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独秀风雨人生_朱洪【完结】(5)

  第二年,陈独秀在安庆过了一年安静的日子。年底,高晓岚生下了女儿玉莹(筱秀)。

  1901年春,东北安定后,陈昔凡带信要陈独秀和庆元再去。但这次,陈独秀决定去日本留学。初秋,庆元庆同弟兄俩相约启程。“弟就辽东道,兄航燕海边。”

  这是弟兄俩最后一面。

  第二章 天生的领袖(1901秋—1908冬)

  青年励志社

  1901年10月,陈独秀进东京弘文学堂师范科学日语。

  头一年,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组织了一个“励志社”。陈独秀到东京后也参加了这个组织。一次,清廷派官员到日本,励志社中的章宗祥、曹汝霖一班人争着当翻译,引起了陈独秀的反感,遂和张继退出了励志社。

  秋去冬来,陈独秀和老乡桐城西乡(练潭乡)潘家楼人潘赞化一起回国。1902年初春,陈独秀回到了安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南水关道院内两幢毗连的房子。房基隔街临江,隔壁是李鸿章公馆。陈昔凡看上这块风水宝地,打算将来在这里建屋造园、怡养天年。

  陈独秀回到安庆不久,与一批进步青年成立了“青年励志社”。这些进步青年中,有安徽大学堂学生郑赞丞、房秩五,武备学堂学生柏文蔚,南京陆师学堂学生葛襄(葛涓仲)以及潘赞化、何春台等人。社址设在藏书楼。陈独秀等人的活动,引起了清朝安庆地方当局的警觉,准备逮捕学社的为首分子。秋天,陈独秀和葛襄被迫离开安庆,途经南京、上海,再次去日本。陈独秀临行前,妻子高晓岚已有身孕。年底,高晓岚生了一个团团脸、活泼好动的儿子陈乔年,因为排在延年之后,取小名“小五子”。

  陈独秀到南京后,和葛襄去江南陆师学堂见到了徽州人汪稀颜。经汪稀颜、葛襄的介绍,陈独秀认识了正在陆师学堂读书的章士钊。陈独秀告诉汪稀颜,自己写了2卷《小学万国地理新编》,准备送到上海商务馆石印出版。

  一个月后,汪稀颜给在芜湖搞图书发行的弟弟汪孟邹写信,称“陈仲甫”氏为“皖城志士”,说“此君现游日本,兄未到堂时,蒙见来访”。年底,汪稀颜猝然去世。陈独秀写了《哭汪稀颜》诗:“凶耗传来忍泪看,恸君薄命责君难。英雄第一伤心事,不赴沙场为国亡。”

  秋天,陈独秀第二次来到日本。在日本,陈独秀认识了苏曼殊、冯自由等。苏曼殊生性豪放不羁,和陈独秀在一起,常常信马由缰,大谈特谈。

  天渐寒冷后,一日,陈独秀、张继、潘赞化等人闲谈。张继说:“秦毓鎏,叶澜等人近日提出成立‘中国青年会’,问我们可有此意?”潘赞化说:“既然我们不参加励志社,不如正式宣布退出来,一起参加中国青年会。”陈独秀表示赞成。中国青年会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正对他的胃口。

  除夕之夜,陈独秀和潘赞化说:“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了?”潘赞化知道陈独秀挂记高晓岚生产的事,劝他说:“嫂子不是头一胎,家里还有孟吉夫人,你还是放宽心吧。”陈独秀说:“倒也是。冒冒失失地回去了,清廷的爪牙说不定还要找我的麻烦。”

  冬去春来,陈独秀又结识了留日学生中激进人物黄兴、陈天华、邹容等人。往来较多的是赵伯先、潘璇华、葛温仲、周筠轩等。当时陆军学生监督姚昱是清政府的一个走卒,大伙瞧不起姚昱的奴颜媚骨,打算找个机会教训一下这个奴才。

  1903年3月31日夜晚,东京到处散发着樱花芳香的气息。月光下树影憧憧,昆虫在嫩绿的草坪中嗡嗡作响,和偶然走过去的悉悉索索的脚步声交叠在一起,增加了夜的宁静。这时,有几个黑影轻手轻脚地闯进了姚昱的住室。只见抱腰的抱腰,捧头的捧头,捉手的捉手,惊慌失措的姚昱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只听得咯嚓一响,姚昱的辫子连辫根齐刷刷地被剪去。大家发一声喊,顷刻间人去辫空。原来,这抱腰的是张继,捧头的是邹容,执剪的是陈独秀。回到宿舍,陈独秀将手中的辫子扔到桌上,大口喘气地说:“这回出了一口恶气。”

  当夜,他们将姚昱的辫子挂到留学生会馆。第二天,姚昱向清廷驻日本使节诉苦。不久,日本警方查出为首者是陈独秀、张继、邹容,旋即将3人驱逐出境。4月上旬,陈独秀、邹容、张继乘船到上海,一起去《苏报》编辑部看章士钊。

  听了3人被逐经过,章士钊哈哈大笑,说:“你们来得正好,《苏报》打算增加革命宣传。不知你们有什么打算,我倒希望你们能留下来。”结果,邹容要写《革命军》,陈独秀急着要回家,只有张继答应留在《苏报》编辑部。

  藏书楼演说

  1903年4月底,陈独秀回到了安庆。6岁的延年已入私塾蒙馆读书,陈独秀我行我素,和新朋旧友谈天,他的住宅一时热热闹闹,又成了安庆进步青年的活动中心。

  一天,卫国桢、潘晋华等青年来陈独秀家闲谈。陈独秀说:“现在大家爱国情绪十分高涨,我有一个想法,写一个‘知启’,在藏书楼开一个演讲大会。你们看怎么样?”卫国桢、潘晋华等都说好。

  5月17日中午,陈独秀冒雨来到藏书楼。南水关离藏书楼所在地孝肃路拐角头只有十几分钟的路程。陈独秀到时,楼里楼外已挤满了喧闹的青年学生。不少学生穿着淋湿的衣服,焦急地向前台张望。陈独秀登台,先讲他在东北耳闻目睹俄国士兵欺压华人的暴行,然后说:“我们与俄国人仇结不解,我国之人有一人不与俄死战皆非丈夫!……我们人少力薄,要益于国事不能闭塞耳目,要消息灵通;要有爱国思想;要有健壮的体魄,提倡军人精神……”陈独秀演讲完毕,室内掌声雷动。接下来,卫国桢、潘晋华、潘旋华、葛光庭等人也发表了演讲。演讲结束,当场签名参加“安徽爱国会”的有126人,其中包括16岁的朱蕴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