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朝现代化_青峰竹叶【完结】(230)

  宋徽宗思索片刻,觉得有理,但一想到修建铁路需要的巨额资金,就觉得有些不舍,于是说道:“好是好,但同时修建是不是花费太大了些。”说着,不自觉地看了看文申。

  文申起身开启车厢里五十寸的液晶电视,连上自己的平板电脑,找出中国地形图,然后说道:“各位可以看一下,这是我们大宋的地图。”

  宋徽宗、延庆公主和两个贵妃以前见过电脑,表现还算平淡。但童贯等人表现的十分震惊,心想:“宝物啊,什么时候自己家里也摆一个就好了。”

  文申在地图上划出大体的铁路修建路线,分别是开封经洛阳到西安、兰州。另一条是济南大名府到燕云的北平。收复燕云之后,宋徽宗便把辽国南京改名北平。第三条线路是从兖州经徐州到金陵、扬州等地。

  “这三条线路怎么样?”

  “我没什么意见,不过从大名府到北京要过黄河吧。这黄河我是见过的,宽上百丈,河水湍急,不容易建桥吧。”童贯想起自己出使辽国,过黄河的时候。

  “现在有钢筋水泥,虽然有点困难,我想还是能克服的。”文申笑道。

  “我现这三条铁路都在长江以北,那南边就把建造铁路了吗?”郑居中仔细研究了一番后,问道。

  “南方多山多河流,建在铁路成本将大增,有些得不偿失。我认为最好先在修建北方地区。而且南方运河多,可以先用船只代替。”

  “国师言之有理。这三天铁路一共需要多少银两?”身为太宰的郑居中最关心的还是费用问题。

  “三条铁路总长度三千里左右,按一里五十万贯算,一亿五千万贯左右。”文申大体估算了一个数值,然后说道。

  “这么多,如果修建的话,这几年的盈余一下子就没了。”郑居中有点肉疼地说道。

  “这钱也不是一下子就花掉的,整个建设周期在三到五年。也就是说一年花五千万贯左右。”文申看了看皮肉有些哆嗦的宋徽宗,笑道:“如果皇上认为耗费比较多的啊,可以交给微臣来办,不用朝廷出一分钱。”

  “哦,还有这种好事。”宋徽宗两眼一亮,急切地问道。

  “当然,微臣可以通过民间融资,获取建设资金。不过这样有个缺陷,那就是铁路的所有权就属于全体出资人所有了。如果用使用此铁路的话,就需要交纳一定的运输费。”

  宋徽宗等人听完后,一阵沉默,最后郑居中打破沉寂:“国师,这样会不会危及朝廷安全啊。”

  宋徽宗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于是看向文申。见状,他微微一笑:“皇上,只要你手里又兵权,害怕其他的嘛?”

  “恩,爱卿说的极是,京城有百万禁军,想来那些商人不敢造次。”

  文申给王黼使了一个眼色,他便急忙附和道:“皇上圣明,此举不但减轻了朝廷负担,而且还修建了铁路,一举两得啊。”

  “好,就依国师所言。”

  ……

  经过一个小时的行驶,火车停在一个小站进行加煤加水。荒芜大地上,一条钢铁长龙延伸到天际。小站一共有三个铁路员工,负责左右十里的铁路的检测和维护,同时看管小站里的煤炭,防止偷窃。

  从来没有见过外面世界的延庆公主对所见到的一切事物都是那么好奇,一直问东问西。文申在一旁不厌其烦地解说。

  “陛下,你有没有觉得国师这些年没怎么变化啊,难道他真的可以长生不老吗?”刘贵妃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幽幽地问道。

  宋徽宗一怔,通过车窗看着站台上的文申和延庆公主,有点不自信地说道:“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那个皇帝可以长生。虽然那些臣子天天高呼万岁,但朕心里明白,那是不可能。但国师的出现,让朕真的有点相信,长生不老真的可能哦。”

  “那要不要让国师把长生秘诀交出来。”另一个贵妇突然插话道。

  “朕也想啊。但你们觉得可能嘛!”说完,一脸忧郁地看着两人。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一章 铁甲蒸汽船

  火车休整完毕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进。而郑居中和一些随行官员则下车,向京城赶去。由于太子年纪比较小,不能处理政务,所以宋徽宗出行期间,政务暂有太宰代理。跟随火车继续北行的都是一些礼部官员和太监太医之类,当然还有近千人的随行侍卫。

  火车一共有十六节车厢,其中宋徽宗与贵妃占了两节,文申一节,诸大臣两节,太监太医一节,餐车一节,其他为侍卫车厢。

  经过两天的行驶,火车进入兖州境内。此时兖州境内的铁路已经新增加一对铁轨,已经实现了东西分流。宋徽宗坐在车厢内,看到外面不时有满载煤炭的火车经过,看得他大呼过瘾。

  “国师,这一火车能拉多少煤炭啊?”刘贵妃看着外面经过的拉煤火车,问道。

  “至少有六百多万斤吧。”

  “这火车力气还真大!”

  ……

  当专列进入兖州火车站后,宋徽宗见看见兖州府上上下下上百名大小官员依次跪在站台上,高呼万岁。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