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文明的种子_吴彦鹏【完结】(18)

  重建通天塔

  《圣经》里有一个 “通天塔”的传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为了显示力量和团结,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起通往天堂的高塔。这事儿惊动了天庭,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施法让人们说不同的语言,相互之间不能沟通,通天塔的计划因此失败。自此,人类各散东西、种族矛盾不断。虽然这只是个传说,然而,语言的隔阂确实严重影响着人类的进步。

  语言是群体内的沟通工具,所以它会随着群体的不断演变。在过去的几百万年,人类从非洲迁徙到地球的各个角落,天各一方,这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语言。语言成为民族的重要特征,语言的隔阂成为民族隔阂的最主要因素,甚至成为民族战争的根源之一。

  当然随着人类交往活动得扩大,就需要解决语言隔阂问题。有人掌握了两种以上的语言,甚至诞生了专业的翻译职业,这样的社会成本是很大的。比如在欧洲,虽然欧盟越来越像一个统一的政体,但这些成员国操着将近二十种语言给机构运作带来了很大的成本。欧盟翻译处每年翻译300万页文章,每年1万多次会议,翻译一场20种语言的完整机制需要60位翻译到场,每位翻译每天的雇用费是660欧元……每年翻译总成本超过10亿欧元,这是维护语言多样化需要付出的代价。而在教育体系中,大多数国家把外语都作为中学生的必修课,这个成本更是不可计量。

  然而,一个人要掌握一门与本族语迥然不同的外语并不容易。况且,即使花了几年时间学会了一门外语,也不能在世界各国都畅通无阻,因为你虽然学会了甲国的语言,在乙国却可能派不上用场。即使你掌握了甲乙两国的语言,在丙国也不一定用得上。

  学习多种外语,耗费了人们大量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应该有一种国际语可以通行全世界。近几百年出现了众多的人造世界语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波兰人柴门霍夫于1887年公布的Esperanto,中文翻译为“世界语”。“世界语”提取了印欧语系的精华,基本语法只有16条;在语音方面,只要学会了28个字母,任何单词和句子都可以读得出来。由于构词灵活合理,易学易懂,大大减少了词汇记忆量。所以世界语问世时轰动了世界。但是语言毕竟不是计算机的程序,他是在人与人之间交流中产生并不断变化,不是生编硬造就能被芸芸众生使用的。所以世界语已诞生一百多年,至今影响仍然有限,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世界语”的作用。我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就奇怪为什么不学习世界语,而学英语?现在想来幸好没学,否则别说出国,电脑都用不了。

  但,站在更高的时空来看,人类的语言正在走向统一:

  书同文 语同音

  相比于欧洲,古代中国在打破语言鸿沟上做的很好。

  中国历史上疆域广阔,民族众多,语言交流同样不便。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粗略的把国内分为七八个语系。一个北方人听一个广东人的粤语和听外语没什么区别。但天下一统,让汉字成为了通天神器。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里有一段话:“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周朝很像一个文化标准化的联邦,周天子对各个诸侯国的服装、礼仪、享受都有细致的规定,文字更是如此。从目前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竹简看,各国文字已经十分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更是加强了文字写法的统一,并且把汉字推广到新拓展的疆域。

  汉字是象形文,它最大优点是超方言性。就是说,不管各地方言如何不同,都可以使用相同的字来表意。“书同文”助推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把说几百种语言的民族融合在一起。这种巧妙的功能是拼音文字很难达到的。在古代,边疆地区和首都的方言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地方官吏一样可以看懂中央政府发布的政令。以至于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在很长时间里都把汉字作为官方文字。

  汉字还具有超时间性。在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中,很多五百年前的著作,非专家就读懂了。而在中国,虽然历史悠久,古今语音变化很大,但大多数古文我们现在仍能读懂。一二千年前的诗文,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连小孩子都能理解,这不能不归功于汉字。

  三百多年前,德国人莱布尼兹就已经通过对西方文字的研究和与汉字的比较得出结论,认为汉字较西方文字更易成为世界通用文字。有了文字这个编码,人类就不再像动物那样仅仅靠遗传基因来传递知识,这是一笔最大的累积财富。

  也因为汉字的特点吧,相比于“书同文”,中国人“语同音”的历程缓慢而艰巨,尽管自古以来的统治者也先后倡导过雅言、官话、国语等规范语言,但在那么大的一个国度,在人口流动象死水一潭的小农时代,又怎么能真正改变各地老百姓“各说各话”的局面呢?一次政协大会上,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土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竺先生感叹:“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竺先生的感叹,说出了多年来困扰着汉语交流和发展的一种障碍。

  新中国,中央政府开始大规模推广新的全国通用语言——普通话,这使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实现“语同音”的努力踏上了新的起点。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广播电视的普及,文化交流的加大,普通话从“官话”、“学生腔”、“城市话”,开始变成真正的普通话。50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在今天的中国,占世界1/5的人口,凭普通话几乎可畅通无阻。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