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南宋浮生记_至珍【完结】(19)

  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就分头开始忙碌了。四哥回到纸坊将新型的纸张成捆的整理成箱。谷永宁呢抽空去了趟王家,托他帮忙给印制几册经典,包括《论语》、《孟子》、《四书集注》、《百家姓》和《大学》。

  为什么是这几本?因为谷永宁知道理学马上就要复辟了,朱熹他老人家在嘉定二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当然了谷永宁也不是什么政治投机分子这是顺应历史。王法他也很爽快,没几天的功夫就把这几本书给弄好了。谷永宁不禁又感叹一回,这个印刷术真的是好啊,增加了人们学习的机会,从此那些武功秘籍阿什么手抄本的诗集都会因为印刷术而存活于这个世界流传的后世的。

  由于平顺纸在两浙东路多有分店,所以临安那边早就处置停当了,只要物品运到就可以有专人守护和存储了。不过周令先那边似乎已经将图纸送到韩佗胄的手上,这里急忙催促谷永宁赶快启程赴京。于是他们就约定8月初二先行出发。

  对于出远门,谷永宁有了上次的经验后决定带上韩振,许俊,曹群还有赵师秀和其他的5名护院。准备的物资路上的盘缠用度也准备停当,最主要的是这次买了四辆马车再也不用像上次一样慢慢悠悠的作牛车了。小朵是不想带去了。原因是谷永宁怕她舟车劳累太辛苦,还有就是这次一去不知是否还能回的来是生是死祸福难料谷永宁也就不想她受到伤害。

  出门的日子近了,心情总是别样的滋味。不知道这个临安长成什么模样: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还是“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西湖上的小瀛洲在了吗?雷锋塔倒了吗?是清河坊的游人如织还是皇宫的恢宏气度。真想看看这个临安,这个只属于宋朝的临安城了。但他真的临近的时候谷永宁却感到了肃杀。

  第一章 初回 补续

  这一章我改了许多,但还是不是很满意,各位看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告诉我,我的QQ19387374欢迎大家的指正.不胜感谢.

  第二章 磨剑 第一节 上京

  “韩丞相,你说这纸什么时候能到啊?”坐在金銮殿上的九五之尊就是当今的圣上。

  宁宗皇帝讳名扩。在历史上他是一个非常没有主见的皇上,早年靠着赵汝愚和韩佗胄,后来由史弥远当政在这一帮人的黑色统治之下南宋王朝每况愈下。他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生了6个孩子居然没有一个养活,这些当太医的干什么吃的?现如今他为了宋金的议和之事所烦恼呢。

  韩佗胄站在一旁说到“回皇上,踞温州知州的消息,他们已于八月初二就出发了,刻日就能到达京师”心里想,怎么搞一张纸都要这么久,要不是前线兵败如山倒谷永宁的日子要这么难过吗?还需要献贡纸来换得主战派的一点支持吗?想到这里他也开始后悔为什么要打这场毫无准备的战啊。不过都到这个份上了也只有硬撑下去了。怎么他们还没有到啊。

  另一方面,温州府由押司官唐飞带队押送贡纸先行走水路上京,而谷永宁一行人,分坐四辆马车带着要送给朝中大臣的礼物缓缓的沿瓯江向西经处州在折北翻越仙都山脉,穿过婺州盆地向北进入杭州。

  这条线路就是日后的金温铁路的行进方向,可是在当时看来温州到处州只能行船,他们的马车毫无用途,只能是架在乌蓬船上由纤夫拉着走。就这样一拉二回的用了一天半的路程。这不到一百五十里的路就要走上半天,怪不得日后蒙古人征服南方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敢情那时没有路让马来走还谈什么征服啊。

  虽然说这一路甚是艰辛,但是赵师秀一直和谷永宁在一起,他还告诉谷永宁了许多关于朝廷上的礼仪:比如这宫中的官服与前代相仿,分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朱衣朱裳,内着白色罗中单,外束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佩、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着朝服时必戴进贤冠(是一种涂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还有官位目前最大的官就是韩佗胄的“平章军国重事”这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目的就是掌管天下的大权。而史弥远当时的官衔礼部侍郎兼资善堂翊善,也就是皇子们的老师也是皇家最亲近的人了。

  了解了这些谷永宁已经感觉头快大了,可是赵师秀仿佛不想放过谷永宁就继续要跟谷永宁讲南宋朝的历史,害的谷永宁直呼“苍天啊,快把这个唐僧带走吧!不,应该是宋僧带走吧!”声音之响,惊起两岸野鸟直飞。

  离开处州,翻过仙都,他们的车队很快就进入了婺州境内。婺州地处浙中,衢江、金华江横贯金衢盆地,并与钱塘江相通,可直达杭州,驿道密如蛛网,仅一天多的马程(以快马急递文书,称马程)可到杭州,因此水陆交通十分方便。金华府东与台州、绍兴为拱卫;南接温州、丽水为屏障,可直达闽、赣而赴东南;西傍衢州、淳安桐庐作靠山;东邻临安近郊,自古以来婺州都是天府之城因为动乱较少城市的建设规模在两浙东路也算得上是大城了。再说这里也是浙东学派的发祥地。陈亮、吕祖谦等人就是从这里开始名扬四海的。说起来跟永嘉学派还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谷永宁们在经过金华的时候多留意了一下风土人情。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