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263)

  苏庆节说着,狠狠抹了一把脸。

  众人一时沉默。

  苏大为看了一眼众人。

  高大龙是自小无父无母,自然无法体会这种情绪。

  李博那边不清楚如何。

  至于程处嗣,这两年程知节的身体也越近老朽,走路都有些艰难。

  苏定方也是岁月摧折,身体大不如前,还得挺着病体顶在西域。

  尉迟宝琳前几年刚送走尉迟恭,大家都不知不觉得从少年,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青壮年。

  到现在这个年纪,已经能体会作为家里的顶梁柱的责任感。

  以及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之念。

  像苏庆节,越来越明白苏定方。

  也一改当年不愿从军的想法。

  “喝起来,难得聚首,休要说那些丧气话,喝~”

  苏大为举起杯,众人一齐喝了一杯。

  聂苏带着甩着甩巴的黑三郎走上来,伸出纤纤素手,替众人一人盛了一碗肉汤。

  苏庆节一边称谢,一边向苏大为道:“说起来,也羡慕阿弥,和聂苏小娘子的好事,也快近了吧?”

  “唔,阿娘说下个月就有好日子,不过我还没想好给聂苏安排在谁家……”

  “这还用说吗?”

  尉迟宝琳挺起胸膛:“自然认我阿娘做娘,这样亲上加亲。”

  “你走开,认你阿娘,何如认我阿娘?”

  程处嗣拍案而起。

  苏庆节急了:“你们两家争什么争?要说,不如就拜我阿耶做爹,这样我和阿弥,才算是亲上亲。”

  “都别吵了!”

  苏大为黑着一张脸:“我想过了,就让小苏认李淳风做义父。”

  这话出来,全场都呆住了。

  尉迟宝琳仍不放过的嘀咕:“秘阁郎宗?怎么想到认到李淳风头上,秘阁虽说早些年颇受陛下器重,但这些年诡异都消停了,他们那也就看看星相,测测节气,成不了什么事。”

  “我本来也不需要成事啊。”

  苏大为挠头:“小苏跟你们几家认亲,你让陛下怎么想?再说,你们几家如果随便就收亲戚,这个口子开了,以后再有人托关系来,这不是给你们添麻烦嘛。”

  这话说得,尉迟宝琳和程处嗣都不敢接话了。

  有道是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

  他们几家愿意认聂苏做亲,还不是看在苏大为的面子上。

  可苏大为的亲事,李治和武媚娘必定会过问。

  到那时,如何解释聂苏的出身?

  以李治的精明,自然一眼就能看出,这几家跟苏大为如何亲近。

  岂能不生出猜忌?

  “陛下那日与我开玩笑似的说,说我是大唐第五权,可称为大唐隐相……”

  苏大为说及此事,仍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高大龙和李博对视一眼,压低声音问:“何谓第五权?”

  安文生接话道:“大唐宰相主要出自三省,分别是中书决策、尚书执行、门下审议,此三权,除此之外,还有御史台的监察,为第四权。

  如今都察寺,掌管内外情报,可称之为第五权。”

  停了一停,安文生细长的眼眸微微眯起:“此次阿弥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中,找出李忠与上官仪、王伏胜的联系,看似简单,实则非常不容易。

  陛下也对阿弥这种能力,留下深刻印象。”

  高大龙摸着下巴:“那陛下还要将都察寺拆分成三部……”

  “这个无须再提。”苏大为道:“连宰相之权,都一分为三,都察寺权力越来越大,分成三部,也是题中应有之议。”

  安文生点头道:“阿弥说得不错,这其实是陛下的爱护,否则真有什么不测之事,如李义府、上官仪,便是前车之鉴。”

  “好了喝酒喝酒。”

  尉迟宝琳在一旁叫道:“等阿弥大婚,我等可要随一份大礼。”

  “那是自然。”

  众人一番笑闹。

  聂苏在一旁替众人倒酒,眼角眉梢有遮掩不住的欢喜之意。

  “对了,你们听说了吗,陛下有意去泰山封禅了,已经责令礼部去议章程。”

  “听说了,最近一次封禅还是汉光武帝吧,这都多少年了,什么个礼制,仪轨,恐怕都不清楚,这需要饱学大儒寻章摘句,从古籍中去找。”

  “估计还得准备一阵子,辽东之事如何了?”

  “黑齿常之他们也准备回长安了。”

  苏庆节沉吟道:“朝廷已经按排了接替人手。”

  苏大为默默点头。

  李治是集帝王之学大成者。

  他熟悉平衡手段,绝不会让某位臣子,久驻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听说此次接替刘仁轨熊津都督府之职的刘仁愿,遇到一些麻烦。

  刘仁轨不愿率众撤出熊津都督府。

  为此,朝廷中不乏弹劾刘仁轨不奉朝廷诏令,欲行不轨之事。

  亏得苏大为力挺刘仁轨,言刘仁轨对朝廷忠心耿耿,绝不会有负李治。

  近几日听说刘仁轨自辩的折子已经递上来了,李治看过后,颇为嘉许。

  那封奏折苏大为也知道内容。

  里面可称是劈肝沥胆,言及镇守百济的困苦,以及当地局势面临极大的压力,唐军不可轻撤。

  一旦撤离,便是给野心家以时间空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