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骁将_汉风雄烈【完结】(27)

  今天中午,樊裕手下的文书朱干突然向他秘密禀报了一件事,让樊裕安心之余也是暗急在心头。

  樊裕示意朱干,让他把那秘事讲出,待众人听罢这才问道,“诸位,张兰出此作为,我等该如何应对?”

  下面六人中,四个是五大三粗的军汉,只有两人是文士打扮。待樊裕问出,另一人回道,“依我看,将军不若顺水推舟,效仿张兰,也写一封书信去。”

  “将军,正是如此,不过还需再写书信投到上缭,则可卖好于上缭诸军将。”朱干在一旁补充道。“现今上缭形势同样微妙,张兰虽然可恨,此计却是可解危局的妙策。不然,就是玉石俱焚啊。”

  刘宪并未在樊裕军中埋下暗子,只是让人不经意间把张兰处的消息透露给了朱干,却不曾想樊裕军中这二个文士配合的如此巧妙,不但把樊裕推上了架子,还把消息捅到了上缭。

  上缭军,刘宪此时可没打算打它的注意。

  这算是意外惊喜了!

  再把目光转向王彬营。

  三百精锐卫队依旧在保护着王彬的家眷,余下陈希、留倾、沙恒三个头领,互不相服,各据一方。却又相互制衡。

  海昏城内局势微妙,留倾、沙恒二人本是要拉出队伍去投太史慈的,却又因陈希的反对,以及城内的紧张形势,不敢稍有微动。

  总体来说,陈希不负刘宪所望,牵制(控制)住了王彬遗军。

  二十一章 拉大旗

  三国骁将 二十一章 拉大旗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汉风雄烈 书名:三国骁将

  “元度意欲何为?”华歆放下手中的一扎书信,面色平静的望着刘宪,但语气显得稍有生硬。。。

  嘴角一勾,刘宪笑道:“使君真不知么?”眼睛轻轻的瞄向几案上的那一扎书信。

  整整齐齐的七封书信,分别出自海昏的张兰、樊裕,上缭的黄布、焦章、史猛、王坤、刘超,这七人之手。送到刘宪手中,前前后后相隔的不到两天。

  好大的一张虎皮,看着陆续而来的七封书信,刘宪高兴的嘴巴都快咧到耳朵后面了,正好给自己扯大旗用。

  “宪欲得豫章校尉之职,使君是否应允?”

  华歆闻言身子禁不住一颤,面色一变,旋即又恢复了沉色,“果然如此,你想作甚?”

  有那七封书信为证,在华歆他看刘宪此刻虽然没有一兵一卒,却是正儿八经的一“拥兵万众”的军阀。现在竟还要窥视南昌周边诸县的四千郡国兵,刘宪无疑是想控制整个豫章。

  想到去年郁郁而终的刘繇,华歆身上就一阵发冷,一刘氏子弟,控制了豫章全郡兵马之后,所图所指,谁不能猜不出一二来?

  当然了,华歆也不见得真会怕了刘宪。毕竟他有四千群国兵在手,还有南昌这座坚城。但是刘繇门生故吏在豫章很多,这四千郡国兵也是刘繇时代留下的,保不准里面就有心向刘家之辈。

  不到最后关头,华歆是绝不会撕破脸皮的。

  “宪欲作何为,使君难道猜不出么?”刘宪冷冷一笑,面上配合着做出一副杀气毕露的模样。

  “孙策小儿,先为叛逆袁术攻庐江,害陆使君一族,即已有大罪。后又攻伐吾叔父,以至于叔父大人卧病豫章,郁郁而终。此等家仇国恨,我岂能不报!”刘宪慷慨激词间,两眼一直注视着华歆,这豫章校尉一职在他的计划中可是极为重要的。若是没有豫章校尉领衔的这四千郡国兵垫底,想要收服整合刘繇旧部,那要等到猴年马月。

  刘宪赌的就是华歆的“胆小”,这人既非筹略之才,又心向北地,应该没那个胆量撕破脸皮的。

  只是刘宪心中也有担忧,海昏、上缭两县的情形华歆也是知道的,就算刘宪能压服那七人,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部队也是拉不出来的。而且彭泽边上驻扎着孙家的八千兵马,他们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刘繇旧部南下的。

  这一点即是变数!

  华歆闭目静思,半响还不言语。

  看到华歆犹豫不决,刘宪当即决定加一把火,“宪素闻使君与王使君(王朗,会稽郡太守)齐名中州,海内所宗,随在东垂常怀瞻仰。”

  华歆闻言一愣,不知道刘宪为何突然恭维起他来,当即谦虚道:“子鱼不如王会稽甚多。”

  刘宪大笑,趁势追问道:“然豫章资粮多少?器仗精否?士民勇果孰与会稽?”

  “大不如也。”华歆似乎明白了刘宪的意思,却依然答道。

  “宪虽恨孙策,然其确是勇略超世,知兵善用。若其率军前来,使君欲守孤城乎?”刘宪看着再次沉默不语的华歆冷冷一笑,趁势追击道:“自料资粮,已知不足,其军若来,使君不束手以降,还能作何?”

  “既是如此,吾也不于你全权,致使豫章兵乱附加,百姓凋零。”

  “哈哈哈,使君何出此言。”刘宪并不以为华歆说的是真心话,这不过是被自己久追之下的凡心之言,“宪若领受豫章校尉之职,当兴兵讨伐庐陵、鄱阳叛贼,岂是引战乱与豫章。”

  “庐陵、鄱阳”,骤然听到这两个地名,华歆脸色也不由一阴,对于他这个儒学大家而言,这两个地方简直就是他的奇耻大辱。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