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136)

  “这些,你自己看吧。”

  李治抬了抬食指。

  李义府上去,双手捧过桌案上的一份卷宗,走下来,又递到苏大为面前。

  一脸狐疑的苏大为双手接过,看了一眼李治。

  那个方向,如今被白色的雾气所笼罩,实在看不清李治的表情。

  苏大为低下头,将卷宗打开。

  只看了一眼,身体就不住颤抖起来。

  这上面记录的,是从他审案,到昨晚的许多关键事件。

  许多事,是绝不会有外人知道的。

  包括昨晚从贺兰敏之府上,将那位纵火之人抓住。

  “这事涉到贺兰,朕知之,你有你的难处,但这并不是欺瞒朕的理由。”

  “陛下,臣有罪。”

  苏大为双膝落地,双手扶地,以头触地。

  浑身的血液好像在瞬间冻结。

  都察寺里,有李治的人,是谁?

  昨晚参与的人,谁最有可能?

  与明崇俨说的话,并没有记录在案上,是那人不知道,还是没有记上?

  这一刻,他心里第一次对李治生出深不可测,如临深渊之感。

  “此次,算是你欺君之罪……然,朕非薄情之人,念在你过去的功绩,朕网开一面。

  本来以你的功勋,封个侯伯没什么问题,但如今……

  还是再多历练几年吧。”

  “谢……谢陛下。”

  苏大为感到背后凉沁沁的,已被冷汗湿透。

  “你不是一直念着不良人吗?”

  “那朕就罚你,回去继续做你的不良帅,都察寺的事,你还是兼着,若再有对朕的欺瞒,数罪并罚。”

  “臣,领旨。”

  苏大为重重叩首。

  李治,太厉害了。

  这一手恩威并施,打得苏大为几无还手之力。

  这事在任何人身上,都要被李治搓扁捏圆,毫无脾气。

  还要谢李治的不杀之恩。

  ……

  “苏帅,请慢行。”

  苏大为低头走出紫辰殿,沿着雪白的石阶,一路向前。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喊自己。

  回头时,正好看到李义府,正挥动着大袖,向自己大步走来。

  “苏帅可是觉得沮丧?年轻人,受些挫折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来日方长。”

  李义府走上来,轻轻拍了拍苏大为的肩膀:“老夫还是很看好你,相信陛下也只是一时气头上,以苏帅的能力,简在帝心,将来封公封侯,对你来说,皆不是难事。”

  如果不是知道李义府的为人。

  清楚李义府过去的那些“事迹”,苏大为现在只怕真要被他感动到了。

  可别忘了刘仁轨和刘仁愿,只是一点公事上的摩擦,便被李义府整得死去活来。

  险些性命不保,一直在给人穿小鞋。

  李义府此人,可并不是什么风光霁月的名士。

  而是心胸狭隘,城府阴狠的弄臣。

  但这样一个人,居然不惜折节下交,对展露过敌意的苏大为表示鼓励。

  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异事。

  “中书令,我其实有一事不明。”

  “何事?”

  李义府陪着苏大为,向前缓缓踱步。

  苏大为转过长廊,看着左右没有执守的金吾卫,抬头看向拈须微笑,一脸悠然自得之色的李义府道:“其实那件案子,中书令比我还要清楚吧。”

  “苏帅,此言何意?”

  “呵呵,以中书令的头脑,自然是懂的。”

  苏大为笑着拱拱手:“中书令日理万机,不必送了,希望有机会再合作。”

  言罢,转身大步离去,丝毫不管李义府的脸色变得铁青。

  李义府,好个李义府。

  苏大为的心里,无数个念头在盘旋,最后汇聚在此案上。

  明面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刺杀案,好像只是贺兰敏之为了泄愤,为了旧怨向苏大为动手。

  但那拙劣的手法,让人怀疑他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居然找一个根本不可能伤到苏大为的逃奴来做。

  直到昨晚之前,苏大为都陷在这个逻辑里。

  怎么也想不通,贺兰敏之为什么要这么做。

  直到,忽然想起明崇俨的那番话。

  贺兰敏之被他劝着打消了念头,在没有足够把握前,不想做那种毫无希望,没有意义的事。

  作为曾向苏大为刺杀过的他们,深知苏大为的实力。

  昨晚听着,只觉得明崇俨在替贺兰敏之甩锅。

  可后来再深想。

  假如,是真的呢?

  假如真的是贺兰敏之网罗的手下,有人暗自这么做,是否一切更合理了?

  但那人又为何要如此做?

  这么做背后的利益又是什么?

  苏大为想了一夜,直到方才见到李治,有些东西,在脑子里豁然开朗。

  这是一个局。

  李义府,在其中,扮演了某种不光彩的角色。

  这个局的巧妙在于,李义府一手推动,但却绝不会沾惹上任何麻烦。

  先是,李义府对贺兰敏之装做无意点出苏大为即将回京,又询问贺兰敏之与苏大为的仇怨,暗自挑拨。

  然后又向郭行真,透露贺兰敏之与苏大为的矛盾。

  郭行真受此提醒,想了一招借刀杀人之计。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