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从1949开始_古龙岗【完结】(190)

  “这再放几十年可就是文物,是历史文献!你懂不懂?再者现在香港这么乱,我要是不找个保险的地方,过两天消息传出去,报社还不得被翻个底儿朝天?你懂不懂?”张力指着信封瞪了他一眼,说道。

  “噢噢,我明白了!”胡家义连忙点头,揣着信封就蹿了出去。因为过于慌张,到门口的时候还一头撞到了门框上。可他也顾不得喊疼,捂着脑袋照样飞奔。……这几封信在张力眼里价值非凡,在他心里更是连城之宝。他甚至已经预见到了这几封信发表之后,《香港人报》一跃成为香港头号大报的风光。要知道,这可是来自北京的稿子。还是对他们《香港人报》的直接回信……香港这么多报纸,有几个能有这份待遇?一般的大报连港督都不见得能采访的着呢!他们要是不成第一,都没天理了。至于可能会遇到的干涉……胡家义直接将之忽略了。不说这几个文稿并没有太多的倾向性和蛊惑性,基本上就只是纯粹就事论事的回答,就是有那么一点儿,谁有那个胆就来试试!《大公报》上的许多文章还是中共港澳工委的领导下发表的呢,这都是半公开的秘密,也没见港英方面敢说什么。

  “让您见笑了!”看着胡家义跌跌撞撞的离开,张力暗暗深吸了一口气,又小心地向对面那个穿着中山装的男人陪笑道。……他虽然并不在乎什么督察、处长之类,或许可能也不太在乎那个叫葛量洪的香港总督。可是,面对眼前这个人的时候,他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紧张。

  “没什么。”中山装微笑着看了张力一眼:“看得出来,张先生对我们几位领导同志的回信很重视。”

  “怎么能不重视?我本来以为,如果有幸能得到广州市市长叶将军的回复,已经是天大之喜了。可没想到……”张力失笑着摇了摇头:“这就叫喜从天降!还好我经历过不少事儿,心理素质受过锻炼,要不然,说不定就能乐出心脏病来。”

  “哈哈哈,张先生真是风趣。”中山装大笑。

  “见笑,见笑!您喝茶!”张力急忙起身又给这位添了点水儿。

  “不用太客气!”中山装谦让了一下,收敛了一下笑容,又道:“我来香港其实已经有几天了,在新华社那边打听过你们《香港人报》的一些消息。说真的,我实在是没有想到《香港人报》居然会这么年轻,更加没有想到张先生居然还是一位警察!我们本来都以为,能提出那么多有针对性,也有前瞻性的问题的人,应该是一位学问非凡的学者,至少也是一个从事新闻多年的长者……”要不然,怎么可能写得出那封内容那么实在的信?这些信又怎么会先后在广州,还有北京等地引起那么多的重视。中山装知道,张力在给广州方面的信上所说的内容甚至比报纸上刊登的那几篇问询还要详细认真,其中所提到的许多问题都仿若亲见,也很有针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初立,党的政策还没有定型,但就是这几封信,却让许多领导人眼前一亮。而之所以能够惊动那么多最高级别的领导人回信,据说就是因为信中所包含的“三个代表”和“三个有利于”等非常具有理论指导性的建议。据说,毛主席和刘少奇等领导同志看过信之后,极为惊喜,还曾专门在一些会议上提出过这几点,号召全党同志好好学习,努力将这些指导性思想跟实践工作相结合,将之在党的发展建设上体现出来。周恩来总理也曾开过玩笑,说是这个张力如果不是太年轻,他几乎都要怀疑是某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师来了。因为。那些内容,没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是绝对无法归纳出来的。……而来香港之前,他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上级也曾明确指示:对这位张力先生一定要尊敬!

  “呵呵,”张力笑了笑,对方能知道这些他一点儿也不觉的惊讶,如果不知道那才叫奇了怪了呢:“当警察纯属为了混口饭吃。我其实已经打算过些日子就辞职的!至于那些问题……我想任何一个清醒的,善于总结的,对经济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能够得出差不多的结论。”

  “可是很多资本主义下经济学者都对我们这种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很有偏见啊……”中山装笑道。

  “那不过是为了政治需要,不在我们报社的考虑范围之内。”张力笑道:“在我个人看来,经济就是经济,形式虽然不同,但归根到底,不外乎就是计划与市场,这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结合体。说的明白点儿,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纯粹的将两者分开来看,将之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性分别都是不对的,也并不符合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张先生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了解很深啊。”中山装并不认同张力的说法,但还是微笑着说道。

  “一点点吧。不过我认为马克思的理论也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毕竟,东西方的文化有着太多的不同,文化与经济之间又有着诸多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现在的中国又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所以,新中国想要取得经济上的腾飞,最好能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经济理论,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理论!”张力答道。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