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1625_三十二般变化【完结】(447)

  林兆鼎双目圆睁,大吼道:“老子死也要拉几个垫背的。”他纵马直冲向郑晓路身前,皂莺甩手一飞剑,正中林兆鼎胸口,倒撞下马,死于尘埃之中。

  候良柱跳下马想要装死,郑晓路摸出翼虎铳,一铳打在他背上,把他真个儿的打死在地。

  副使刘可训率众投降,免死于乱军之中

  刘峻崎一直背靠着成都城指挥作战,他早早脱下军服,纵身跳入护城河,从对面钻上岸时已经变成一个泥人,慌慌张张,直奔成都城里,寻找他的表叔朱燮元去了。

  编者按:张令在史实中,死于崇祯十三年,当时他对战年龄二十出头的小将李定国,他看到李定国年龄尚幼,没有提防,骑马出阵和李定国聊天,却不料李定国是明末清初最闪亮耀眼的巨星。于是被李定国一箭射中咽喉而死。本书为故事趣味性,将他的死提前到了崇祯四年,死于张逸尘刀下,请看官们不用深究。

  另,关于李定国射死张令的史料,本人颇有怀疑,因为李定国是名将,写史书的人有意给李定国增光,故意把张令的死安在李定国的头上,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据本人不负责任的推断,张令死于流矢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战场之前,出阵去和敌将聊天,这……难道写明史的人是三十二般变化不成?只有这家伙才写这种狗血情节。

  [w w w .bxwx.net]

  

 

  第九十九章 恭迎阎王

  第九十九章 恭迎阎王

  四十万工农大军,还没动手就把官兵吓破了胆,士气一崩,大多数的官兵失去了再战的勇气,放下武器,举起了白旗。少量的官兵害怕投降之后还是会被杀死,脱下了军服,跳入护城河里,想要躲在淤泥里逃生,但他们最终也没逃脱工农们的眼睛,从水里被拖出来打了个半死,反倒是投降的人没事。

  最好玩的是彭巴冲和猛如虎,两人一个穿着钢甲,一个穿着铁甲,身上没穿军服,百姓们也不知道他们属于官兵还是属于阎王军,只见两个大铁人躺在地上哼哼,谁也没去管他们。

  阎王军也停下了手,静静地看着周围的形势,只见四十万工农大军冲了过来,将阎王军围在当中,齐声大叫:“恭迎郑大善人回来恭迎阎王治川”

  原来郝孟旋和万尚竿成立“工人联合会”与“农业合作社”的时候用的中心思想是“迎接郑氏回来”,郑晓路通过他们,一直暗中操纵着工农们的精神理念,使得工人和农民们一直认为,造反就是为了让郑氏回来。

  现在官兵被打败,造反已经成功,自然应该迎接郑氏回来治理四川。

  郑晓路爬上一座红衣大炮的炮管,高高地站了起来,让所有的工农都能看见他的身影,然后学着后世的领导们讲话的样子挥了挥手。

  “乡亲们好啊”

  “阎王好”

  “郑大善人好”

  可惜,不是回答的首长好,差了一点味道。郑晓路心里骚包了一下,然后大声道:“乡亲们,官兵被我们打败了,四川人的好日子马上就要来了。你们想要什么?”

  “吃饱饭……穿暖衣……重开工厂……重开信贷所……”工农们的要求并不高,实际上只要能吃饱饭和穿暖衣,劳动人民重来都没有奢求过更多。

  “好”郑晓路大声道:“咱们这就重开工厂,重开信贷所,让大家都吃饱饭,让所有人都穿暖衣,走,咱们进成都”

  “走,咱们进成都”四十万人齐声呐喊。

  “咱们可不能从炸烂的墙进去。”郑晓路大声道:“搬开城门口的巨石,咱们要从城门口,正大光明地走进去。”

  “没错,咱们要正大光明地走进去。”

  四十万工农一起动手,那是什么声势?管他千斤巨石,万斤巨石,城门洞里的石头在倾刻间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成都城古老的大门轰然而开,护城河上也放下了吊桥。

  阎王军留下一部份,在城外收敛死去兄弟们的尸体,清理战场,残余的阎王军走在前面,降卒押在中间,四十万工农跟随在后,雄纠纠,气昂昂,跨过护城河,穿过城门洞,刚一进城,城里的五六万百姓也暴发出巨大的欢呼声“恭迎阎王”

  山崩地裂般的吼声回荡在整个成都平原的上空,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从郝孟旋的手上交到郑晓路的手上:“走,咱们把这旗帜,插到巡抚衙门的前面去”

  正在这时,旁边的一群乞丐大声叫道:“阎王大人,咱们这里有一位好汉,是他带着咱们造反的。”言罢推推攘攘,把满身涂得黑漆漆的张子元给推了出来。

  阎王军里认识张子元的人可不少,虽然他涂成个大黑脸,大家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见他这个样子,人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张逸尘摇头苦笑了两声,身子一闪,已将张子元拖了过来,放在郑晓路身边,让他把做了些什么详细地说出来。

  众人一边赶往巡抚衙门,一边听张子元满头大汗地讲他的奇遇。

  张子元落入贼军之手,吓得魂飞魄散,哪里敢撒谎,一五一十地将自己怎么被乞丐裹胁进义军的事详细说了一遍。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