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64)

  说着,想了想又道:“不过我在征倭国时,倒是有一套成法,不必太伤百姓,又能解除后患,令百姓归心,不如……”

  他说的,自然是打土豪,分田地那一套办法。

  想仿在倭国做的故事,将高句丽乃至辽东,再“革”一次土地的命。

  可惜,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勣打断了。

  “阿弥,我是视你为子侄,才和你说几句贴心窝子的话。”

  李勣雪白的眉头皱在一起,眼中闪过一抹凌厉:“你在倭国做的事,非但不要宣扬,最好连提都不要提,否则只怕惹祸上身。”

  “嘶~”

  苏大为心里突的一动,向李勣抱拳道:“还请大总管指点。”

  李勣历经大唐三朝,堪称大唐版的不倒翁。

  不但擅于军事,更擅于政事,擅于谋身。

  有他指点,自然会令苏大为看得更明。

  “这还用得着我说吗?”

  李勣看着他,上下打量一番,然后嘿嘿一笑。

  他这笑容,纯朴得像个老农,却让苏大为心里生出毛毛的感觉。

  “请大总管多指点。”

  “呸,你少在老夫面前矫情,之前倭国之事,你做得那么大,但却尽力低调,想必也知道,有些事是犯忌讳吧?看你在百济,也没敢做那等事,怎么倒敢在高句丽,旧事重提,真不怕……”

  他向上指了指,一抚白须,眯眼道:“做人,做事不可做太绝,要留些余地,方才合中庸之道。”

  “英国公指的是……我在倭国吸纳农户?”

  “嘿嘿,你那岂止是对农户,分明是掘断倭王室的根子,也是掘断贵族的根,贵族之所以为门阀贵族,就因为掌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拥有庞大的财富,再以巩固手中之权。

  你在倭国,那边隔着大海,不管怎么闹,陛下也不会太计较。

  可一旦这种东西,用到百济,用到高句丽……

  不用陛下如何,只怕朝中就有无数人,会对你出手。”

  苏大为不由默然。

  他得承认,李勣说的是对的。

  自古以来,想掀起变革的人,都会招致既得利益的疯狂反扑。

  苏大为这招吸纳底层百姓,打土豪的做法,无疑是站到天下世家门阀的对立面。

  甚至是李治的对立面。

  皇帝本人,正是大唐最大的世家门阀。

  “谨受教。”

  苏大为向着李勣微微鞠躬,谢过他的指点。

  其实道理,他都明白。

  但有时候,却又忍不住想要尝试,步子迈出更远会如何。

  手握屠龙宝刀,怎么可能忍住一辈子不用?

  在倭国,不过是牛刀小试。

  证明此法可行。

  那么在大唐……

  可惜现在李勣明白的告诉他,这么做,是死路一条。

  “好了,这些事休要再提,我找你来,是为了另一件事。”

  “何事?”

  “陛下急召你回去,你准备一下,须立刻启程。”

  李勣向苏大为轻抚白须。

  第一百一十一章

  苏大为想过回大唐之事。

  之前是日思夜想,想早日回到长安。

  有那么一瞬间,苏大为在接到柳娘子让人代笔写给他的家书时,忽然意识到娘亲已经老了。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

  无论哪个时空的苏大为,骨子里都是华夏之人,自然是想要回阿娘身边尽孝的。

  但是在带兵作战的那段时间,他只能把亲情暂时放下。

  直到此刻,听到李勣突然说出李治急召他回去的消息。

  并没有想像中的吃惊,反而有一种肩头一松,如释重负的感觉。

  终于……

  终于可以回去了。

  但是下一刻,苏大为忽然又警惕起来。

  李治这次召自己回去,有些不同寻常。

  过去因为苏大为身兼都察寺工作,有一条与朝中李治百里加急的通信渠道。

  李治之前有什么命令是对熊津都督府的,都会直接对苏大为下令。

  但是这一次,明显打破了这个规矩,居然是通过李勣来转达。

  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作为在这个时代已经生活十几年的唐人,苏大为早已明白,李治非但不昏聩,反而是一个极为聪明,政治权谋高明的人。

  但一时之间,他也猜不透李治的用意。

  李勣自是不可能假传消息,一切的答案,只有等回大唐,才能清楚李治葫芦里卖什么药了。

  李勣轻抚着长须,见苏大为低头不语,也不出声打扰。

  等苏大为重新抬起头来,李勣才道:“传的是口谕,说是越快越好,你自己准备一下吧。”

  “那熊津都督府那边……”

  “陛下同时还有明旨,令刘仁轨为代都督,你只用把政务印信交接,别的不用多管。”

  原来如此。

  苏大为先是一愣,接着有一种明白感。

  难怪之前刘仁轨在自己面前时,感觉有些怪怪的,想必他早已知道了消息,知道即将顶替自己,成为熊津代都督。

  苏大为再一次沉默下来,脑子里在思考利弊得失。

  回大唐的消息,虽然是他一直期盼的。

  但在这个时候,真有些措手不及。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