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仅一位_流浪诗人【完结】(1199)

  朱高煦造反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

  在早场上面,朱瞻基高高的坐在了龙椅上面,一个大臣赈灾禀告整个事情

  听完之后,朱瞻基还是有些不相信,道:“皇叔真的造反了?”

  有些大臣的心里不由的摇摇头,这皇帝当得,这都是表明了事情,居然还不相信,再不相信的话别人大军可就要打到家门口了

  张辅站了出来,道:“皇上,汉王造反已经千真万确的事情,现在山西,沧州,青州的兵马也都开始蠢蠢yù动,所以必须道做好准备了“

  朱瞻基还是面lù犹豫之sè,道:“虽说汉王造反,不过毕竟是我亲叔叔,这样,先派人去一下他那里,说不定还真能税负他不要造反,朕也就亲自写封信给他,说不定他还真的就不会造反了“

  说吧,也不管那些大臣怎么说,也就退朝,然后亲笔写了一封信,让宦官侯泰送去。

  下了早朝之后,那些大人们离开了金銮殿,然后也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焦急的等着王钰等人出来

  等张辅等人一出来,这些大人也就齐齐的围了上去,七嘴八舌是说了起来。

  “张大人,这可怎么得了,汉王造反已经是不争的实事,皇上还犹豫不决”

  “总不能等到被人大军都达到家门口了,这还不想办法”:

  ……

  这些大人一个个可都是非常焦急,而他们更加焦急的就是朱瞻基的丝毫不着急,这朱高煦原本就有反意,他没有觉察出来,而现在倒好在,别人都在造反了他居然还没有动静,这样岂不是别人的大军长驱直入,最后都打到京城的墙角下这才相信汉王造反?

  张辅则举起了手,道:“诸位大人也别太着急了,皇上也是念及这汉王也是王爷,皇上的亲叔叔,所以才想说服他,不如这样,大家也就稍安勿躁,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如何?”

  这话可一点都没有说服力,都这个时候居然还让自己等人稍安勿躁?估计整个朝廷能稍安勿躁的也只有这皇上了

  张辅现在还是有些无奈,可自己还是得收拾一下自己则个烂摊子。

  等这些大人离开之后,张辅这才松了一口气,叹道:“说实话,这些大人还真不好打发”

  “他们也着急啊,毕竟都这个时候了,不过你说这侯泰去的话有没有作用?”

  “作用?”

  张辅摇摇头,道:“汉王又不是傻蛋,现在他都已经造反了,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被说服了?”

  要是朱高煦如此轻易就被说服,那他还造什么饭?

  王钰当然也这样认为,所以这侯泰去乐安,根本就起不到什么实质xìng的作用,打仗还是要打的

  其实侯泰根本就不愿意去,而且还是非常不愿意去

  现在这汉王造反,这皇上居然要自己去送信,这要是他一个不满意,这一刀下来自己也就死了,可是这是皇命,不去同样死罪,于是也就带着匆匆忙忙的直奔乐安

  而现在,朱高煦的五路大军压境开始行动,按照计划靳荣带着自己的兵马应该去天津,会和之后直奔的京城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过也是因为这消息不灵通的原因,靳荣的大军已经都抵达太天津的境内,不过这个时候却得到探马的回报,前面有大量的军队在前面布阵,阻挡了自己去去路

  有军队?、

  靳荣不由的吃了一惊,同样也疑huò,这个地方也只有天津的兵马才是,不过这天津的兵马不呆在天津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于是指挥者自己的士兵朝对方靠近,然后自己策马直奔对方阵前,然后让士兵上前询问

  不一会,对方的营地里面奔出了几骑出来,为首的冲着靳荣就拱手道:“原来靳将军,”

  靳荣一看,这人自己也认识,当然也就确定了对方果然是天津的人马,奇怪道:“为什么你们跑到这里了来了,你家大人呢?嗯,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你应该是雷将军的手下董于吧”

  董于笑道:“靳大人果然好记心,末将就是董于,我们之所以在这里,是因为接到汉王的命令,要我们在这里和你们会和,然后直奔京城,由于大人这边人手不足,所以怕半路遇到敌人伏兵,所以前来接引,我家大人正字营内,已经设好了酒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靳荣哈哈一笑道:“你们也太客气,我说也奇怪你们怎么挡在我前进的路上,,原来是来接引我,

  误会了,误会了”

  董于也笑道:“不碍事,这也是虚惊一场而已,还请大人和末将一同前往,如何?”

  靳荣这下心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疑心,于是点头道:“那好,恭敬不如从命,来人啊,原地扎营”

  接着,也走上前无,和董于走在一起,这才道:“算起来和你家大人已经好多年没有见了,今天见面可得好好的喝上两杯,”|

  董于见靳荣一步一步的走向了陷阱,也笑道:“是啊,我家大人常常可念叨着这大人您呢,来,里面请”

  靳荣没有丝毫怀疑了进来对方的营地,进了帐篷,可整个帐篷空空如也,道:“你家大人呢?”

  董于的声音顿时变得就如冰山一样冰冷,道:“放心,靳大人,你很快就能见到他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