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通天血路:太平天国往事_西风欺客梦【完结】(51)

  陈国瑞鲁莽胡来的事迹,远不止这一桩。陈国瑞带兵剿捻,与刘铭传相遇,见淮军所配洋枪洋炮精美,十分羡慕,遂乘淮军不备,率五百人偷袭淮军营地,企图杀人夺械。刘铭传带大队人马来援,依仗精良的火器,把陈国瑞全军歼灭,俘虏陈国瑞。刘铭传也是草莽出身,手段狠毒,将陈国瑞关在一个小阁楼内,三天不给饮食,饿得陈国瑞不成人形,不得以投降认输。陈国瑞最精锐的部队在这次内讧中被刘铭传全部歼灭,陈军至此一蹶不振。陈国瑞找曾国藩投诉,曾国藩也不喜欢陈国瑞暴戾的性格,袒护刘铭传,陈国瑞因此深恨曾国藩。据说,陈氏在黄鹤楼所作对联,“白云”二字,即影射曾国藩。多年后,陈国瑞终于在一次酒会上遇到曾国藩,立即拔剑追杀,曾国藩幸得陈廷经救助,逃得性命。

  陈国瑞最大的糗事,是和李世忠的冲突。李世忠、陈国瑞都是降将,两人的凶悍暴戾也齐名,但陈国瑞得僧王照顾,时常打压李世忠。陈国瑞曾扣留李世忠的饷银数十万,又杀李世忠部将,争夺攻克蔡墟的功劳,又诬陷李世忠勾结苗沛霖。李世忠表面上不敢和陈国瑞争执,假意交好,而陈国瑞以李世忠为胆怯,时常言语相戏。李世忠终于忍无可忍,乘某日陈国瑞和他同在扬州宴饮,派亲兵数十拿下陈国瑞,乘船挟持往南京而去。陈国瑞侄子陈泽培急忙营救叔父,当时湖北运铜船数百条停在扬州,都是陈国瑞老乡,陈泽培悬赏万金让老乡营救叔父。于是湖北水手数千亡命追击李世忠,在瓜州夺得李世忠大船。李世忠挟持陈国瑞乘舢板潜行出江,陈泽培抓获李世忠妻妾三人,押解到扬州游街示众,另有两女投江而死。曾国藩插手这件案子,苦笑不得,指斥两大将为胡闹,令李世忠释放陈国瑞,这时陈国瑞已经被关在船底饿了七八天了。曾国藩判两人都作降职处分,实际上,也是偏袒李世忠。

  陈国瑞后来因詹启纶杀人案被发配黑龙江,就此终老。这也算是陈国瑞残忍好杀的一个报应。

  南京战略评议

  太平军在湖南,战略决策上出现分歧,洪秀全欲取河南为都,杨秀清欲取南京为都,双方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后来因太平军在岳阳等地获得大量船队,组建庞大水师,取南京似比河南更易,杨秀清的意见才占了上风。当代的论史者,多不以杨秀清的决策为然,认为都中原河南地远胜南京。笔者曾仔细采集其论据,说来十分可笑,反对定都南京的论据无非三点:南京为中原偏安之都,难成大器;江南繁华,容易让太平天国上层腐败;江南民风柔弱,不如北地苦寒之地的汉子适合当兵。

  仔细的考究,这三条反对意见,都可以归入毛主席所说唯心主义史观一类。争夺天下,取胜的关键在于天时地利人和,首都的风水,似乎并不重要,历史上也没有因风水而得天下的政权,周王室都镐京,汉、唐都长安,宋都开封,清都燕京,各有数百年天下,可见首都并不一定要建立在某处风水宝地。即使以风水而论,南京向来为古代风水专家看好,虎踞龙盘的评价,就来源于风水先生的老祖宗诸葛孔明,只是近代才有人用历史归纳法归纳出南京不适合做首都的结论,由此可见,说南京不适合建都,只是事后诸葛,如明室不迁都,或太平天国竟然功成,风水先生们势必又要大吹南京风水好了。

  太平天国在南京迅速腐化,丧失进取心,于是论者纷纷抨击江南金迷纸醉的生活,这也是很不客观的。堕落腐化,多取决于领导者的主观和意志,与客观环境无关。皇帝的权力极大,如果愿意腐化,足以把塞北变成江南,李自成的部队就是在北方腐化堕落的,清王朝的剽悍之风,也被燕地风沙锈蚀。可见洪秀全等人的腐化,实与定都江南无关。

  江南土著不适合当兵的论据,近乎瞎扯,属于典型的地域歧视。江南人天性温良,不好与人争斗,只能说明其文雅,并不能证明其懦弱。湘军的精神祖师戚继光的部队,招自浙江义乌,精锐为明军之冠,清军八旗入关,北方明军纷纷瓦解,皆莫能当,倒是江南一小小典史阎应元率民众杀敌数万,战果超过整个北方;日寇侵我神州,也以上海、浙江等地抵抗最为激烈,一向因柔弱遭到全国人民鄙视的上海,竟然打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松沪会战,上海军民的奋勇顽强,让许多北方城市汗颜。士兵的战斗力,在于将领调教是否得当,与当地黑社会成员数量的多寡实无必然联系。

  关于地域歧视,似乎还可以多说几句,地域歧视非但在今日中国盛行,在古代也很有市场,曾国藩的幕府就经常爆发地域之争,甚至因地域歧视相互攻讦,闹出安徽人李鸿章把湖南人彭玉麟一顿乱揍的笑话。顾亭林写过一本《天下郡国利弊书》,是地域歧视理论的集大成者,顾亭林被清军追杀,走过不少地方,自以为尽得天下得失,于是撰写这部地域歧视的著作,详细论述何处人可充步兵,何处人可充骑兵,何处人不堪大用之类的鬼话。《天下郡国利弊书》有顾氏遍访全国获得的不少真知铄见,却很少有人关注,人们偏偏重视其中此类地域歧视的毒草。笔者实在看不出地域对于军略的影响: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独步天下,天下大员,湘省其半,似可证明湖南人才特别出众;但李鸿章主政北洋,国务尽托淮系老乡,北洋人才之盛,不下湘系把持的南洋;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高级要员,均出袁氏小站练兵旧部,人才也不输湘、淮两系。放到更远的历史上去,刘项班底,均是楚人,刘秀又以南阳士人起家,唐文皇用垄右班底,朱洪武用淮西土著,以上帝王,文治武功,彪炳史册,足见中华地域之广阔,文化之博大,英才之辈出,用一省之才,统一省之兵,足以霸天下,无分南北地域,只要善于调教应用,均是霸业之资。某一时段,某省人才特别出众,乃该省出一超世之杰,如刘邦、朱元璋、曾国藩等,将同乡提携而已,不足证明该省为全国英华所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