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骁将_汉风雄烈【完结】(72)

  “元度意思是……”刘备眉头一皱,凝声道:“曹操此番乃是对地,不对人?”

  “正是如此。”刘宪回道:“主公此次若是督军征伐淮南,便是得了寿春,进了徐州,操也不会动如此大的干戈,倾十几万大军回击。”

  遥指北方,刘宪语气坚定了许多,道:“曹操现虽得官渡大胜,然袁绍依旧拥四州之地,二三十万兵马,实力尚存。河北四州民丰粮足,只需缓得一年半载,数十万兵马就可复聚到袁绍帐下。届时,就算不再次放马南下,曹操想占据河北也非现在这样简单。操欲得天下,首需便是击破河北,在袁绍实力未复前,进占河朔四州,特别是福泽的冀州。所以,某料定,其大军此次南下,只在一时,而非一世。”

  ps:第三周重点推了。希望这一周能像第一周的收藏那样节节高升,而不是第二周那样……

  虽然不能像有些作者那样每日万字更新,但汉风在此保证,一天两更,绝不会少。且本周情节会更加精彩,紧凑!

  望没收藏而又感觉可以的书友们,移动鼠标,点击一下——加入书架!

  汉风在这拜谢诸位!

  五十八章 穰山之战(二)

  三国骁将 五十八章 穰山之战(二)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汉风雄烈 书名:三国骁将

  刘宪的一番话虽然夹杂了很多没用的说辞,却让帐中诸人很清楚的认识到了己军的处境。.

  曹操取冀州是“大势所趋”,下汝南则是关乎“生死命脉”,都是不容有失的。所以,这次他倾师十余万,看似“浪费”,却是必然之举。

  “哎,早知如此,进军淮南就是了,这番却……”刘备语气中满是无奈,吃不着羊肉,反惹了一身骚,若是知道后世的这句话,刘备在这一刻应该很有认同感吧!

  然愈挫愈勇,折而不挠,为者终不为下鄙。刘备就是有这样的资质,心中的挫败感转眼间就丢到了九霄云外,“元度,以你之见,此局可有破解之法?”

  “哈哈,主公稍安,且听宪慢慢道来。”刘宪能感觉得到刘备身躯中蕴含的那股战意,很明显,刘备已经隐形的剔除了刘宪的第一条提议——引军去淮南,他要在汝南跟曹操做这一仗。“主公,设身处地,你若为曹操,量汝南、冀州,孰轻孰重?”

  望着轻皱眉宇的刘备,刘宪嘴角翘起一丝笑意,“若久攻汝南而不得?曹操能否弃冀州袁绍而不顾?”

  “元度是说,死守汝南。”刘备冥冥之中觉得刘宪的想法不会如此简单,虽然他心中已经颇为满意了,毕竟刘宪让他明白了“敌我军情。”

  事实上在回师的路上,他与关张赵诸将商议的结果也是——死守,可那个“死守”是没目的没目标的。对于敌我大势,关张赵诸将没一人看能得清楚,更说不出个一二来。头上云遮雾罩,刘备真的看不到出头之日。

  “主公,曹操大军虽众,在汝南却待不长久。”刘宪之所以能把“死守”作为“主策”,除了所谓的“冀州——汝南轻重论”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二哥给他透露的消息,曹操没粮食了。“诸公,可知曹军现有储粮?”

  “官渡之战时,曹操军前就已经粮秣殆尽,若非许攸献计,曹操此时已经自身难保。”曹老大运气实在是好,刘宪这时候心里挺感慨的,再看眼前的这位大佬,刘备的运气也挺好的,可惜之前都没把握住。“二兄来信曾言道,操于前线处死了数万河北降兵,就因军粮短缺。”

  很有力的证明,此话一出帐中诸将的精气神猛的一涨。

  “此番曹操本欲趁势打到河北,以便就地取粮,然因主公之变,不得已才回师南下。虽然袁绍军败时,让曹操夺下了一些粮食,可屯粮的乌巢大营被烧,袁军中又会有多少粮食供曹军享用?”

  “许都所存粮食大半运往了官渡前线,现在连朝廷很多大臣的俸禄都换成了丝帛,其辖内缺粮可见一斑。曹操十几万大军回师,为的就是做雷霆一击,速战速决,然后分兵于各地就食,渡过寒冬,来年再往北去。”望着面色已经有些欢喜的刘备,刘宪说道:“我军只需顶住曹军一月,便可让其自己退去。”

  看着刘备和帐中众将一脸兴奋的神色,刘宪发现自己的这番“废话”的效果还真是出乎预料的好。刘备眼中的惊疑少了许多,众将脸上的神色中也多出了一份坚定和希望。

  虽然刘宪嘟拉拉的说了一大通,却多是没什么实际用途的废话,至少那如何去“死守”汝南,他是一句没落在这个点上。不过他画在空中的那个大饼真的是很吸引人,它让刘备等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一丝渺茫却是可见到的希望。

  刘宪现在心中很洋洋得意,老诸还没来,刘备身边是“山中没老虎”,自己这只“小猴子”也能去充一充大王。

  这用言语去忽悠……呃,不,应该是——指点,用言语去指点他人,给迷途知人指明方向的感觉,真的很有成就感!

  感觉——太过良好了!

  “好见识,你小子果然了得。”一声炸雷般的响音在刘宪耳边响起,还没等他回过神儿来,一只熊掌就重重的落在了刘宪肩头。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