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141)

  文武百官穿上春服,带着家眷,骑马乘车,出野游玩。

  士子互赠刀尺,寓意从今日起便与严冬切割,拥抱春日暖阳,奔赴光明前程。

  农人互相赠送装着五谷瓜果等农作物种子的青绿色布囊,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亲友们聚在一起痛饮春酒,家家扶得醉人归。

  此日禁屠,止杀。

  “我记得有位诗人曾言:二月初头春向中,花梢薄日柳梢风。折花客子浑无赖,狼藉须教满路红。”

  苏大为向身边的聂苏随口说着。

  自然,换来聂苏的一片崇拜。

  苏大为心里倒是有几分心虚,亏得今天一起出门,没带上李博。

  李博学识造诣颇高,一耳朵估计就能听出问题来。

  毕竟,苏大为这次文抄公用的可是宋人杨万里的诗。

  跟唐诗还是有些差别。

  不过忽悠不懂的人,倒是够了。

  苏大为身边跟着聂苏、大白熊沈元,还有刚回长安的南九郎,一行人沿着朱雀街,向着太阳真君宫走去。

  一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接踵磨肩。

  苏大为拉着聂苏的手,转头向南九郎道:“倭国那边事如何了?”

  “最近都颇为顺利,鹈户神宫也消停了,他们的巫女好像说,最近会上长安来求见苏帅。”

  “巫女要来长安找我?”

  苏大为闻言一愣,脑子里闪过雪子的样子。

  她来做甚?

  “苏帅,你看,看前面!”

  突然,南九郎有些激动的做着手势,指向前方。

  聂苏和沈元顺着他的手势,只看到人流,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苏大为有些莫名的看了看,脸色忽然变了。

  人群往来不息,前方人流中忽然出现一个女人。

  数名金吾卫在前开道,替女子隔开人流。

  四周的喧闹也像是被隔绝开。

  那女子一身素衣,面容苍白。

  行走在阳光下,仿如幽魂。

  身体纤瘦单薄,仿佛随时会乘风飞去。

  这女人的脸,只要看过一次,今生休想再忘。

  聂苏稍慢了半拍,才看到那名女子。

  她的脸上立刻露出警惕:“阿兄,这个女人是谁?”

  底下的小手用力抓了抓苏大为的手,似乎有些担忧。

  “那是……”

  苏大为脸上露出古怪之色。

  “高阳。”

  高阳公主。

  永徽四年,因房遗爱谋反案,高阳与房遗爱皆被李治贬往巴州。

  巴州是后世四川省巴中市附近。

  在唐时,那里真是蛮荒之地。

  就这个结果,也还是苏大为极力争取的。

  原本以为,有生之年,再也不会见到高阳公主了,谁料居然能在此刻遇见。

  “十……十一年了,苏帅,高阳公主贬去巴州十一年了,她回来了!”南九郎颇有些激动的道。

  “九郎,你认识高阳公主?”

  “咳咳,苏帅开玩笑了,我是什么身份……不过当年高阳公主和房俊被贬时,我曾在城门前见过一面,一直深刻在脑海中。”

  南九郎颇有些感慨:“一转眼,十一年过去,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再见到高阳公主的容颜,她……”

  想说像天人,像仙子,但话到嘴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南九郎忙咳嗽一声,忍住。

  聂苏狐疑的问:“高阳公主,我好像在哪听过。”

  “永徽四年,高阳与房遗爱那桩案子,我也参与其中。”

  苏大为简单的说了一句,心中却在想:高阳此次回来,应该是得了李治的赦令,只是不知房遗爱如何了?

  当年的案子,牵连甚广。

  驸马都尉薛万彻、柴令武、房遗则斩首。

  荆王李元景、李恪、巴陵公主自尽。

  宇文节、李道宗、执失思力流放岭南。

  蜀王李愔为庶人,流放巴州。

  贬房遗直为春州铜陵县尉。

  贬房遗爱和高阳为庶人,流放巴州。

  薛万彻的弟弟薛万备流放交州。

  罢停房玄龄在宗庙中的配飨。

  其他人,据说已经有人客死异乡了,倒是一直未曾听闻房遗爱和高阳的消息。

  这两人,可以说是整个案子的始造蛹者。

  如今高阳公主,突然回到长安,这透出一种什么样的信号?

  陛下是出于亲情,特赦了高阳公主,还是另有目地?

  苏大为眉头微皱,若有所思。

  就在这一耽搁的功夫,高阳公主一行人,早已分开人流走了上来。

  苏大为拉了拉聂苏,和南九郎等人,忙避开道边。

  那些百姓不知高阳的身份也就算了,他们既知是大唐高阳公主,礼数上不能有失。

  本来想着待高阳公主过去,再去太阳宫。

  谁料高阳在经过苏大为等人身前时,居然停下脚步,眼露惊讶的上下打量了一番。

  “你,是苏大为?”

  高阳公主的声音透着一股虚弱,不知是不是十多年流放巴州的生活,侵蚀了她的身体。

  她整个人,都显出一种病态和脆弱感。

  “正是,高阳公主认识我?”

  “我与武媚,还有陛下,我们三人,以前关系很好……”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