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1625_三十二般变化【完结】(424)

  一个穿着汉人衣服的大汉顺着山坡跑了上来,对着日渥不基行了个羌族礼,用羌语道:“日渥不基兄弟,你来啦!”这大汉正是锦都镖局的姚方来,锦都镖局这一次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肖青还没有决定是否帮助郑氏造反,姚方来是自已偷跑出来的。

  日渥不基拍了拍姚方来的肩膀,道:“姚兄弟,我们等你好久了,这里有两千人,是蜀山里能调出来的全部猎人,咱们下山来帮郑氏的。但是山下的情况我们搞不清楚,只有靠兄弟你领路了。”

  姚方来点了点头,道:“郑先生已经教了我要怎么做,咱们先打下都江堰。”

  日渥不基点了点头:“好,我马上就下令打。”

  “现在还不行!”姚方来急道:“现在百姓们正在淘滩,要打也得等他们淘完滩再打,岁修是四川百姓性命攸关的大事,咱们可不能上去搞破坏。”

  “成,兄弟你说什么时候打,咱们就什么时候打。”日渥不基很信服姚方来,因为姚方来每个月都会给日隆乡送去大批的日用品,为羌族人民解决了许多生活难题。

  “好的,你让猎人朋友们好好休息,淘完滩的那天,就是咱们打都江堰的时候。”姚方来双眼红光闪闪,道:“官府打郑家,就是断了我们羌族人的好日子,我不管总镖头怎么说,一定要好好地打他一打!”

  ……

  都江堰的淘滩工作,终于在五月底拉下了帷幕,滩底的卧铁暴露在阳光下,显出黑亮的光泽,百姓们大声欢呼,为今年的岁修圆满结束而感到欣喜。

  欣喜之后,一千两百名民夫组成了巨大的游行队伍,一面嚷嚷着“赶快开始放水节”,一面涌向衙门,去找堰官余楠询问关于郑家的事。

  都江堰是个很特别的地方,因为水利复杂,所以都江堰并没有修筑城墙,当然更无城门一说,堰官的衙门就修建在一片民居的正中间。衙门的旁边就是南桥,桥头接着都江堰的主堰体,民夫们毫不费力地涌到了衙门的前面。

  一千五百名官兵看见自己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紧张得鼻尖冒汗,他们在县衙门的前面列起方阵,将百姓们堵在外面,任由百姓们怒吼嘶喊,就是不让开。

  而百姓们也没有胆子向官兵动手,双方就在县衙门面前纠结了起来。

  “郑家的事官府还是给个说法吧,上次就一纸公文,将郑家定为贼寇,就没了下文。加工厂怎么办?信贷所怎么办?肥料怎么办?不会又搬出一个关氏来糊弄我们吧?”百姓们群情汹涌。

  余楠见百姓果然聚起来闹事,心里烦恼,他整了整衣冠,走出衙门,对着前来闹事的百姓大声吼道:“大伙儿别急,这事情朝廷还在调查,调查完了会给大家满意的答复的。”

  “调查个龟儿子啊。”百姓们大怒道:“这都几个月了?还没个说法。”

  余楠见软的不行,又来硬的,他怒道:“你们要造反吗,不怕杀头吗?西昌的暴民全被朝廷杀光了,你们是想学西昌暴民一样死无葬身之地不成?”

  随着他话音,一千五百官兵向前一压,将百姓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虽然聚起来的民夫有一千两百人之众,人数上不差官兵太多,但气势上就差得远了。

  余楠见百姓退缩,哈哈大笑道:“散了吧,都散了吧,再闹腾下去,我把你们全当成贼寇给杀了。”

  余楠话音刚落,远处的屋顶上突然有人用古羌语大吼了一声:“狗官,兄弟们,把官兵全杀了!”

  “是”、“好”、“yo”、“ye”、“呀”、“哦哒”……各种民族的回应声在四面八方轰然应诺。

  羌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十几个来自蜀山的少数民族猎人们,从四面八方的隐蔽之处跳了出来。

  他们都是来自雪山上最好的猎人,即使在白雪覆盖的地面上行走,也不会发出一丝声音,连最敏感胆小的松鼠,也未必能感知到他们的靠近,两千猎人陡然现身,官兵还如在梦中,浑不知道哪里跑出来这么多人。

  随着猎人们现身,羽箭从他们的手上离弦而出,从各个角度,呼啸着直飞向官兵的阵列之中。

  “乡亲们,快散开或者趴下,让咱们和官兵打。”姚方来用汉语对着茫然不知所措的百姓们大声呼喊道。

  这时漫天羽箭已至,这些箭矢的准头非常高,猎人们就算在树干林立的密林中射箭,也可以保证箭矢命中奔跑中的小动物,而不会射在树上,此时当然不会误伤平民,这一波羽箭越过人群,准确地射在官兵的身上,暴出一片片的血花。

  百姓们聚众闹事还成,真刀实枪是完全不成的,一见打了仗,见了血,顿时焉气,四面八方,一哄而散。

  官兵没了活肉盾,这一下完全暴露在了蜀山猎人们的眼前。满天羽箭顿时密集出雨,将衙门前面的官兵方阵射得东倒西歪。

  都江堰的官兵可不是什么精兵,只是普通的卫所兵,常年累月守在都江堰这得天独厚的地方,也没什么仗打,很少有贼人出没,战斗力完全不成,一见四面八方弓箭乱射,顿时就慌了神,趴地的趴地,举盾的举盾,乱七八糟,抱成一团。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