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上)_庚新【完结】(581)

  但长孙无忌把持朝政多年,便是李治,也很难改变。

  寝宫内,香气从殿角的博山炉里淡淡的升起,虚无飘缈,迷幻之至。

  像极了人心。

  武媚娘与李治轻声说了几句,抬头向苏大为看过来:“阿弥,我信你,这个案子,别人我都不信,我只信你,只想让你来查,究竟是谁想害我和陛下的女儿。”

  “我和陛下的女儿”这几个字,武媚娘加重了语气。

  这话是对着苏大为说,但未必是给苏大为听的。

  “武昭仪。”

  褚遂良轻咳了一声,看了一眼长孙无忌,开口道:“爱女之心,人之常情,这一点,老臣能理解,但是国家自有法度在,苏大为既然无法洗脱嫌疑,岂能让他来查此案?他理应避嫌,不能因为武昭仪心中偏爱,便乱了法度。”

  比起长孙无忌话术的攻势凌厉,攻人要害。

  褚遂良说话温吞,显得柔和不少,但他的话里,绵里藏针,顿时把难题踢给了李治。

  作为大唐皇帝,你是要为自己的女人的偏爱,而改变决定。

  还是要遵守大唐法度,做出表率?

  李治脸色微变:“右仆射,安定乃昭仪之女,昭仪既然属意苏大为……”

  “陛下。”

  长孙无忌终于开口了。

  他的中气十足,话里,带着一种犀利的,能斩碎一切的力量感。

  “私情,岂可置于律法之上?”

  这话的潜台词是:老臣在陛下的提议下,刚修好《大唐疏律》颁布天下。

  陛下如此做万民表率,脸疼吗?

  李治刚想说出口的话,一下子被打断,半截噎在喉咙里。

  脸色顿时无比难看。

  武媚娘紧了紧手里抱的安定公主,深吸了口气,向长孙无忌道:“赵国公,我以为……”

  “哼!”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冷冷一甩袖:“刑狱、律法,乃国之大事,岂能听妇人之言!”

  这一句话,打脸更是厉害,隐隐有指责李治,听身边女人的话,没有自己主见的意思。

  要知道,长孙无忌既是李治的舅舅,又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之一。

  他这般说话,就算是李治也毫无脾气,一时“喏喏不敢言”。

  关于“安定公主被人诅咒”一事的争斗,可以说到此时,大势已定。

  整个寝宫内,回荡着长孙无忌那句“妇人之言”,余音袅袅。

  而长孙无忌,双手负手,昂首挺胸,目光犀利。

  此时的他,比李治更像是一国之君。

  无人能当其锋。

  李治面色尴尬,武媚娘面色涨红。

  李淳风在一旁好似入定一般,伫立不语。

  而褚遂良则是抚须微微点头,对长孙无忌的话完全赞同。

  就在这个时候,苏大为开口道:“如果让赵国公接手这个案子,用多久可以破案?”

  嗯?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被苏大为所吸引。

  苏大为所问的,也正是所有人想知道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抛出来后,长孙无忌也无法回避。

  他眼睛微微眯起,手捋长须道:“若抽调长安刑名,再配合宫中……老夫想,十日之内,定能有个结果。”

  长孙无忌精于大唐各司及刑名之事。

  所以说的话并不是胡乱说,而是一种精确的判断。

  就算再怎么压缩时间,也不能更快了。

  毕竟要抽调人手,要搜罗证据,还要与宫中一些关节相配合。

  最重要……

  当然是统一口径,让结果是长孙无忌想要的那个结果。

  这话刚出口,苏大为就笑了:“太久。”

  “嗯?”

  长孙无忌的眼瞳一缩。

  苏大为的笑容,在他眼里是如此的讽刺,简直就是当着大唐皇帝的面,嘲讽他长孙无忌无能。

  心念电转之下,长孙无忌冷冷的道:“无知小儿,你懂什么?安定公主之案,牵连甚大,又涉及宫帏之私,岂能儿戏?十天,已经是极快。”

  “赵国公,想必是脱离实务太久,所以未免考虑不周。”

  苏大为微微一笑,看着长孙无忌脸上变色。

  他毫无畏惧,转身向着李治抱拳道:“陛下,以臣算来,别说是十天,就是三五天,也足以令躲在暗处害公主的人,毁灭证据,逃之夭夭,这此万万不可。”

  “苏大为,你这是何意?”

  长孙无忌的声音里,少见的带了一丝怒意,

  多少年了,他作为宰辅大臣,从没人能真正引动他的情绪。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又有谁人能动摇他的心境?

  草原上的突厥人不能,大唐宗室的李恪、李道宗、李元景他们同样不能。

  因为长孙无忌自认为是真正的强者。

  但是这一刻,在讨论审案之时,他居然被苏大为不动声色的嘲讽了。

  一丝无名之火,在他心头升起。

  “陛下,赵国公,右仆射,臣说十日太久,绝不是虚妄之言,若走了真凶,那我们方才争的这一切又有何意义?”

  这句说完,他深吸了口气,继续道:“在此,臣愿与赵国公打个赌,若把这案子交给我,必会以短于十日之期,令案情真相大白,不知赵国公,敢与我赌吗?”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