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上)_庚新【完结】(1216)

  但这个时候,第二只黑天鹅又出现了。

  新罗的老王金春秋,就是在这个时候死的。

  九月契苾何力还在准备着撤军的事,金春秋的死讯就传来了。

  至于新继位的王……

  按原本历史,应该是金法敏上位,成为新的新罗王。

  但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

  新罗这边,除了金春秋,突然又冒出一个金仁泰。

  仗着在周留城及白江之城,协助唐军有功,得到大唐在百济的熊津都督府支持。

  具体来说,就是苏大为在背后暗自表示,支持金仁泰做新罗王。

  本来金春秋死后,新罗王之位是毫无悬念的落在金法敏的头上。

  但现在,这个事悬了。

  金法敏和金仁泰都是嫡子。

  两人各不退让。

  好好的新罗,隐隐分裂成两派。

  除去新罗之事,苏定方这边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

  因为没有援军,苏定方也因兵力不足,只好困守在平壤城下。

  而天气进入冬季后,西北风嗖嗖刮个不停。

  黄海之上,风浪巨大。

  大唐的运粮船,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围攻高句丽平壤城的唐军,陷入缺粮的巨大危机。

  李治又忙命新罗和熊津都督府为苏定方军筹措粮草。

  苏大为这边倒还及时征集粮草调拨,稍稍缓解唐军燃眉之急。

  但是新罗这边,再一次掉链子。

  一直拖到龙朔二年的二月,都没能把粮草运过去。

  此事,令苏定方大为震怒。

  漏屋偏逢连夜雨,就在唐军士气越来越低靡的时候,大唐宰相,浿江道大总管任雅相又病死在军中,令军心愈发不稳。

  高句丽人很快探明了消息,抓住机会,对唐军发起反攻。

  苏定方这边,高句丽人是不敢惹的。

  已经被这位大唐军神打出了心理阴影。

  柿子赶软的捏,高句丽的主攻方向,乃是任雅相部。

  此战,泉盖苏文强撑病体,集中兵力,对驻扎在蛇水之上的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发动猛烈冲锋。

  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庞孝泰毫不畏惧,高呼杀贼,一番血战,终于挡住了高军的第一次进攻。

  但天降大雪,气温陡降。

  庞孝泰和手下五千多名唐军,全都来自岭南之地,也就是后世的广东和广西这两广。

  面对缺衣少食,加上急冻,唐军的战力迅速下降。

  高句丽人大喜过望,立刻发动第二次和第三次冲锋。

  最终,唐军庞孝泰部寡不敌众,五千余人,全部战死。

  在最后的时刻,庞孝泰手下亲兵劝他赶紧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但庞孝泰却大喊道:“我伏事国家两代,过蒙恩遇,高丽不灭,吾必不还,今五千乡里子弟一并战死,我岂能自求生还?”

  说罢,他举起大刀,带着十三个儿子,勇猛冲向高军。

  父子皆壮烈殉国。

  死时,庞孝泰时年六十二岁。

  当是时,天降暴雪。

  血腥的战场,被白雪所覆盖,放眼望去,唐军战士的躯体被白雪覆上,犹如一座座雪白的丰碑。

  它们永远矗立在遥远的异国它乡。

  士兵疲惫,粮草不济,大将客死,天和大雪,各种不利因素全聚在一起。

  大唐战神也为之扼腕。

  终于,苏定方无奈的仰天长叹,解除了对平壤的包围,班师回国。

  而此时的苏定方也没想到,这一别,他再也没机会再踏入辽东。

  一年之后,大唐西北告急。

  吐谷浑被吐蕃吞并,一系列恶果终于爆发。

  吐蕃摩拳擦掌,对大唐亮出锋利獠牙。

  李治命七十二岁的苏定方坐镇西北,节制诸军以备吐蕃。

  四年后,这位灭突厥、平百济、征高句丽的老将,终于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梦想。

  在苍凉的西北大地撒手离去。

  享年七十六岁。

  第六十六章 一年

  “苏都督!苏都督何在?就说刘仁轨求见!”

  二月二,龙抬头。

  三月春风似剪刀。

  大唐自从龙朔元年攻下百济,建立熊津都督府,转眼已过去一年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大唐龙朔二年三月。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除了还有些倒春寒,比之前的寒冬,已经要好上不少。

  驻守泗沘城的唐军,也总算能喘一口气。

  这一年的时光里,发生了许多事。

  先是百济叛乱,叛军声势浩大,一度令唐军只能困守泗沘城。

  后来幸得苏大为与刘仁愿、刘仁轨等将浴血奋战。

  特别是苏大为指挥黑齿常之和金仁泰攻下周留城。

  他与刘仁轨又于白江港击败倭国水师。

  百济的局面才大体安定下来。

  后来纵有骚乱,也只是局部零星叛乱,无伤大局。

  百济这边是稳住了。

  不过听说高句丽那边战事却颇不顺利。

  集合大唐全部力量,以战神苏定方为首,五路大军,居然没能创造速胜的奇迹。

  大唐在苏定方的指挥下,已经创造过太多的军事奇迹了。

  几乎忘了,像现在这样鏖战,才是战争本有的模样。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