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港从1949开始_古龙岗【完结】(268)

  “你还想干嘛?我不想说那事儿了。”胡家义气道。

  “你到底是不是真喜欢人家?她可是夜总会的女老板,以前还跟过水匪头子……”张力收敛了笑容,正色问道。

  “我……”

  “回去好好想一想。现在毕竟不同于以往。以前你娶什么人,都不会有人说什么。可你现在却是香港人报社的主编,这个身份很敏感,你身边的人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张力郑重地说道:“当然,你如果真喜欢她,不在意她以前的身份,我可以支持你。但是,娴姐不是普通的那种女人,她不光有能力,还有眼光。所以,就算你是真的喜欢,我也只能表示支持,至多帮你多创造一点儿机会,其他的,我帮不了你!”

  第一百三十四章 香港的上层

  张力的公司开张了。

  虽然在正式开张之前。他做了许多,甚至还买了许多地皮,但因为之前他行动比较隐密,加之人们更多的是关注朝鲜方面的战局,所以并没有吸引到太多的注意力。可是,这一次他却是几乎同时开张了三家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到房地产、建筑以及海底采沙这三个行业,这就不得不惹起人们的注意力了。毕竟,他虽然并不是什么明星,但因为各种原因,在香港已经是非常有名。

  而香港的许多媒体也都由此联想到了《香港人报》之前所作的报道,尤其是有关石硖尾、油麻地那些棚户区的一篇篇详实的数据报告,并纷纷就此发表评论,声称张力是想引起舆论关注,进而迫使港英政府对难民的居住及生活环境进行改造,然后借机发展自己的公司。或许是《香港人报》一直以来跟其他媒体交流的太少,也或许是大家依旧对这家报社崛起的速度感到不满,所以,评论大都是负面的,甚至有报纸直接骂张力是“裹胁民意,逼迫政府。从中牟利”!

  但是,这种评论并没能成为主流,很快,反应过来的诸多大报也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出乎众人意料的,对于张力所做的这件事,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不管是支持共产党还是支持国民党的,几乎是统一性的对这番动作做出了肯定。《大公报》、《星岛日报》这些影响力巨大的报纸更是直接宣称:“张力虽然有借机盈利之嫌,但行商之间,谁人不是希冀能够谋利?张力的所作所为,至少比眼看着香港经济一直在走下坡路的某些人强。至少,他还在关心香港的民众,关心香港的前途!”

  这些评论隐含有的意思着实刺激到了不少人。而紧接着,《香港人报》也终于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张力亲自撰稿,声称自己一直以来都是希望由政府出面来改善人民生活,所以才在报纸上连番发表文章,就是意在呼吁。但事实却是,一直到现在为止,港督葛量洪却始终没有动作,就连布政司也对他的呼吁毫无反应。所以,出于一个香港人的自觉,他才决定自己组建公司,自己贷款、借钱,希望能够为“迁居”而来的同胞们尽一点力。同时,他还一再声称:组建三家公司,其实只是志在一点。那就是为生活艰苦的同胞们建造公共屋邨。

  此言一出,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在香港引起巨大反响。而随着张力所组建的“香港房屋公司”迅速地开始在石硖尾棚户区附近戡测地基,人们也纷纷相信了张力的话,转而将矛头指向了港英政府。

  **********************************************************************

  “这个家伙根本就是故意的。他根本就是想跟政府做对!”

  港督府。律政司贾欧.艾克门迪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咆哮。原本圆胖和蔼的面容竟让人感觉多了那么一丝狰狞!不过很可惜,他这么激烈的表现却根本没能引起在场哪怕任何一人的回应。

  “列诰,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港督葛量洪本就是个瘦高个儿,加上一身灰黑色的西装,更是显得瘦了不少,再加上稀疏的头发,厚厚的眼袋,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这位港督最近面临的是何等的压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似乎是别无选择。除非……”列诰看了一下在场堪称全香港地位最高的几个人,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我的布政司大人!”贾门迪身边一名大概四十多岁的英国人问道。这位是太古洋行的董事会主席约克.施怀雅,又称施约克,是香港英资洋行里面的传奇人物。当初,由于二战的爆发,曾经生意遍布全球的太古集团也受到了重创。伦敦总部几乎全毁,被迫迁移到了印度加尔各答,之后又迁到了孟买。而其在中国的生意更是几乎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重庆的分部勉强运行了几年。不过。二战结束之后,约克.施怀雅却迅速地领导着太古集团以坚定的步伐恢复起来。施约克预见中国局势的转变,在努力恢复太古在中国业务的同时,开始将它的重心转移到香港。1946年7月,太古在香港创办太古贸易有限公司,正式进行战略转移。之后,太古船坞和太古糖厂的重建工作也相继完成。1947年,太古船坞首期重建工程完成。而今年9月,太古船坞战后第一艘载重6,000吨的大型远洋轮船建成下水,太古船坞业务再度恢复。同时,太古糖厂的重建也于今年完成,同样是9月份,第一袋原糖加工完成。而在此之前两年,位于上海的国光油漆厂也早就恢复生产,并于1948年被转移到香港与永光油漆厂合并。可以说,太古集团能够有今天在香港的地位,与施约克是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