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末1625_三十二般变化【完结】(75)

  彭巴冲捧着食盒,跑到了向兰索的桌对面坐下来,刚一开盒,就惊得呆住了,满满一盒子的大白米饭,两颗青菜,一条小鱼,一块猪肉饼,还有半只烧鸡,居然还有一小瓶酒。这个“恐怖”而且超越了彭巴冲常识的食盒,立即引来了周围的工人们齐齐的羡慕呼声。

  “这,这居然是给我的!”彭巴冲也和别的工人一样,在第一眼看到食盒时,就差点化为了石头。狼吞虎咽着白米饭的向兰索也被惊呆了,她刚才看到自己的食盒里有白米饭、青菜加小鱼时,还以为自己身在仙境,现在看到彭巴冲的食盒,才终于明白了“试用工”和“高级职工”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差别。

  “你……你的食盒怎么是这样……”向兰索结结巴巴地道。

  谁料到彭巴冲比她还要结巴:“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阿妹,这个猪肉饼让给你,我也吃不完这许多。”彭巴冲看到向兰索羡慕的眼神,又看了看向兰索盒子里一直舍不得动筷子的小鱼,于是毅然夹起了自己的猪肉饼,放在了向兰索的盒子里。

  “东家真是个好人啊!”两人异口同声地叹道。

  “阿妹,你扛的是什么活儿?”彭巴冲一边吃着白米饭,一边问道。

  向兰索扁了扁嘴:“试用工,打扫院子,一天只有二十文工钱。还是阿哥你本事大,不光工钱多,连食盒也是这种加大号的。”

  “我就说嘛,阿妹你太娇小了,可能选不上,现在有试用工的活儿做,也不错啦,反正就算在家里,不也要打扫,在这里打扫还有工钱,还有白米饭。”彭巴冲安慰道。

  “这个东家也真是大本事,开这么个作坊,得花多少钱啊。”向兰索嘟着嘴道:“阿哥,你刚才进去见到东家了吧?他是不是像阿哥阿妹们说的那样能吹符化鱼,点石成金啊?”

  “东家很年轻,是个汉家公子,吹符化鱼和点石成金倒是没见着。”彭巴冲含糊道。

  “年轻的汉家公子?”向兰索心里一惊,突然就想起了玉米地里,拿着喷壶走进走出的郑晓路,这些日子里,她常常想他,这种想念慢慢的成为了一种习惯。她忍不住心里暗暗嗔道,年轻的汉家公子在这天下何其之多,难不成个个都是郑公子,我这是怎么了。心里嗔怪着自己,嘴上却急问道:“这位公子是姓郑吗?”

  彭巴冲夹了一根青菜,一口吞了下去,道:“不知道,我没问东家的姓名,他也没说。”

  向兰索还不死心,又问道:“他身边可有一个仆人?也很年轻,顶多不过二十岁上下。”向兰索问的是赵霖。

  死脑筋的彭巴冲笑道:“没有仆人啊,东家身边就一个掌柜,就没别的人了。”

  向兰索心里好生失望:“这个东家可能不是郑公子吧。唉,如果郑公子真的就是东家,我还敢像以前那样和他说话吗?他有许多钱,能开这么大的作坊,连扛活的工人都有白米饭吃,像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土家姑娘,连进了作坊都只能拿试用工牌子的人,他又怎么会记得,只怕早就把我忘记了!”向兰索想着想着,便连饭都要吃不下了,未了,她又给自己再加了一句评价:“就算在试用工的姑娘里,我也是最不漂亮的一个。”

  编者按:人说最难捉摸少女心,如果哪位朋友觉得向兰索的心理他看不懂,呃,在下也没办法,不是每个人都能让人看懂的。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十二章 忠州码头(1)

  天启六年,隆冬!

  忠州县城,位于石柱西北,长江之边。-====-乃是四川重要的船泊码头之一。也是石柱与重庆之间水路必经之要道。郑晓路与赵霖就是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坐船来到忠州,然后在忠州雇佣了向老头的牛车,再经陆路到达的石柱。

  忠州历代出过不少英雄豪杰,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严颜和甘宁,都是出自忠州,如今的天下第一女将军秦良玉,也是忠州人士。

  有诗曾赞忠州道:

  忠勇传世,翰墨飘香。文可兴国,武能安邦。

  桥岛历历,山水苍苍。爱此乐土,百代其昌。

  郑晓路此时正站在忠州码头,望着滚滚长江水,翘首期盼着杨帆的货船。自从天启六年的夏天,杨帆带着大批家丁护院去了澳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好不容易等到杨帆的货船回转,郑晓路禁不住大为兴奋,因此领着彭巴冲,亲自来忠州码头接船。

  此时天气已经颇寒冷,北风呼啸,狂乱撩人,郑晓路穿了一件山狐皮的皮衣,雪毛的狐毛领围着他的脖子,十分暖合。这种昂贵得让人望而生畏的衣服,也使得他在工人们的心里更显高贵。彭巴冲则穿着厚厚的棉衣,腰上别着一把厚背钢刀站在郑晓路几步之后,他身形威武,有如古之恶来,码头的卸货工人们只看了一眼彭巴冲,就知道前面站着的郑晓路不是普通人物,离得二人远远的,生怕打扰了这位“官家”的兴致。-====-

  一艘巨大的货船靠向了码头,船头上的杨帆头上包着一条花布巾,身上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深褐色绵甲,手上挥舞着一根木棍儿,样子就像一个海盗一般,看到郑晓路站在码头上,杨帆兴奋地挥了挥手,大声喊道:“少爷,少爷!我回来啦!”船夫扔了根绳子上岸,自有码头上的工人伸手接住绳子,然后过来了十几个人一起发力,将船拉到码头上贴岸靠好。船上的船夫扔下铁锚,将货船牢牢地固定在了码头上。郑晓路知道这些都是码头上讨生活的力工,所有的大船靠港,都少不了他们来拖拉一番,便伸手抓出一把铜钱,散给他们。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