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仅一位_流浪诗人【完结】(610)

  王钰也只有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不过对方显然不怎么买账,军令如山,在这里他们仅仅听上级军官的命令,而不是听普通文官的命令。

  “还不让开,这是工部的王大人!”

  徐长胜的声音传来。

  王钰这心里顿时松了一口气,而那两个侍卫这个时候自然也就放行了,有了徐长胜的命令,他们自然也无需在阻拦!

  王钰回过头,。朝着徐长胜拱手道:“徐将军!”

  徐长胜微微一笑,还礼道:“下面的人不懂事,王大人还请见谅!”

  王钰则摇摇头,道:“这都是是徐将军治军有方的结果,这关卡本来就是军事重地,当然应该严密的保护起来,而这两位兄弟那也是做了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一点我也懂得!”

  徐长胜没有想到王钰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替自己两个手下说起好话来,这气量倒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当下对于王钰的这好感多少也加深了一些,笑道:“没有想到王大人对于这治军倒还要认识?”

  王钰谦虚道:“这也根本谈不上什么认识,我也不过是个文官而已,所谓的治军之类对于我而言那可是上不了台面的,也仅仅纸上谈兵而已,倒是徐将军这种身经百战,你们这治军之法才是实用的!这治军之法下官以为不一定要多华丽,也不一定要多复杂,其实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实用!”

  正文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关卡改造计划2

  第二百七十四章 关卡改造计划2

  徐长胜一听,当下还真的谦虚道:“愿闻其详!”

  王钰没有想到别人这堂堂的总兵竟然向自己请教起来了,惊讶道:“徐将军,你这是?”

  徐长胜则道:“刚才听王大人的话,显然对于这治军之道还是颇有心得,所以便也想听听王大人的意思!”

  王钰连忙道:“徐将军,我这也都是纸上谈兵而已,上不了什么门面的!”

  不过徐长胜却没有这样认为,道:“我可不这样认为,当然,要是王大人不愿意说的话,我这倒也不强求!”

  见此,王钰还真的不好不说了,道:“如此,那下官也就献丑了,不对之处还请将军提点!“

  徐长胜微微一笑,道:“走,上面请!”

  王钰点点头,也就沿着石头台阶朝前面走去,现在的山海关其实已经完全有了规模!

  山海关建于明洪武年间(1381年),是万里长城的最东端,是一座防御体系完整的城关,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山海关建城符合“通川之道,要害之处”的古代城市规划原则。该处正处于海陆咽喉要冲,在历史上被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中山王徐达移关于此,连引长城为城之址,开始修建山海关。山海关城由关城、东罗城、西罗城、南翼城、北翼城、威远城和宁海城七大城堡构成,墙体高大坚实,气势宏伟。在东、西、南、北建有四个城门,城东南隅、东北隅建有角楼,城中间建有雄伟的钟鼓楼。整个卫城建筑规模宏伟,防御工程坚固。山海关是明代创建“卫所兵制”的产物,明代的“屯田制”和改革政策又对山海关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王钰现在登上的便是以后被悬挂着撒天下第一关的匾额的城楼,右边则是浩瀚的大海,而在左边却是陡峭的山崖。

  “果然不愧为天下第一关!”

  上去之后,王钰这不由的感慨道!

  “天下第一关?”

  徐长胜惊讶道!

  王钰点点头,道:“是啊,徐将军,这山海关那的确是天下第一关,嗯?”

  王钰扭头一看,却并没有看到上面挂着的天下第一关的匾额,还真的不由的一愣。

  其实这天下第一关的匾额现在并没出现,而是相传出现的时间是明成化年间,那可是好多年之后的事情了,现在这朱高炽都还没有登基,算起来这成化皇帝那可是现在太子朱高炽的重孙!在明成化皇帝亲自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是一位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立即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了一块长一丈八尺,宽五尺的巨匾。匾做好了兵部主事和部下商量了一天一夜,终于想起一个人来。这人姓萧名显,两榜进士出身,当过福建按察司佥事,书法好,近年因年老辞官,归家山海关赋闲。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亲自到萧家拜访,说明来意。萧显沉吟了半晌,才点头答应。不过他提出,写这种字,不能急 ,不能催,兵部主事只好答应下来。 转眼二十多天过去了,没有消息。兵部主事让手下人预备好了几样东西:几匹绫罗缎匹,几枝大型湖笔,派一名亲信给萧显送去。时间不长,送礼人回来了,禀报说: “萧老先生在偏院里练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院里耍一根长扁担。”兵部主事不解,这耍扁担跟写字有何关系,不管他,已经等了这么多天了,那就再等等吧。 又过了二十多天,还是没动静。兵部主事又让乎下人准备了一些上好的徽墨、宣纸,派亲信带着东西又到了萧家,送礼人回来禀报说:“萧老先生正在屋子里吟诗,背诵着什么飞流直下三千尺呀,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呀……什么来如雷霆收震怒啊,罢如江海凝青光呀。……”“他见到礼物后怎么说?”“他说再过一月就可以写了。” 兵部主事对这话不太理解,但总算有了一个期限,那就等着吧,兵部主事万没想到,第二天他接到兵部一封急信,说是新任蓟辽总督代皇帝要来山海关视察挂匾事宜,预计三天内到达。这下可把兵部主事急坏了,立马让人抬着那块木匾和一坛子墨汁赶往萧家。 到了萧家,寒暄之后,就把兵部传来的急信之事向萧显述说了一遍,萧显也是官场上下来的人,自不怠慢,立即行动起来。只见他,提着笔在匾前来回走着,一边走,一边端详,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大笑;忽然,他停下身子,凝神屏气,开始动笔了。只见他,落笔如高山坠石,起笔如飞燕掠食,有快,有慢,又稳,又准,笔随身行,不一会儿,“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写好了。你再看萧显,浑身是汗,满脸通红。兵部主事忙拱手道谢。萧显说:“本来想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古诗,陶冶情性,可惜呀,时间太急了。”兵部主事连忙说:“这已经很好了,已经很好了。” 第二天上午,兵部主事一面命人把大匾挂在箭楼上,一面在箭楼下的“悦心斋”酒楼宴请萧显。酒过叁巡,宾主凭栏仰望,萧显这才发现“下”字少了一点。此时,把总禀报蓟辽总督已过石河,回府取笔登楼补写已来不及,怎么办?萧显急中生智,命书童马上研墨,随手抓过堂倌手中的一块擦桌布,手中一团,饱蘸墨汁,用尽平生之力,朝箭楼上的匾额甩去。只听“叭”的一声,墨布正好落在了“下”字右下角,补上了那一“点”。众人齐声贺彩,同声赞道:“萧公神来之笔,神来之笔!”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