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上)_庚新【完结】(969)

  李治两眼微闭,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想了想,记起确实有这么一件事。

  点点头,不再追问此事,改口道:“现在吐蕃派使节称,是吐谷浑入侵吐蕃,吐蕃不得已派兵驻守边境,你如何看?”

  “此必有诈。”

  苏大为极为肯定道:“吐蕃强而吐谷浑弱,昔年太宗时期,吐蕃就曾入侵过吐谷浑,击败了吐谷浑、党项和白兰诸羌,当时我军松州都督韩威轻出战贼,反为所败。

  正是因此,太宗定下决心对吐蕃用兵,以史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以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左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督步骑五万击之。”

  李治略一思索,微微点头。

  他明白了苏大为的意思。

  吐蕃与大唐的松州之战,是贞观十二年。

  距今已有二十年。

  当时战争是由吐蕃入侵吐谷浑引起的。

  唐军初战,松州都督居然被吐蕃所败,那可是大唐开国不久,战力最盛的时候。

  后来太宗下定决心,派出的阵容非常强大。

  侯君集,天下唯二继承李靖兵法者,战功赫赫的大唐名将。

  执失思力,归化大唐的外蕃名将。

  牛进达和刘兰也是青史留名的杰出将领。

  率领五万步骑,听起来不多。

  但大唐对外作战,一般五万人是标配。

  这五万,可是实打实的精锐。

  为了支持五万脱产战兵,按大唐一兵配三名后勤人员来算,五万战兵,需要十五万民夫做后勤。

  也就是说,大唐为此战一共发动二十多万人。

  在这么豪华的阵容下,才堪堪击退吐蕃。

  可知吐蕃之强,绝非吐谷浑能敌。

  按正常情况,强者不去欺负弱者,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吐谷浑哪来的胆量主动去侵略吐蕃?

  第五十一章 剑指辽东

  李治心中把这些关节想清楚,长长吐了口浊气:“朕也是这般认为,方才在朝堂上,朝臣有许多人,居然替吐蕃说话,说吐蕃与大唐乃是姻亲之邦,岂有不帮姻亲,而帮外人的。

  朕就觉得不对,现在听你一说,果然如此。”

  李治嘴里说着自己英明神武,其实心里,却暗叫一声惭愧。

  如果不是上次苏大为回来面圣时,在他面前极力描绘吐蕃一统雪域,现在已经是高原一霸,有可能威胁到大唐西北安全,他这次,只怕也会迷惑,很难判断孰是孰非。

  真实历史上——

  吐蕃于显庆元年,以大相禄东赞率领十二万吐蕃兵,侵入吐谷浑。

  禄东赞领兵越过巴隆河,进抵位于柴达木盆地一带的白兰氏。

  当日,吐蕃军向驻扎白兰的吐谷浑国守军发起袭击,双方苦战三日夜,吐谷浑战死千余人,退出白兰地区。

  吐蕃顺势占领了吐谷浑西南辖境,并屯兵白兰以作为日后吞并吐谷浑的跳板。

  但凡灭国之战,旷日持久,绝非一两场战斗,能分出胜负的。

  而这样的战争,就必须顾及内外形势。

  对外,那时大唐还在征战西突厥,注意力全在突厥人身上,无遐顾及其余,是一个极佳的时间窗口。

  对内,吐蕃已经完全消化象雄古国的势力,国力空前强大。

  此时击吐谷浑,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算如此,吐蕃仍做了一番精妙的“微操”。

  一方面,吐蕃派精锐封锁前往大唐的通路,尽全力捕杀吐谷浑的使者,使吐谷浑无法向大唐及时传递消息求救。

  同时,吐蕃人自己不断派出使者,通过对大唐鸿胪寺,及一系列高级官员释放虚假消息,并用珍宝厚币,对朝中高官展开一系列“游说”。

  对能在朝堂上说上话,能对李治施加影响力的贵族高官,重点“照顾”。

  以致于朝堂上大量的声音,都是替吐蕃说话。

  是不是很熟悉?

  战国时,秦赵决战长平,秦国也正是用这一招,来搞定东方六国,使六国在一旁吃瓜,坐着看赵括军被秦军歼灭。

  就算千百年后,这种游说它国高官,实现自己战略意图的阳谋,仍是屡见不鲜。

  正史中,正是因此,李治一时难以决择。

  而当时李治又一心想征服高句丽,实现太宗未完成的功业。

  大唐战略由此向辽东倾斜。

  这就给了吐蕃最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大唐显庆四年,吐谷浑大部被吐蕃给吞并。

  残余部纷纷内迁,“内附”大唐。

  直到那时,李治才如梦初醒,派出大唐名将苏定方,与吐蕃展开大战。

  可惜为时已晚。

  虽然有苏定方乌海之战,以一千破吐蕃副相达延莽布所率八万吐蕃兵的战场奇迹,但终究无法改变大唐战略被动的局面。

  吐蕃吞下的吐谷浑土地,基本都保住了。

  而随后大唐为了夺回吐谷浑这个战略缓冲地,做了一系列的战争动作。

  直到,大唐名将苏定方逝于军中,一切戛然而止。

  大唐高层才意识到,吐谷浑真的丢了,无法再复国。

  这原本是高宗朝难以言说的重大战略失误。

  但眼下,此刻,在苏大为面前,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