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桑_晓剑【完结】(35)

  马圆点点头:“有这层意思,但还不是全部。共产党不仅仅要解放农民,还要解放工人,解放一切受剥削、受压迫的人民,建立一个由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到那时也要有政府,但这个政府是人民选出来的,是为广大人民做事情的。”

  “这样的党,咱抢着入哩。”

  马圆严峻起来:“不是想入就能入的,入了共产党就要为这个党做事情,更要有为共产主义流血牺牲的准备。”

  霍达东身子挺得直直的:“马先生,只要是我认准了的事,一百头驴也甭想拉回过身去。我不怕死哩,怕死我也不敢去砸粮库了,只要真的是为贫苦百姓做事,砍头就当风吹帽,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还是搞共产,共那些狗日的产。”他本想说共马孝贤那些狗日的产,但想起终究马圆是马孝贤的长子,还是把马孝贤这三个字吞下肚去。

  在一个学生们都放了假的夜晚,马圆把霍达东和李仲海叫到了自己住的一个小院内,为他们举行了入党仪式。

  这小院离师范学校不是很远,院墙内一座孤零零的二层小楼,楼下三间是客厅、厨房和女佣住的房间,楼上是书房、卧室和孩子住的房间。这本来应该是一个很温馨的小家,但来过此处的霍达东从没有见过马圆的婆姨和孩子,只是在客厅中见到挂在墙上的一幅全家福,上面有身穿长袍的马圆和一个清清秀秀的女子,他们中间坐着一个乖巧的女娃。他听李仲海说过,马圆的婆姨是北京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本来关系尚好,但后来不愿意和马圆一同到陕北这块荒蛮之地来受罪,就留在了娘家。除了马圆进京去办事与她相聚,他们再没有什么机会见面。听了这些,霍达东对于自己因官府没有解除对他的通缉而长时间不能和桂桂相聚的哀伤多少减弱了些,他不是不欢喜桂桂,而是被逼无奈哩。

  马圆家的女佣是个米脂女娃,长相普普通通,可细皮嫩肉的,还是有些中看之处,嘴巴甜甜的,逢人不叫哥就叫伯,做起事来也伶伶俐俐,穿戴也很整齐,不像是个女佣,倒像是个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

  见主人带着两个陌生的后生进门,赶快倒茶搬座,然后站在一旁。虽然脑袋微垂,可眉眼就没有低下,而是把水灵灵、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李仲海,明显地她欢喜李仲海哩。

  喝了几口茶,马圆让这个叫兰兰的女娃在楼下守着,别让外人进来。带着两个后生上了楼,在书房内站好,他从书橱后面摸出一面红旗,红旗上有用黄纸剪好贴上去的镰刀斧头的图案。他把红旗挂到墙上,郑重地说:“这是咱们中国共产党的党旗,红颜色,表示咱们的一腔热血将洒在中国大地上,让中国变成红颜色;镰刀代表农民,斧头代表工人,咱们的党是由工人农民组成,为全体劳动人民战斗。你们在这旗子下宣了誓,就是正式党员了。”

  霍达东有点激动:“咱不光用嘴发誓,咱还要滴血盟誓,让自己的血抹到这旗子上去。”说着,他拔出匕首,就要割破手指。

  马圆劝阻住:“达东,共产党不是绿林好汉,不兴来这一套。你对党旗表示的是赤子之心,以后党需要之时,你再献出鲜血和生命!”

  霍达东有点窘迫地点点头,按照马圆的姿势,和李仲海一同举起了右拳。宣誓之后,马圆拿着一本黄纸印成的小册子,封面上写着:《共产党宣言》。他说:“达东,这本书你要好好看看,所有的道理都写在上面了。你别急,我知道你认字还不多,我已经和校方讲好了,以后你只白天上工,晚上去仲海的夜校学习文化。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要受外族欺负,一个人没有文化也干不成大事哩。你必须尽快掌握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党需要你做更多的工作呢。”

  从第二天起,霍达东在师范学校收工之后,匆匆吃过夜饭,就跑到二里路之外一所借用小学教室开办的夜校去上课了。这所夜校是专为工人农民开办的,学习文化知识为主,同时还宣讲一些革命道理。更关键的是马圆让李仲海在这里注意发现那些可以被党所吸收的积极分子,以扩大党的队伍。霍达东来上学也兼有此项任务。夜校分为初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的学员全部是文盲,高级班的学员则是已经认识了一些字的人。来上夜校的人一律免费,所需费用是马圆出面从榆林的一些士绅和大户人家募捐而来的。当时教育救国的口号颇为时兴,捐钱办教育是一种很荣耀的善举,再加上马圆被认为是榆林多年来少有的才子,因而筹集一些办学经费尚不算困难。

  霍达东坐进小学生的课桌后面时,颇有一种不自在的感觉,好像是一条牧羊犬被塞进了鸡窝,想挪动一下身子都会挤翻后面的桌子,想伸伸膝盖又会顶起前面的桌子,因而他只能一动不动,似乎比他上私塾时还老实,乖得像个女娃。给他这个班上课的是一个叫李秋枫的年轻女老师,看到班上新来了个大个子学生如同上刑似地被束缚在小课桌里,一下子笑起来,笑得霍达东满脸涨红,嘟嘟哝哝地说:“有啥好笑哩,挤着点不怕,能学文化就行哩。”

  说着,他抬起了头。于是,他觉得眼前亮了一下。教室里挂着的是电灯,这电灯比马家沟的油灯和蜡烛不知亮多少倍,有如月亮和星星。他初到榆林时,曾被电灯深深吸引过,一个玻璃蛋蛋连上根绳子就能发光,他觉得不可思议。于是他咬咬牙,花一个大洋也买了个电灯泡,拴上根绳子,吊起来,等着晚上照亮。可别人的灯泡亮,他的照样黑。他很气愤,认为商号伙计欺负庄户人,卖给他假货。后来才从李仲海那里得知那绳子是外面包着胶皮的铜钱,接到发电机上灯泡才会亮。这也是他觉得要学文化的原因,在看到将要教他文化的女教师的最初一刻,他竟然觉得这女教师比电灯还夺目,电灯要是月亮的话,那女教师就是太阳了。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