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284)

  “太子请说,只要我知道的,一定会尽力为你解惑。”

  “方才问了舅舅,如何才能做一位明君,现在弘儿想问,何为政?”

  “嗯?”

  “我掌听父母与母后说施政,论政,政事,政体,可是何为政?”

  李弘仰着脸看向苏大为,清瘦的小脸上,又露出那副无辜而充满求知欲的表情。

  苏大为有些哭笑不得,忍不住避开视线,心中想的是:太子这神情……好像等待投食的猫啊。

  待他拉回心神,集中精力后,发现李弘这问题,还真有些不好回答。

  倒不是敏感。

  而是苏大为本身对唐人的“政”字,就不知如何去理解。

  不过看向李弘那仰着脸,可怜巴巴等待自己指点的样子,实在无法推托。

  何况他心理也有借此机会,与太子拉近关系的念头。

  略一思索道:“太子,你的问题……”

  “舅舅。”李弘眼神闪动,一脸求知欲。

  “咳咳,好问题,当真是好问题。”

  苏大为忍住笑意:“我没有陛下和武后那种眼界,只能以自己的想法来说一下,供太子参考,有说得不好的地方,还请太子不要怪罪。”

  “不会不会。”

  李弘抬起大袖,用力摆着手,一脸认真:“舅舅是真的关心我,弘儿怎么会怪舅舅。”

  “那我就说了。”

  苏大为略一思索道:“我理解的政,是政治。”

  “政治?”

  “何谓政治?以我之见,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更大的利益,让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份利益。”

  苏大为这话出来,李弘呆了一呆:“郭师说,君子谈义,小人才谈利……”

  “郭师说的是儒家的学问,但是这天下生民千万,儒生有多少呢?”

  “这个……长安太学、弘文馆,还有……”

  李弘这个实诚孩子,真的掰起手指头开始数了起来。

  苏大为忙道:“太子不用细数,只用想一个问题,大唐如今差不多一千七百万人口,这些人里,是朝廷的官员多,还是百姓多?”

  “自然是百姓多。”

  “想要治理好大唐,是否需要人数最多的百姓,生活安宁?”

  “是。”

  “若民安,朝廷治理起来,是否更容易,征招劳役、府兵,百姓才会愿意配合朝廷?”

  “是。”

  “所以太子,我以为,所谓政治,便是给百姓安宁的生活,百姓有衣穿,能吃饱肚子,才会拥戴皇帝,这即是太宗所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弘听得有些似懂非懂。

  但仔细想想,也能明白,苏大为所说的“政”,是要团结国家中的大多数人,给大多数人以看得见的好处,满足他们的期许,如此,天下才能安宁。

  “当皇帝是如此,那官员的‘政’,又是什么呢?”

  “太子是国之储君,一般来说,考虑天下就够了,如果想知道官员的‘政’是什么,太子不妨把自己带到不同官员的位置,去想一想,他们需要团结的大多数是什么,他们需要向谁负责。”

  “谨受教。”

  李弘,双手合扣,向苏大为郑重行礼。

  苏大为这番话,说的不如第一个问题那样直白,但是却更能启发李弘的思维。

  让他第一次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苏大为的答案,令他觉得,值得反复琢磨。

  百姓安宁,国家才安宁。

  百姓若不安。

  隋末乱世的景象,殷鉴不远。

  这一点,李弘自然是清楚。

  接受了苏大为这个逻辑之后。

  后面的内容,便能理解。

  团家国内最重要的人群,作为帝国的皇帝,要向大多数人的利益负责。

  只有令多数人安居乐业,才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得到多数人支持,皇位便能稳固。

  而团结大多数人,需要利。

  这利从哪来?

  按如今大唐的模式,可以向外扩张。

  向四夷,向西域,向辽东,去袭卷那些敌国,掳掠财富和人口。

  说来有些残忍。

  但君王首要向自己的国民,向本国百姓负责。

  圣母在大唐是活不下去的。

  “舅舅,我还有一个问题,不知……”

  李弘牵起苏大为的衣袖,轻轻拉了拉。

  苏大为有些傻眼了。

  这孩子,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

  怎么这么多问题?

  “太子,还想问什么?”

  “舅舅是否不便,若是……”

  “方便,必须方便。”

  苏大为胸膛一挺,正气凛然道:“能解释太子的问题,那是我的光荣。”

  李弘开心的笑了起来。

  苏大为心中颇为无语:这真的是李治和武媚娘的儿子吗?这笑容咋这么傻白甜,活像个二百斤的孩子。

  算了,考虑到太子在深宫长大,又不像李治那样经历过一系列的险恶斗争。

  苏大为换上一脸灿烂笑容。

  毕竟,李治和武媚娘都希望他跟着太子混。

  而且太子现在越单纯,就越容易建立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耐心,一定要有耐心。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