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抢救大明朝(上)_大罗罗【完结+番外】(1028)

  “这和派人去北京吊唁有什么关系?咱们得弄清楚北京城内的局势……”

  “没错,不仅得派人去北京,还得派人去盛京和多铎见面。”

  第二天的两府合议,别的事情自然就得让位给多尔衮之死了。这可是个天大的事情!

  这个多尔衮可算得上是大明头号强敌,他现在死了,这大清国说不定就要急转直下了。

  朱慈烺并没有露出多少喜色,因为东莪昨天下午哭晕在他怀里了……也不知道会不会伤心过度而亡?应该不至于吧?

  另外,行百里而半九十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多尔衮死翘翘到灭亡北清的路还长着呢,所以别高兴得太早。

  看到下面的大臣们都议论得差不多了,朱皇帝这才嗯咳了一声,会堂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朱慈烺。

  朱皇帝说:“咱们和东虏的五年之约就快到期了,多尔衮又在这个时候一命呜呼,而且东虏内部又出现了阿济格、多铎之争,说不定还会打起来……这对咱们北伐恢复中原肯定是有利的。

  不过咱们也不能把北伐之事看得太容易,前两次北伐未能克竟全功,就是因为准备不足之故。这一次咱们必须好好准备,以求万全!”

  第764章 你们内讧吧,别管我

  明清五年之约是在大明洪兴元年达成的,也就是说得等到洪兴六年才算过期。现在则是洪兴四年末,距离和约到期还有一年半。

  如果朱皇帝要追求战争的突然性,当然得选在和约到期前下手了。不过清国方面从来也没放松过警惕,所以战争的突然性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既然突然袭击不可能,那么就应该在充分准备上下足功夫了!

  朱慈烺的目光在会堂当中缓缓扫过,将所有人的表情都收入了眼底。文官们都跃跃欲试,看来钱粮上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而武官们则个个表情凝重……北伐战争并不容易打好!

  “朕素来言而有信,所以当恪守五年之约,开战之日就定在洪兴六年秋。”朱慈烺缓缓地说着,“可法,朝中诸臣中,你最了解清国的情况,你先说吧……咱们得花几年时间才能北伐成功?”

  选择秋季北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春夏两季黄河、淮河水位较高,清军万一狗急跳墙就会以水代兵。虽然黄淮运大工已经完成,淮河堤坝得到了极大的加固,洪泽湖泄洪区也进行了全面的清理。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洪兴六年春、夏两季没有大水,如果淮河大汛和归德府一带黄河决口凑一块儿,还是会引起淮河泛滥的。

  另外,大明现在还占着淮北的许多淮河北岸的地盘,还在淮北地盘上设了淮北、徐海两个藩镇,分别由黄得功和高杰出任节度使。

  如果淮北、徐海两镇被淹,大明朝廷一样会蒙受严重的损失。

  而把开战年份定在明年,也不全是为了守信,而是为了储备足够多的物资以支持一场长期战争。

  所以开战日期只能是洪兴六年八九月间,也就是西历的1653年9—10月。

  祖可法这个四臣现在是大元帅府参军副使,也就是副总参谋长或总参作战部副部长之类的官职。

  他一四臣之所以得到如此重用,当然是因为“知清”了。现任的正副军师李岩、李若琏都不算知清派,所以朱慈烺就把祖可法从吴三桂那里调回来,出任了参军副使。

  “陛下,”祖可法站起身,向朱慈烺行了个揖拜之礼,“臣以为北伐几年可以功成,要看阿济格和多铎能否和睦,或者谁能在二王之争中胜出。若阿济格取胜,三到五年间,当可大功告成。若多铎取胜……那么北伐就应当先图关内,再言平辽。

  若阿济格和多铎能够和睦共存,臣建议先在北方求一个辽宋对峙的局面,再许图进取。”

  “多铎有那么厉害?”朱慈烺问。

  “多铎号勇敢王,在满洲军中最善争战,而且这两年他还在主持对罗刹国、日本国的军务,并未疏远战阵。”祖可法说,“另外,多尔衮一直将多铎当成后继之人进行栽培,所以才让他统领关外九旗,还让他整合巴尔虎人和索伦诸部。如今关外已经自成体系,连人口都已经恢复到了满洲入关之前的水平了。”

  关外人口增长其实是很自然的,在努尔哈赤扫荡辽东之前,辽东的汉人人口就有几百万之多,后来因为连年的战乱、屠杀和满人大举入关,才变得人烟稀少的。

  而且眼下虽然还是小冰河期,但是关外的土地也不是不能耕种。因为关外气候虽然寒冷,但是降水量并不少,冬天的大雪下得可以接地连天的。而且关外夏季的气温还算可以,足够支持比较耐寒的高粱、春小麦和大豆的生长。

  另外,关外还有大量的草场可以放牧,可以养活不少牛羊。

  历史上,清朝初年用柳条边墙禁止汉人出关的办法,才为沙俄和后来的日本保住了一大片人口稀少的富饶之地。

  而现在,清朝在关内的统治面临巨大的威胁,也就不得不努力经营关外作为退路了。

  虽然不剃发的汉人依旧不允许出关,但是剃发的正绿、镶绿两旗的旗民(实际上是汉人)却在大举涌出山海关。

  另外,多尔衮生前实行的“九旗昂邦章京分领州府”的制度,也加速了关内汉人流往关外。

  因为分领州府的昂邦章京衙门都有权招募包衣奴才发去关外耕种旗地——这些人名义上是包衣,其实就是剃了发的佃户。关外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而且也远离明清交战的前线,税赋徭役都很轻,对于在关内生存困难的贫户而言,当然是个理想的去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腹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