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朝现代化_青峰竹叶【完结】(19)

  “文先生,小儿,李德清。现已十六,读过几年私塾,虽没有考中秀才,但对稀奇古怪的东西,甚是感兴趣,可能对先生脾气。让他跟着文先生,打个下手。先生你看如何。”布店李掌柜媚笑道。

  “恩,明天带到在下那里,在下看看。再建在炼钢厂的同时,还会建造炼焦厂,轧钢厂。”文申道。

  “炼焦厂何物?”众人纳闷道。

  “炼焦厂,甚是简单。会烧窑的窑工,一教就会。就是把煤炭炼成焦炭,焦炭很是有用,炼钢的必需品,其他用处也是很广泛。轧钢厂,就是把生产来的钢锭,进行加工,生产成各种需要之物。”文申解释道。

  “那投入股份怎么分配呢。”张掌柜不好意思道。

  “林知县意下如何?”文申把皮球踢给林知县。

  “文先生,这炼焦厂,炼钢厂和轧钢厂,投入几何啊。”林知县问道。

  “先前,至少要投入十万贯,中期二十万贯,后期也视情况而定。“文申笑道。

  “这么多!”众人吸了一口凉气道。在北宋这个时候,一个好点的家庭一年的收入也就二十多贯,不到三十贯。

  “水泥厂三个月就盈利十万贯,一年可就四十万贯。林知县好像你光收行税,三个月就收了上万贯。”文申有意无意的说着。

  “干了,除了水泥厂盈利的钱,本人再投六万贯。这次在下可是身无分文了,还要借一些。”张掌柜狠心道。

  “我也拼了,加上水泥厂盈利四万贯,我也在透六万贯。”李掌柜拍着大腿道。

  ……

  最后,三个掌柜各投十万贯,文申投六万贯,林知县代表官府投二千亩地外加一个铁矿。股份变成文申六股,其他人每一一股。而且四人还是很高兴,想起年产万万斤钢,那得赚多少钱啊,就是一股也是天量啊。而至于销售问题,在文申的再三保证下,众人也放下了疑虑。

  次日,在家的张掌柜正在想,向谁借点钱。突然,一个丫鬟从外面跑进来,道:“老爷,外面粮店的梁老爷来访。”

  “快快有请。”张掌柜小眼一亮,急道。

  没多久,丫鬟后面跟着一个相当富态的中年人。“梁掌柜,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张掌柜看见粮店梁掌柜,拱手道。

  “那里,那里”

  “不知道,梁掌柜有何事啊。”

  “无事不登三宝殿,听说张兄最近缺钱?”梁掌柜笑道。

  “哦,梁兄,是从何得知啊。”张掌柜,纳闷道。心想:“昨天的事情,怎么一大早就被别人知道了。肯定是李掌柜和刘掌柜泄出去的。”

  “张兄,入水泥厂的股发了财。整个沂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梁掌柜揶揄道。

  “那里,那里,小财而已。”张掌柜客气道。

  “小财,呵呵,我倒是想发这个小财,可惜没机会认识文先生啊。”梁掌柜一脸无奈道。

  “呵呵。”张掌柜干笑了几声。

  “听说,文先生又有大的动作啊,可惜啊,晚了一步,股份都分光了。”梁掌柜痛心疾首道。

  “听说,你还差六万贯,这样可好。这六万贯在下出了。在下只要半股,如何。”梁掌柜又道。

  经过一阵讨价还价,最终梁掌柜以七万贯,买了张掌柜半股炼钢厂股份。而同样的事情,也在刘掌柜和李掌柜那里上演。而李掌柜半股居然卖出了十万贯,着实让人疯狂一把。

 

  正文 第十三章 炼焦

  从醉仙楼回来,文申着实睡了一场好觉。次日清晨,书房里,文申一边用笔记本电脑看着炼钢的流程和工艺,一边吃着王秀做的早点。舒缓的音乐,从电脑音箱缓缓流出。而王秀和张柏芝一人一边靠在书房门框上,看着,听着。从没有过的安逸,宁静在三人之间来回飘荡。

  “王秀,前段时间没回家去看看你爹嘛。”文申百无聊懒的问道。

  “回去了。还把你给俺的那包洗衣粉,给俺娘了。俺娘可高兴了,说从没把衣服洗的这么干净过。”想起娘兴奋样子,王秀高兴道。

  张柏芝接茬道:“可不是,先生你给俺的那块香皂,回到家就被俺妹妹抢走了。俺爹说,先生能耐真大,还说让俺嫁给先生你呢。”说完,张柏芝突然不好意思起来,一扭头跑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王秀看了看文申,然后低着头,双手玩弄着衣角,轻声问道:“先生,你要娶张姐嘛?”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文申郁闷的想。当然文申不是傻子,一看就知道两个人的意思,或者她们爹的意思。

  “你们都还小,这个以后再说。”文申应付道。

  “什么小啊,跟俺一样大的,在村里都是两个孩子他娘了。”王秀说完,感觉好像说错话了,看了一眼文申,也一扭头,跑回自己房间了。

  文申愣了愣,摇了摇头,心想:“难道,自己真该找个老婆了。但为何在宋朝总有一股不真实感。算了,不想这个了。”

  下午,李掌柜带着一个半大小子,来到文宅。一阵寒暄后,三人坐定。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