份长长的问题清单,还寄去一台录音机,以便让他把答案录到磁带上。可是老人家用不了那个"机械玩意儿",干脆给我寄来一封密密麻麻长达10页的信回答问题。后来,我们又交谈过几次。他还数次通过电话,把想起来的要点及时告诉我。季马非凡的记忆和其他亲戚提供的情况,为我勾勒出一幅完整鲜活的历史画卷。

  20世纪20年代初期,海拉尔的俄罗斯人社区是一个多民族集团。各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政治立场有很大的差异。在前白卫军和哥萨克人中,有一部分拒绝接受苏联已经取得完全胜利这一事实。有些哥萨克小股部队继续越过边界发动突然袭击。可是,大多数俄罗斯人,无论是1917年以后到达满洲的新移民,还是像奥尼库尔一家那样的老移民,都承认苏维埃政权将在俄罗斯站稳脚跟。他们很清楚,总有一天,中东铁路地区的政治地位将得到确定,因而只希望平平安安地过日子。老移民、白俄、哥萨克、基督教徒、犹太人,还有鞑靼人,比邻而居,互相贸易,一起把孩子送到学校念书。尽管他们向往美好平静的生活,但是很快就被置于自己无法左右的力量的夹击之下。各方势力--苏联人、中国人、日本人--为控制东北而进行的角逐最终将使俄罗斯人社区分崩离析。

  三方力量的第一次变化,发生在1924年5月。1920年,中国不再承认沙皇政府,结束了俄国人在中东铁路地区的治外法权,并最终承认了苏联政府。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双方达成共识,在中国法律的框架下共同管理该地区。但实际上,苏联控制了中东铁路及其管理权,掌握了铁路、学校、医院以及其他社会公共机构。

  第51节:骨肉离散(4)

  苏联任命了新的中东铁路负责人,并派遣一批专家接管了中东铁路的关键职位,还组建了工会和工人委员会。苏方人员中有苏联国家安全部门的特工人员。那时,苏联秘密安全部门被称为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特工人员的任务是确保中东铁路员工政治上的忠诚,保卫苏联的利益,并在他们认为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地区收集经济、技术和政治情报。

  几个月后,中东铁路的负责人宣布,只有登记为苏联公民或者中国公民的人才有资格被雇用。对于在满洲地区俄罗斯机构工作的文职雇员来说,这个要求未必不合理。为了保住饭碗,大约两万多名中东铁路的雇员去苏联领事馆登记为苏联公民。他们中有许多人被开玩笑地称为"萝卜"--表皮是红色的,里面却是白色的。还有少数人取得了中国国籍。那些情愿保留无国籍流亡者身份的人,不得不另找工作。?

  登记为苏联公民的号召不只针对中东铁路的雇员,苏联政府也鼓励那些持有已经做废的沙皇政府护照的俄罗斯移民这样做。1917年十月革命后流亡到中国的难民和许多早期的移民,出于对沙皇俄国的忠诚,选择了无国籍流亡者或白俄的身份。也有人因为同情十月革命而领取了苏联护照。但像奥尼库尔一家那样的人,领取苏联护照不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是由于现实生活的需要。他们不想成为无国籍的人,尤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

  可是,在苏联领事馆登记为苏联公民的人,并不享有苏联公民权,甚至没有移民到苏联的资格。苏联领事馆签发的褐色布面小本本上虽然用法文写着"护照"二字,但封面上的俄文却是"居住许可证"。不过,这无关紧要,因为大多数持有这种护照的人都不打算离开中国,他们只想在中国居住期间得到苏联领事馆的保护而已。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的政局动荡不安,东北地区的实权落在以日本为靠山的军阀张作霖手里。当时,日本关东军总部设在濒临黄海的旅顺港,其任务表面上是保护1904-1905年日俄战争中从俄国夺取的在南满的特权,但军事扩张的野心人所共知。流言盛传,白俄武装分子越过边界袭击苏联的目的,就是要挑起冲突,使日本人有借口调兵解决。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像许多别的犹太家庭一样,居住在海拉尔的奥尼库尔一家也申请了苏联国籍,并去附近的满洲里苏联领事馆办理了护照。因为护照的有效期只有一年,他们不得不每年都去续签。奥尼库尔一家人考虑过申请办理中国国籍吗?我问过母亲。绝对没有!首先,奥尼库尔一家是持有当时沙皇政府签发的护照合法地来到中国的俄国人。现在既然俄国政府成了苏维埃政府,正如中东铁路地区的管理机构变成苏联政府的一个部门一样,他们当然要领取苏联政府签发的护照了。最重要的是,他们不想成为无国籍的人。他们的新女婿莫佳·扎列茨基从打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居住时起,就持有苏联护照;他们的大儿子阿勃拉姆从在西伯利亚学习时起,也持苏联护照。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