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不良人(下)_庚新【完结】(80)

  打掉顽抗者,扶持投降派代理人。

  最后是文化渗透,教育改造。

  苏大为说的这些,李治虽然没出言反对,但明显眼里闪过一丝失望。

  就在这时,苏大为又说出一番话。

  “铲除叛逆,扶持亲唐之人,这些我相信大总管他们都已经在做。

  这些能解除一时,却是治标不治本,真正有用的,还是文化渗透,虽然耗时较久,但却是治本之法。

  臣以为,可以给高句丽及百济之人,一个向上的梯子。”

  “梯子?”

  “就是晋身之阶,我们打破了高句丽和百济原有的阶层,打乱了他们原本的秩序,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

  只靠杀,是杀不出稳定局面的。

  必须要有晋升的阶梯,将高句丽和百济中的精英吸纳入我大唐。

  以臣之见,可效仿大唐制度,以都督府在辖区设力选拔机构,以对大唐立功,或本地有才名,得推荐,可入都督府设立的机构,学习大唐先进文化制度,其中优秀者,可再送入大唐深造,甚至入国子监深入学习我们的文化。

  通过考核,其中优异者,赐其入大唐为官的机会。

  相信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手段,可以令半岛的人才,为我大唐所用,同时扶立起亲大唐的阶层,稳固高句丽和百济。”

  李治一直认真听着,直到苏大为说完,他细细思索了一番,点头说了一个字:“善。”

  这代表他对苏大为说的这番话认可了。

  其实大唐作为天下共主,一直有吸纳各蕃国人才为己用的习惯。

  在唐廷一直有大量的蕃将,甚至是外国官员。

  比如像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等,过去都是被大唐征服的部族,最后举族内附归降。

  从此为大唐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

  但这种武力的吸纳,毕竟与半岛情况不同。

  草原这些部落,对本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谁强大就跟谁,千百年来都习惯了。

  反观高句丽和百济,都属扶余别种。

  这两国都存在了数百年,其正统和民族观念,对当地人来说,是深入人心的。

  想要同化,殊为不易。

  但是苏大为所提的,确实给了李治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从打击顽抗的叛逆。

  到扶持亲唐的代理人。

  到文化教育,缓慢渗透,这些之前都有人提过,不足为奇。

  但是苏大为最后将这些散招串了起来,提出建立新的秩序,培植和吸纳当地人才,进入大唐的内循环,加入大唐官僚机构。

  由此,双方在精英层面,可以实现共融。

  具体的执行,当然还需要无数的细节和章程,但至少听起来,确实是可行的。

  有苏大为提出的这个框架,李治对治理和消化高句丽及百济,心里的把握又多了几分。

  仔细咀嚼一番,他的脸上终于多了丝笑容:“阿弥你不错,这几年,熊津都督任上历练得不错。”

  听了李治的话,苏大为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感觉自己的“叙职报告”算是通过了大半。

  就在这时,李治突然开口道:“倭国那边,是怎么回事?”

  咯噔!

  苏大为心里一震,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前面的部份,只是暖场。

  李治真正在意的,只怕是苏大为征倭之事。

  这事虽然后来给李治上过奏折,但却是先斩后奏。

  以李治的精明,不可能不在意。

  甚至他对大将掌兵上的风吹草动,异常敏感。

  苏大为在入宫之前,就知道李治肯定会拿这个话来质问。

  第一次李治召他入宫,他是借着被刺之事给回了。

  说是给李治缓冲时间,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深吸了一口气,苏大为向李治抱拳道:“陛下,我为熊津都督,首要职责,便是守住百济。”

  “守百济,便要征倭?这是何道理。”

  李理的语气,透出几分冷意。

  从他微眯起的眼睛里,闪动着危险的光芒。

  这是天可汗,在质疑领兵大将,是否有了不臣之心。

  苏大为额头上隐隐渗出冷汗。

  他知道这是此次入宫,最关键的考验。

  李治用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他有怀疑,他便会弃而不用,甚至斩尽杀绝。

  若是他能确定臣子的忠心,哪怕能力差一些,他还是会留任。

  在李治这里,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他既非太宗李治民那样的马上皇帝,开国君主,自然不能凭借军功和威望统领天下。

  李治驾驭大唐,凭的是他的眼光、智慧、隐忍,以及高明的帝王权术。

  正如他废掉王皇后和萧贵妃,扶武媚娘为皇后。

  借着废后之事,同时打击了关陇和山东门阀,打压了长孙无忌。

  再将武媚娘推到台前,与那些老臣和门阀打对台。

  他则在幕后,平衡内外。

  终李治一朝,军事、财权、人事任免,这些最关键的东西,一直牢牢把握在皇帝手里。

  武媚娘手里唯一亲近一些的官员,一个李义府,一个许敬宗。

  这两人,一个因罪被流放,一个辞去相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