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天子_名剑山庄【完结】(1584)

  所以他几乎立即告退了,去查他的案子。

  似乎是张礼的判断让王恕下定决心了。

  王恕立即对陈钺说道:“陈大人。”

  陈钺立即说道:“臣在。”

  王恕说道:“全城戒严,配合张总捕破案。”

  陈钺说道:“是。”

  王恕声音忽然有些悠长,对陈钺别有所指地说道:“陈大人,我不想有第二次。”

  陈钺一听,立即说道:“大人——”

  陈钺听王恕的意思,似乎是将知道当做背后的人了,顿时大急,他也知道,他看出王恕此行巨大的风险之后,心中已经有退缩的意思了。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陈钺是出工不出力的,似乎由王恕折腾。

  但是让他站在这些江南士绅那边,却是绝对不会的。

  越是这种没有底线的官僚,越是能明白强弱对比。

  而今苏州士绅其实是在要挟朝廷。但是朝廷真要下定决心,不怕打碎瓶瓶罐罐的,江南士绅们有一个算一个,能有什么好下场?

  真以为当今龙椅上那一位,是可欺之主?

  只是陈钺也明白,而今朝廷财政紧张,这些江南士绅却也是打到了节骨眼上,从长期来看,这些人定然没有好下场。但是短期形式就不好说了。

  但是当官不是炒股。

  炒股套牢,还能期望能涨上来的一天,但是当官死在黎明之前,也是人死不能复生。

  王恕打断陈钺的话,说道:“我知道陈大人是朝廷的忠臣,而今的局面你也知道,我不想有第二次,你也知道这句话,该让谁知道。”

  陈钺心中顿时一亮,说道:“大人的意思是——”

  王恕说道:“而今朝廷多事,江南不能再多事了。”

  陈钺心中大喜。

  他听王恕的话音,就知道王恕有妥协的意思。

  这就太好了。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很多事情就是如此。

  王恕投鼠忌器,而江南士绅一方,又何曾想与朝廷彻底的撕破脸。

  陈钺所知道,他们岂能不知道。

  只是很多时候,利益都是争取过来的。

  朝廷明显的对江南下刀子,他们还没有任何动作,岂不是向朝廷说,这里钱多人傻速来。如此一来,朝廷对江南的索取,只会没有尽头。

  但是而今,双方较量了一番,都知道对方的力量。

  岂不是可以谈判的时候了。

  彼此之间可以各退一步,比如某些行业可以从专卖之中剃出出来,给出更多的优惠等等。

  陈钺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其实陈钺在很久之前,就有在其中斡旋之意。只是王恕名声在外,陈钺不敢轻易开口。

  此刻王恕既然有了松口的意思。

  陈钺自然知道该怎么办了。他立即说道:“下官明白该怎么做了。”

  王恕让陈钺下去之后,他负手踱步片刻,写了一封书信,叫来一个锦衣卫,让他送往南京,这一切都是当着汪岳的面前做的。

  汪岳自然明白王恕的意思,他说道:“大人,你决定调京营来苏了?”

  王恕淡淡地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我王恕一辈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但是唯独忍不了城下之盟。”

  第二十七章 京营到

  王恕并非不能妥协。

  毕竟王恕很明白,他不可能将江南士绅斩尽杀绝的,这也不现实。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江南士绅也不是朝廷的敌人,是朝廷的支撑力量之一。朝廷的根基之一。

  而今彼此之间的争斗,不过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江南士绅也没有将大明推翻,另立新朝的决心。

  斗而不破才是双方追求的。

  但是王恕决计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妥协。

  首先,是对王恕人格的侮辱。

  王恕是那种被打了一巴掌,就认输的人吗?如果王恕这样认输了,他所得到的远远小于他所失去的。

  而且政治是什么?

  是一个角斗场。

  朱祁镇面对的首辅,各有特色,都是大明的顶尖人才。

  并非大明官员都有这个水准,而是必须有这个水准,才能从重重厮杀之中脱颖而出。

  王恕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他岂能对首辅那一把椅子没有想法。

  王恕这些年以秉性刚直,不畏权贵,不畏豪强。让很多大明官员支撑与敬佩,他在青流之中名声很好。

  王恕今日这样向江南士绅妥协,就是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否定了之前他的一切。自然大失人望。

  没有人支持,没有一个稳定基本盘与班底。

  进内阁都未必行,更不要说内阁首辅了。

  是的,圣眷是很重要的,但是想在内阁立足,单单的圣眷是绝对不行的。

  其次,就是王恕对人性有深刻的了解。

  此刻,他想要妥协就能妥协了。

  对方却未必了。

  而且,这也不符合他的政治观念。

  他是钦差大臣,代表着皇帝。

  上下尊卑,在大明朝廷虽然不是时时刻刻在讲,但却是大明朝廷运行的底层逻辑。今日江苏士绅敢如此?

  朝廷何以令天下?

  纵然王恕粉身碎骨,这个前例不能开。

  所以,他对陈钺的话,是真话,也是假话。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种田文 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