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龙床:14世纪-17世纪的六位中国皇帝_李洁非 【完结】(38)

  顺带说一下,秦朝其他的政治经济措施,如车同轨、通水路、去险阻(平毁各地要塞)、统一币制器具、以秦篆统一文字等,客观上的作用虽然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但其主观出发点,其实也是压制人民、消解各种隐患。

  与秦代的专制*不同,秦的许多举措尽管具有反文明的性质,但毕竟尚可促进中国民族、政治的统一,所以历来对秦代的评价,褒贬分歧很大,有认为其善不足以抵其恶的,也有认为其恶远不能掩其善的。这样的分歧,各依尺度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然而,朱棣篡政一事,却谈不上有什么积极面。他篡位以前,中国已处在稳定的统一的局面中,倒是他的叛乱,将中国抛入战祸中,让天下百姓白白品尝离乱滋味。他篡位之后,政治不是变得清明,相反,恢复了许多被朱允炆所改革、连朱元璋晚年亦自我否定掉的苛政,更刻意与建文时期反其道而行,对朱允炆实施的各种明明从士大夫至平民阶层都广泛表示好评、认为是利国惠民的政策,加以否定。就连他好大喜功的对蒙战略,以及征越南这一类似乎可以炫耀一下的“武功”,史家也是疑问多于首肯,因为它们大大违背了朱元璋对明帝国的周边战略设想,而后者却比较合乎明帝国的实际。

  伪君子朱棣 伪君子朱棣(19)

  从表面上看,朱棣没有造成嬴政那样严重的后果,也没有轰轰烈烈地搞“焚书坑儒”那样骇人听闻的运动,所以很少有人在这个方面把朱棣与嬴政相提并论。其实,朱棣干的一点也不比嬴政少,对他的打击目标的决绝狠酷,更一点不逊于前者。只不过,相较于嬴政,朱棣更伪善,事办得更狡猾,手段也更高明些罢了。

  “焚书坑儒”动静闹得那么大,名声那么坏,实际上杀了多少人呢?只有四百六十多人,主要是孟子学派的儒生(东汉赵歧说)。

  可永乐元年,单单方孝孺一案,朱棣就杀掉八百七十三人,而且“诛十族”这前所未有的惩罚,特地加上的第十族,就是专门针对知识分子的(方孝孺的朋友和门生,只能是知识分子)。其余各案,受害主体也都是读书人。姚广孝力谏不要杀掉方孝孺时,讲得很清楚:应该替天下留存“读书种子”。连最亲信的人的话朱棣也听不进去,他要杀的就是读书人,因为这群人所坚持的精神价值,对他最不利。

  嬴政杀掉四百多个儒生,背上千古骂名;而杀人数倍乃至十几倍的朱棣,却好像没有挨过什么骂。嬴政很冤,他应该从棺材里跳出来,要求*。

  相反,朱棣非但没有挨骂,还因为那部据说是当时世界上部头最大的《永乐大典》,被许多不明就里的人视为文化的保护神。这就是朱棣的狡猾处。一面对读书人大杀大砍,锢言禁说,一面搞了这个历史上最大的“文化形象工程”,来树立君威、炫耀文治。可实际上,《永乐大典》是鸿篇巨制不假,但对文明发展几乎没有发挥实际影响,因为卷帙过于浩繁(22937卷,11095册,约3.7亿字),无法刻印(恐怕朱棣也从未想过要刻印成书),哪怕再抄一套也非易事,一直等到嘉靖皇帝,才痛下决心要录一个副本,而他竟没能活着看到抄写工作的完成,等到继任者隆庆皇帝登基后这副本总算抄完,奇怪的是,副本抄缮完毕不久,正本就下落不明了。总体来说,这套《永乐大典》的基本情况可以概括为:修成之后,一直深锁宫中,与尘土为伴,成为文明史上少有的几乎不被阅读的书籍,并一直保持这“特色”,直到其副本在清代被内贼外寇盗抢而散失殆尽。

  怪不得当官的喜欢搞“形象工程”,这个《永乐大典》就产生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书,原本只有被读、被传播,才谈得上有文明价值;倘若根本不进入阅读领域,还有什么意义?《永乐大典》在编修之前就明摆着目的不是供人阅读,修成后放在皇家库房里,大门一锁,与世隔绝。但它有一点却牛得不行,那就是足够伟大、足够辉煌、足够让人叹为观止,尽管谁都瞧不着,可谁提起来都会啧啧称奇,对朱棣的魄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这么一座“文化昆仑山”挡在那里,朱棣所干的坏事可就全都离开人们的视野,或者被视而不见了。这叫“一俊遮百丑”。

  大家知道吗?除了血腥杀戮,朱棣更以最肆无忌惮的态度,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历史伪造者。建文朝史事“千钩百索,只字不留”{63},在他的鼓励和授意下,当时“文学柄用之臣”(御用文人)置学术良知和道义于不顾,“自饰其非”,“为史(指对建文朝的书写),肆以丑言诋之”{64},致建文朝“政令阙而不传”(指建文时期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已经失传不可知),过了好些年,一个叫杨守陈的礼部尚书实在不能接受这种状况,向弘治皇帝上书,批评“靖难后不记建文君事,使其数年内朝廷政事及当时忠于所事者皆湮没无传”,委婉提出重写历史、恢复原貌的要求:“即今采录,尚可备国史之缺。”{65}朱棣的做法,不单给中国历史开了“天窗”,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更恶劣的是,他还填加进去许多谎话,的确是我们历史上抹不去的一大污点。

  比歪曲史实还糟糕的是,中国人文精神和知识分子传统最好的一份遗产———“良史”的操守和气节,受到极大破坏与摧残。“良史”的立场,自周代就已形成。虽然史官为政府所设,早先甚至还采取家传方式来固定这个职位,但史官对于政府乃至君王却得以保持独立性,直面事实、忠实履行职责,如果遇到政治暴力的强行干涉,“良史”的精神则不惜杀身殉职。春秋时期就出过一个有名的故事: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大夫崔杼杀齐君,太史毫不妥协,当庭记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怒,杀太史。太史被杀,他的两个兄弟坚持写同一句话,又被杀。但最后一个兄弟还写那句话,崔杼不敢再杀。南史氏听说太史一家都被杀光,就拿着竹简赶来,准备替他们继续写这句话,途中听说已写成,才打道回府。可是这样一个光荣的历史传统,却被朱棣断送了。他比那个齐国大夫崔杼厉害得多,崔杼杀了几个人后,看见史官不肯屈服,就不敢杀了。朱棣可不像他这样胆小,只要敢违抗,有多少杀多少。而且,有他开了这极坏的先例,后来满人入主中原,就顺利地继承了其衣钵,在修《明史》时,对本民族早先在明代建州的活动任意取舍,有利的则记,不利的统统掩盖起来。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