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骁将_汉风雄烈【完结】(267)

  南征部六七万人三个多月(返军路上)的粮草,当是在二十万担左右,放在如今的陇西北线足可支撑张飞两月之久。

  “丞相”,就在众人沉思中司马懿站了出来,“若信报属实,当真有如此多辆马车随上庸民户返回。那么夏粮收获之前,由上庸至汉中,最多运粮可达二十五六万担,抵到汉中的粮草也就是在十七八万左右。”他却是在听到马车数目之后,就在心中开始了估算。

  十七八万担,二十万担左右。似乎……对的上。

  厅堂中都是精通内政之辈,司马懿话刚落下,荀攸、贾诩等人纷纷开始了算计,最终得出的确实是这个数目,两边对的上。

  众人的眼睛“唰”的一下亮起来了。

  ——孟获的屡败屡战,让刘备军逗留蛮域五个多月,以至于亏下了一个事前没有想过,今日也无法弥补的粮食缺口——二十万担。

  刘备军两面开战,川中粮草本就是岌岌可危,那么现在应该是更加的……

  “丞相,怕并非如此。”刘晔摇了摇头,道出了疑惑,“若是因平蛮引发的亏空,去年秋季他们就该有所动作了,何以等到年尾?当是近旬月来蜀中的突发因由才对。”先前的设想,只有在这一点上立不住脚。

  “不管是不是因平蛮超时引起的,荆州运粮汉中却是真的。川中少粮,自有其果,也必有其因。理不清,就先断了它再说。”程昱眉眼一挑,手段老辣刺鼻。

  “丞相,荆州转上庸的粮草辎重,有三条路可通:其一北走筑阳,然后顺筑水西去房龄,再至上庸。三路中以此路为最便捷;其二为李严旧路,过永安、秭归,而北上,三道之中以此最远。其三是越荆山而拨粮房龄,再至上庸,三路中以路最为艰险。”贾诩心思缜密,对荆州战局多有策划,短时间内不但算出了上庸的运载量,更是联想到了荆州。听到程昱之言,立刻就接住了话头,点出了三条通道后,他接着言道:“由第一路运粮,每月内可往返一次。每次运粮可多达七八万担,路上消耗十分之一二;由二路运粮,路途最远,虽然多是平坦,却须三月一来回,以牛马畜力运之,能一次走十万担,路途之上要十耗其三;由第三条路走,其道上多为山路,牛马行驶不便,用人力为之,是以最少,可有三万担,来回一个半月,路上消耗十废其二。”

  贾诩点出了三条通道,说出了他估算后的三条粮道的运载量以及消耗,别的却是一言不发,静听曹操决断。

  “传令曹仁,出兵穰县(今邓县),务必于我拿下筑阳。”贾诩的话曹操自然听在了耳朵里,贾诩虽然什么决定也没做,可估算的数量确是明白的告诉了曹操——只要掐断第一条运粮路线,那荆州这边就无法在夏收前将足够的粮食运往上庸。

  荆州这边的粮食不到,那上庸那边自然也没有足够的粮草运去汉中。

  那边缺的可是二十万担粮草啊,想要补齐,那上庸这边就要全力运转也不够,更何况没了荆州的补给,李严、刘封那里来的那二三十万担多余粮草?

  除非他们把自身的储备粮给运过去,但那么一来上庸还要不要了?

  就像程昱说的一样,管它什么原因,反正川中缺粮是真。我就把先粮路给你断了,偏不让你如意!

  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

  三国骁将 二百一十四章 就食雍州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汉风雄烈 书名:三国骁将

  “这战局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地域图上,一道道不同颜色的线条,缠搅成团看得人眼都花了。

  雍凉一带自不用多说,代表刘备军的红色线条,代表西凉军的蓝色线条和代表曹操军的黑色线条,早就搅和在了一起。

  可不知为何,二月中旬时屯驻南阳的曹仁部突然起兵穰县,一战而克阴县(今老河口市),接着马不停蹄兵锋直指筑阳。

  守卫筑阳的乃是卑将军陈应,其部下只有五千人,野战如何会是曹仁的敌手,只能弃了城外死守城池,幸好在曹仁兵临城下前山都的鲍隆部三千兵马已经进入了筑阳。可八千对五万,陈应、鲍隆守得依旧艰辛。

  樊城陆上守将乃是丁封,得知消息后一边转报襄阳关羽处,一边通知荆州水师都督甘宁。

  樊城背依汉水,与襄阳之间仅有一道之隔,又处在曹军的兵锋之下,是以为荆州水师防御的首要之地。都督甘宁常年坐镇汉水大营,督辖水师两万余。

  甘宁发水兵万五,战舰数百艘,顺汉水直达筑阳西门,丁封则领骑兵八千抵近筑阳东门。

  曹仁外有锋芒在背,进攻放不开手,内又有陈应、鲍隆这块硬骨头,进展很不顺利,筑阳战局就此僵持不下。

  待等到稍后满宠率军扣新野,李典领兵中插樊城,荆襄就彻底热闹了,关羽亲率五万军渡汉水入樊城,参军杨仪率军一万援新野……

  一连串战事引起的最终后果就是两个:1、筑阳粮道被阻;2、南阳曹军空虚,曹洪率军十万由洛阳入宛城,似欲拔上庸。

  寒冬未去,雍凉战事尚未进入白热化,遥远的荆襄战局却已经为雍凉分担了十万曹兵。

  是什么原因使得曹军如此发力?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