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上)_庚新【完结】(732)

  “卢国公的功劳够大了,比起灭西突厥的灭国之公,他更想要低调些。其实他为人在朝中也一直极为克制,比起大功,他更想要稳定住局面。

  最好是小胜,或者不胜不败,对他来说最有利。

  败,和大胜,都不是最佳选项。”

  安文生道。

  苏大为深有同感的点头:“难怪,难怪大总管一直不紧不慢的。”

  “他现在就好比战国时的赵国廉颇,求稳,是最重要的。”

  苏大为点点头。

  “除了卢国公,你当还知道,此战最重要的影响,还有两位。”

  安文生冲他竖起两根手指:“一为副总管王文度,一为前军总管苏定方,此二人,位置极为重要。”

  “嗯?”

  苏大为皱了下眉,一下子没跟上安文生的思路。

  这怎么又扯到王文度和苏定方身上了。

  就听安文生继续道:“王文度是谁的人?你知道吗。”

  “呃,应该是陛下的人吧。”

  “但他也可能是长孙无忌的人。”

  “咳咳。”

  苏大为一下被呛到了,忍不住连声咳嗽。

  不是吧,这是玩的无间道?

  “阿弥,你现在遇事已是极为通透了,但是对我们大唐上面这些家族,可能还是不太了解,你要看他是哪边的人,先得看他的出身来历,王文度,可是出自太原王氏。”

  这么一说,苏大为懂了。

  太原王氏,那岂不是王皇后那一支,那不就是关陇贵族?

  这特么的,李治自然不会用关陇贵族的人。

  见苏大为神色变幻,安文生猜到他在想什么:“此事说来有些复杂,王文度虽是太原王氏,但比较偏,算是分支,不属嫡系,所以此前也不受重视。

  不过在上次突厥狼卫上元夜偷袭皇宫时,他曾挺身出来,护在陛下身前,因此进入陛下视线。

  他此前当然不是陛下的人,但是此后,却不一定。”

  “你这么说,把我绕糊涂了。”

  “我的意思是,王文度可以是两边的人,他出身是王氏,但也完全可以是陛下的人。”安文生微微一笑:“大唐都是关陇门阀一手建立的,陛下要想和关陇贵族完全割裂开,谈何容易。

  以我看来,他收拢王文度这样的人,是一招妙棋。

  可分关陇门阀之势,起到千金买马骨的作用,让那些分支与本家离心离德,为陛下所用。

  同时也与新贵成为一个制衡,不使新贵们过于膨胀。”

  苏大为点点头,平衡,还是平衡。

  李治这一招,可谓是把帝王之学,玩得出神入化了。

  “那他会不会还暗中替长孙无忌办事?”

  “依我看,之前有可能,但随着此次‘废王立武’的消息传来,王文度必不会,也不敢,再有二心,只会一心抱住陛下,为天子门下忠犬。”

  安文生此言,令苏大为深以为然。

  仔细想想,除了佩服李治的手腕,没有别的想法了。

  这时间节点拿捏得,简直了。

  出神入化,这便是出神入化的帝王术。

  “既然王文度是陛下的人,那此战他应该不会拖后腿才是。”苏大为道。

  “阿弥,这你可就想错了。”

  安文生晃了晃手指头:“对陛下来说,对付西突厥,并非是此战最重要的目地。”

  “什么?”

  苏大为吃了一惊。

  “什么意思?此战不为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那还有什么意义?”

  安文生抚掌大笑,一副我就知道你猜不到得意劲。

  “装逼犯,你再装,嘿嘿,试试。”

  苏大为把脸一沉,冷笑两声。

  安文生脸上的笑容一僵,摇摇头无奈道:“阿弥,你这就没意思了啊,你还不让我得意几分,也罢,我这就与你说明白,此事……”

  安文生娓娓道来。

  对于大国来说,其患不在外,而在内。

  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这是帝王之术。

  古今同理,这个理念,并没有错。

  就好比前隋来说,经历数次征高句丽的失败,折兵数十万,民相饥,死伤百万。

  最后让大隋崩塌的,也不是什么高句丽,而是内部群雄逐鹿。

  对于像大唐这样广袤的大帝国来说,哪怕是对外征战连续大败,哪怕会伤筋动骨,也不可能令其崩塌。

  李治深谙帝王之术,他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虑过的。

  仔细看他近几次的动作,就会发现,其节点控制,堪比节奏大师。

  从派苏定方对高句丽用兵,到派程知节征西突厥,到废王立武,每一步,单独看都没什么问题。

  连起来看,便像是围棋里的“势”。

  “其实朝中相争,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凶险,之前房遗爱之案,长孙无忌的手伸到了军方,借故或杀或贬,已经处理了一大批将领。

  大概是这件事刺激到了陛下。

  此前征高句丽表面上看着是不顺,但实际上……又何尝不是陛下在投石问路呢?

  军中何人可用,何人在拖后腿,可不就一清二楚了?

  接着又是突厥狼卫在上元夜突袭长安和皇宫,给了陛下动武的借口。

  也就有了这次程知节率军征西突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