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朝现代化_青峰竹叶【完结】(180)

  而文申见局势基本稳定,同时觉得水库已经建的差不多了,便通过空间来到沂州。在家没多待,直接来到府衙。

  “国师,你总算回来喽,这一去就是五个多月,可想死我了。”张商英看见文申,丢了手中的书籍,几个箭步就来到身边,拉住他的手。

  看着张商英一把老骨头,说着这么肉麻的话,让文申很不适应。突然想起同性恋,再看看那副饥渴的老脸,顿时一身鸡皮疙瘩。

  “张大人,有话好好说,别这么拉拉扯扯的。”文申用力扯了扯衣服,急道。

  “不好意思,是我太心急了。”说着,张商英放开文申,老脸有点红,“国师,就在前两日,两个水库大坝已经正式竣工结束了。现在民夫疏通下游河道,并修建分水渠。有了水库和水渠,想来今天夏粮一定有取得大丰收。”

  “那就好,对了,你把负责指挥建设岸堤水库的工匠和部分民夫给我留下,我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当然工钱有我来付。”

  “好说,好说。国师,你不知道,那岸堤水库的拦水大坝太壮观,高十几丈,长近三里路,我们用了五万万石水泥,土方六百万万石,石方二百万万石,另外有五百多万斤的钢筋啊,真是大手笔啊,不过我觉得值,真值。造福万代子孙的千秋伟业。没想到,在我手里完了。”张商英想起那庞大的水坝,格外的意气风发,感觉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文申嘿嘿一笑,心中暗想:“那是,现在这个用了大量钢筋水泥建成的拦水大坝,肯定比起大跃进时纯粹用土石建成的拦水大坝强多了。”

  “对了,那个许家崖水库建设的怎么样了?”

  “也修建完工了,大部分民夫正在修缮下游的水渠,两个水库至少增加上百万亩的良田。”张商英还沉醉在巨大的成就感之中。

  ……

  为了加强管理,沂州下设了十一个县城,而岸堤水库位于蒙阴县东南,距离沂州城一百多里。经过几年的基础建设,已经建成从沂州城通过各个县城的水泥公路。

  第二天,文申带着张商英以及一群电工,坐着一辆改装过的拖拉机,花了两个多小时,来到岸堤水库。

  一行人走在几十丈宽的拦河大坝上,看着对面碧波荡漾的湖水,湿润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格外惬意。文申东摸摸,西敲敲,最后用力跺了跺地上的大坝,笑道:“看起来,质量还不错。”

  跟随而来工匠挠了挠头皮,嘿嘿一笑,道:“这都是国师的图纸好,加上材料齐全,百姓卖力,才有了这样的气势雄伟的大坝。”

  看了看这个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干这一行多长时间了?”

  这男子受宠若惊,急忙作揖,有些结巴道:“小的叫王水生,从小就跟着父亲修建各种塘、坝、沟、渠、堤等水利设施,至今已有二三十年了。”

  “不错,走,我们去那边的溢洪闸看看?”文申指着大坝旁边的一个高大的水闸。

  王水生一边走,一边向众人介绍道:“这溢洪闸一共三门,每个门都是用八万多斤的精钢铸造而成,啧啧啧,这样的水闸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呢。”

  文申皱眉看了看四周,明知故问:“你们这水闸怎么建在陆地上了。”

  “回国师,根据图纸的确是修建在这里的。到时还会挖掘一条水渠,通往水库。那样水库里的水,就可以通过水闸通过下游。这样建水闸即省事又省力,这个图纸的设计真是太妙了。”

  文申干笑两声,心想:“看来还有点本事,不错可以用一用。”想了想,现代水库水电站的位置,指着说道:“我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十孔的溢洪闸,但这个溢洪闸和刚刚建完的那个有一定的区别,这个更大,而且还在在里面放些东西。至于放什么东西,我会安排人协助你安装。”说着,拿出一份图纸递给他。

  王水生接过图纸,仔细研究了一番,说道:“这个就是大了些,复杂了些。我想建设起来应该没有太大难度。”

  文申点点头,笑道:“好,明天你就组织人开始建设。只是民夫的工钱,你直接上报给我,就可以了。”

  跟随来的电工一共八人,为首的是一个叫张云海,三十多岁,是沂州书院的教师。由于对电磁学非常感兴趣,加上天赋也不错,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实践,水平在众人中算是最高的。

  张云海留着短发,一身中山装,上衣口袋上别着一直钢笔,闪闪发光,脸上一副自信的笑容,站在文申身后。钢笔是文申特意从现代购买的,作为福利发给教师。

  本来张云海主要教授数学,然后接触到电学之后,求知欲一下调动起来。静电、静磁、电磁场、电路、电磁效应……为他打开一个神秘的大门,面对大门里面精彩纷呈的世界,张云海彻底醉了。现在张云海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全大宋的百姓用上电灯、电话、电报……

  “云海,在建设水电站同时,我希望你能组织人,把电线架起来。电线和电线我都准备好了,你有问题吗?”

  “没问题!”张云海觉得自己的春天来了,声音洪亮地回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