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策行三国(上)_庄不周 【完结】(738)

  荀彧进了大营,和曹操拱手施礼。“将军,数日不见,别来无恙?”

  “唉,我没什么事啦,主要还是子廉、子和难受,他们两家损失太大了。孙策这无赖,居然干出抄家这种事,真是不要脸。以后遇到他,我一定要好好问问他。”

  “那你很快就有机会了。”

  曹操一愣,停住了脚步。“真要打?”

  荀彧点点头,却没说话,曹操也不追问,两人来到大帐,戏志才正坐在一堆简牍之中,看到荀彧进来,只是抬头打了个招呼,并没有起身。荀彧打量了戏志才两眼,皱皱眉。

  “志才,你这脸色可不好,是不是劳累过度了?”

  “没有啊。”戏志才放下手中的笔,搓了搓手,又搓搓脸,哑声笑道:“我觉得挺好。”

  荀彧摇摇头,坐在戏志才对面,看着戏志才那暗黄的脸,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声轻叹。“志才,你这么做,坚持不了太久的。什么事都不能太过,还需适度休息,注意养生。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曹镇东正要倚仗你立功,你怎么能这么糟践自己的身体?当为国惜才才是。当此五百年大变之计,天下才智之志无不踊跃,各逞英豪,你如果缺席其中,岂不遗憾?”

  戏志才眨眨眼睛,哈哈一笑。“有道理,有道理,我是得多活几天才行。”

  曹操命人安排酒食,听了荀彧这句话,也不禁抚掌笑道:“还是文若善解人意,我怎么说,他都不肯听,文若一语,他就欣然从命。文若,以后你可得常来。”

  荀彧笑笑,举起酒杯,呷了一口,神色难得的放松。在长安,他只有到曹操营中才能放开一切防备,曹操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和他一样有阉党的负担,戏志才是他的乡党,同样不循礼法,不会在意他的身份,其他人对他也非常恭敬。

  酒过三巡,荀彧把南阳的形势说了一遍,曹操、戏志才听了,不约而同的摇头。

  曹操说道:“眼下不是出兵的好时机。钱粮不足,训练不精,西凉骑兵刚刚入列,还没有完全驯服,仓促出征难免指挥不灵。车骑将军当年讨黄巾,就曾因为官兵疏于战阵被黄巾击败。孙策所部精练百倍于黄巾,极难对付,非黄巾可比。我军若是败了,正如文若所言,朝廷威严扫地,徒惹人笑。纵使侥幸胜了也不是好事,韩遂、马腾恃胜而骄,不知道又会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关中恐怕又要被西凉人掌握。”

  戏志才也说道:“南阳不好攻。周瑜虽然南下,孙策却移驻南阳。在此之前,文聘已经赶到酂县一带布防,与武关相呼应,不会再给我们轻军突进的机会。千里行军,又顿兵坚城之下,用不了几个月,我们就得无功而返,徒耗钱粮,得不偿失。”

  荀彧一声长叹。“我也知道不该出兵,可是孙策步步紧逼,难道朝廷就坐视不理,任由他放肆?”

  曹操苦笑道:“若是打不赢他,他岂不是更放肆?”

  戏志才沉默了片刻,忽然目光一闪,说道:“我倒有个办法,也许可以试试。”

  第639章 一计又一计

  戏志才辅佐曹操,主要任务就是收集各方情报,重点有两个目标:一是袁绍,一是孙策。南阳靠得近,来往方便,消息收集得最多。他发现孙策有一个特点:平时很冷静,但关键时刻好逞匹夫之勇,不仅常常亲自冲锋陷阵,还有与人单挑决胜负的习惯。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何家庄园外,孙策率二十余人反击曹操本阵。宛城外,孙策率领五百人冲阵,险些全军覆没。迎战段煨部时与张辽决斗。这次与袁谭交手又单骑突击袁谭的大营,身受重伤,险些丧命。

  诸多事例证明,孙策虽然精明,却依然是好勇斗狠的匹夫。这也可以理解,孙坚就是这个脾气。这样的人在以武勇入仕的寒门中很多见,他们没有家族可依,也没有学问,能凭借的只有过人一等的武艺,这就是他们立身处世的根本。他们凭武勇出人头地,即使已经封侯拜将还是改不了脾气,如果有机会与人对决,他们就会忘了自己的身份,虽有百万之师,也与匹夫无异。

  既然大军出征消耗太大,不如派几个勇士与孙策决斗。如果能战胜他,击破他的信心,让他意识到朝廷的实力,接下来的谈判也许会轻松一些。如果能杀死他,那就更好了。万一不敌,也没什么关系,一两个人的损失对朝廷来说无足轻重。

  戏志才说完,笑眯眯地看着荀彧。“令君,你觉得如何?”

  荀彧慢慢地呷着酒,权衡了片刻。“我觉得可行,至少可以试一试。”

  戏志才抚掌而笑。

  曹操眨眨眼睛,也笑了。这果然是一举两得之计。皇甫嵩眼下最头疼的就是并凉将领桀骜不驯,还互相看不顺眼。吕布是并州人的代表,他因诛董卓之功封温侯,又自以为武功高强,天下无双,不怎么看得起凉州人,尤其看不起刚刚封侯的马腾、韩遂。马超是凉州人的代表,年轻气盛,武功也好。他对吕布很不服气,觉得他不忠不义,投靠凉州人,又背叛凉州人,踩着凉州人的尸体往上爬。

  这两个人都自恃武勇,谁也不服谁,如果朝廷要派人与孙策比武,他们是最好的人选,尤其是马超。吕布毕竟年长一些,而且身为列侯,不会轻易与孙策交手。马超刚刚出道,一心想一战成名,孙策无疑是最好的对手。如果他杀了孙策,那当然是好事。如果他被孙策杀了,也不是坏事,马腾会将仇恨记在孙策的头上,更需要朝廷的支持。这场比武不论谁胜,不管谁死,对朝廷都有好处,至少没什么坏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