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上)_庚新【完结】(687)

  苏大为捏了捏自己的眉心,暂时将这个疑惑放下。

  顺着混入唐营的斥候这条线索继续推下去。

  连夜出营增援的唐军斥候抓回了两名突厥人的探子,那个时候,很可能潜伏的敌人,在营中已经瞧见了。

  他们没有立刻发难,而是选择时机。

  从结果来看,那两名探子也没完全说实话,或者,他们早就做过预案,一旦被抓住,受刑不过,给一套假的说辞。

  天亮之后,斥候营再出动,寻找走失的三名唐军。

  可能在这个时候,那两名潜入唐营的突厥狼卫才抓到机会下手。

  一人混进了关押俘虏的帐蓬。

  之所以杀人,是为了灭口。

  他自己有唐军的衣甲出去倒是容易,但是还想带着两名俘虏则不太可能。

  如果再对其他唐军下手,想再弄两套衣甲,则意味着要冒极大风险。

  唐军营内有巡营的兵卒,不容易瞒过。

  而且动手的话,万一失手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

  所以杀掉两名俘虏,断掉线索,对突厥狼卫来说,最简单。

  另一人,则趁这个时候,潜入了王文度的大帐。

  看来昨夜一定摸清楚了唐军主帅帅帐的位置。

  大总管程知节一直在帐中,没有出去,而且帐外亲兵把守森严。

  只有王文度,在天亮时带着所有亲卫大摇大摆的巡营,这就给了潜入的狼卫机会。

  苏大为在脑中仔细推演,觉得大致应该如此。

  再继续想下去。

  当外出搜索的斥候将两名唐军尸体带回来时,天已经大亮。

  潜伏的突厥狼卫应已得手。

  他们说不定那时便悄然出营了。

  对,这有一个时间差。

  等苏大为他们从尸体上,推出敌人可能混入大营,程知节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时,对方必定已经逃出营了。

  想到这里,苏大为又一次捏了捏眉心。

  没有继续往下推演,而是想起另一个问题。

  假如把自己代入到潜入唐军营的突厥狼卫角度,潜逃出去,是否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一直混在大营中呢?

  比如给唐军的军马下毒,又或者放火制造骚乱?

  但苏大为随即摇头,把这个推想放下。

  不现实。

  如果是两军已然交战,这样做引发骚乱是有用的。

  但现在,大雪封山,唐军与西突厥的真正较量,只能放在开春后。

  这么长的时间里,突厥狼卫不可能在唐营里潜伏住。

  不明唐军军制,而且不断会有人巡营,迟早会露出马脚。

  甚至随时会被发现。

  徒劳无功,这条选项放弃。

  那么最有利的,便是趁唐军发现之前,搜寻一切有用的情报信息,传回西突厥,为开春后的决战,提供情报支撑。

  这样一切就说得通了。

  至于抛尸在山脚下,让唐军容易发现也有了合理解释。

  因为这事迟早瞒不过去,哪怕唐军没找到失踪的士兵,也会提高戒备。

  与其如此,不如故意让唐军发现,引开视线。

  噼啪!

  眼前的篝火跳动了一下,火中的木柴发出一声炸响。

  这让苏大为心里一惊。

  也是这一瞬,他突然觉得,自己这次面对的敌手,非常不简单。

  从这一系列的操作来看,对方简直是心理学中的节奏大师。

  化装唐军混入唐军大营,说起来简单,其实却并不容易。

  对方整个动作下来,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先设计抓住唐军斥候。

  第二步,利用斥候的失踪,将唐营侦骑吸引向外搜索。

  利用这个时机,掩护潜入唐营的突厥狼卫。

  第三步,当发现斥候尸体的唐军侦骑,将尸体带回来,注意力全落在营内时,潜入者,却趁着这个空档逃出,带着从王文度处获得的情报,以及那名伙长做“活口”,向着金山南脉西突厥王庭方向逃遁。

  这每一步,显然都是精心设计过的。

  就算唐军派人追赶,一来山路难走,难以寻找线索。

  二来,就是这场暴风雪,等于将原来的道路和一切线索全都抹去了。

  想在这种情况下追上这伙突厥狼卫,难度之大,无异于大海捞针。

  “真是个厉害的对手。”

  第四十三章 看不见的较量

  阿史那道真将木柴折成比较好烧的小木条,扔到篝火里。

  听到苏大为说的话,他诧异的问:“阿弥,你说什么?”

  “我是说,这次咱们的对手,那伙突厥狼卫很厉害。”

  苏大为将自己的想法简单向他说了一遍。

  “你有没有觉得,从昨晚斥候失踪时开始,我们便落入他们的算计中,每一步都被他们抢在前头。”

  “哪有你说的那么神?”

  阿史那道真嗤之以鼻:“真要这么厉害,难不成连我们追击他们,都能提前料中?我倒不信……”

  话没说完,他添柴的动作突然一僵。

  扭头看向苏大为时,彼此的眼中,都透着凛然之意。

  “并非不可能。”

  “从已发生的事,幕后策划这一切的,一定是个高手,非常善于揣摩人心,并且利用时间差。”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